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摘要】:(二)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协作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差很大。根据我对所执教的班级进行调查,发现有一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感到很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初中的信息技术主要要求学生学习Excel、Powerpoint等软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利用软件制作电子报或者多媒体程序。

(一)协作学习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特别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果光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难以接受,教学效果差。而协作学习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协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助,它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从而构成了动态因素互动的立体交流网络,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与交流,学生能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许多问题的理解和操作。

(二)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差很大。根据我对所执教的班级进行调查,发现有一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感到很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帮一的协作活动往往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扫除学习的障碍,信息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小组协作讨论、解决

如初一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逐步求证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二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算法设计和程序调试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这使得学生们很乐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学生通过与别人交流算法思想,更能体会逻辑推理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上机操作实践中,一个老师往往难以应付众多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就成为小组里的“老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

(四)协作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协作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这种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小组协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教师垄断了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初中的信息技术主要要求学生学习Excel、Powerpoint等软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利用软件制作电子报或者多媒体程序。学生在小组的环境中,往往更容易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更容易获得成功,也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