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重点的确立问题。2)对“用教材教”的理解问题。探究的实质与形式问题。有不少的课探究的时间很长,但学生的探究并不充分;也有的课探究的问题很多,但探究更不充分。在相同的时间内探究的问题越多探究就越不充分,这是一种反比关系。探究中的真实体验问题。经历真实的探究历程是科学课的生命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问题。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问题。等语言对学生进行追问。实验方案的设计问题。......
2023-08-01
(一)理论基础
苏联教育专家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的系统的独立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现在的科学结论配合进行的,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的。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掌握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更要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他认为发现教学的有益之处在于:
(1)能够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2)在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和强信息技术生学习由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
(3)在发现学习的实践中,学生学会并掌握“发现”的探究方法。
我提出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建立在问题探究教学与发现学习理论基础上,这两种教学理论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都强调找到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强调归纳推理方法的应用。它们都主张教师不直接奉送真理,而是给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运用发现法或问题基础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概念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
(三)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
1.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通过问题解决促使他们理解知识和意义建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平等交往、合作学习。
2.问题为主线
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而展开。教学由问题产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目标隐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一环扣一环,最后解决了问题,并引发新的问题。
3.“活动中心”的特征[3]
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中展开的,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完成的。
二、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图2-2 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强调用问题引发教学,因而提出问题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教师应把教学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问题”,通过这些小的“问题”来体现教学目标。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计出切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从而使问题难易适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靠学生动手实践。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定要注重“问题”的可操作性,要尽量多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问题”。
2.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首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技能与方法逐步攀升。教师最好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使技能与方法呈螺旋式攀升。为了了解问题探究的效果,教师应对学生问题探究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总结提高
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总结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技能体系,提升信息素养。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围绕评价标准点评学生作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有关信息技术教学与创新的文章
1)教学重点的确立问题。2)对“用教材教”的理解问题。探究的实质与形式问题。有不少的课探究的时间很长,但学生的探究并不充分;也有的课探究的问题很多,但探究更不充分。在相同的时间内探究的问题越多探究就越不充分,这是一种反比关系。探究中的真实体验问题。经历真实的探究历程是科学课的生命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问题。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问题。等语言对学生进行追问。实验方案的设计问题。......
2023-08-01
第4小题得分率仅仅为55。这只能说明我们在平时教学的时候对“自主想法证明一个结论”没有足够的重视。然而自己想法、自己设计实验证明科学结论,却又是科学课最本质的要求。(见图)如果是移动用力点和阻力点,学生答题效果会好很多,因为教材上重点只涉及这两个点的移动。离开了学生主体,科学课便不复存在。然而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其主体地位受到钳制。......
2023-08-01
就目前来讲,相当一些高校的领导只关注高校的排名、社会对高校的总体评价等硬性指标,却忽视了通过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实践能力。这样,由于思想上认识不到位,高校领导就不可能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来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以致实践教学常常因各种条件的制约而难以顺利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3-09-18
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描述了对教学项目和课件设计的一种有组织的规划。在此基点上进行一系列形成性评价,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为基础,着重考虑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2023-08-01
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引入生活实例,联系生活”的情境创设方式表示喜欢,并且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升智力、指导生活、丰富情感,但在问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45%的学生表示帮助很少,20%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帮助。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理解上的进步,教师只是传送......
2023-08-04
与传统大班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虽然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情景1:一言堂。情景3:缺少真正的倾听。所以,只有当老师使用有效的工具,才能更好地观察和组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从而进一步教会学生小组讨论,让讨论真正推动合作的有效发生。......
2023-11-03
因此,由擅长理论的教师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可能会带来指导不力的问题。不过这一问题正在改善之中。思政实践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自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分析分析、解决问题,这些有一定的难度,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政实践课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