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皇会乌丙安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与此同时还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47项,其中排名序号484、由天津市民俗博物馆申报的妈祖祭典天津皇会榜上有名。......
2024-04-16
传说宋代时,福建莆田湄洲有个女子,名叫林默,生于农历二月二十三。林默生长在海边,熟悉水性,懂得天象,还能医病。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很多礁石,许多船只都在此遇难,林默经常予以救助。时间长了,人们一提起林默,就充满感激和依赖,把她盛赞成通天神女,说她不仅能乘席渡海,还能预测出海的吉凶。不幸的是,林默28岁时因为救助一场海难而去世。沿海地区的人为了纪念她,尊她为“妈祖”“海神娘娘”,并逐渐形成祭祀妈祖的习俗。
中国的海神
第一次妈祖祭典出现在宋代,皇帝册封妈祖13次,一直从“夫人”封到“妃”;元代,皇帝册封妈祖7次,封为“天妃”,一下上了天;清代,皇帝册封妈祖为“天后”,不仅上了天,还有了领导地位,爵位达到最高规格,皇帝还下令,要向妈祖行三跪九叩礼,就此形成典章制度。
妈祖本是一位民间海神,经过皇帝们的累累加封,又成为官方海神,最终确立了唯一海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海路的拓展,妈祖又成为国际神祇,有了世界性影响。
妈祖救难图
最高规格的文舞
经过近千年的浸润,妈祖祭典已经非常规范,典雅肃穆,礼仪周全,共有十几个环节,甚至舞备“八佾(yì) ”(古代最高规格的文舞)。
孔子就有一个关于八佾的故事:鲁国大臣季孙氏目无天子,在祭祀时使用八佾——8列64个人的舞蹈团队,而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孔子便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来表达愤慨。不过,用天子的艺术团给妈祖配舞,却没人有意见,还大为支持,显示了人类探索海洋祈求平安的愿望。
明代妈祖木雕
有趣的传说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记录了一个有趣的传说:如果船只在海上遇险,只要呼叫“妈祖”,妈祖就会不施脂粉地赶来救助;如果呼叫“天妃”,妈祖就要花时间盛装打扮,很晚才能到。所以,古人出海都不敢叫“天妃”,而叫“妈祖”。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妈祖祭典
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选时间:2009年
有关孩子应该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的文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皇会乌丙安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与此同时还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47项,其中排名序号484、由天津市民俗博物馆申报的妈祖祭典天津皇会榜上有名。......
2024-04-16
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并屡获国际大奖,使中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杂技大国。这些作为杂技艺术的正式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160多年的大动荡和民族文化的大融汇,至公元589年隋代统一中国,杂技艺术已经极为成熟,至唐代成为宫廷和民间共盛的艺术。杂技、舞蹈、武艺、说唱各种形体表演艺术,同场献艺、互相观摩,无疑对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2023-11-18
中国白酒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金酒并列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二)黄酒黄酒是中国民族的特产,也称为米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绍兴,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药酒是中国的传统产品,品种繁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滋补酒,另一类是药用酒,如竹叶青等。......
2023-11-18
民间美术是由社会普通劳动大众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以美术的形式自然形成的、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标志的一种本原文化。虽然它的形式具有审美意义,但这并不是创作的初衷,其最初的目的是生存的需要,审美只不过是人类在劳动中的情感意识的自然反映,这就是民间美术起源的本性特征。民间美术是原始艺术的延续,体现了实用和审美共存的统一,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2023-11-18
历代朝廷对妈祖的褒扬和祭典陈克妈祖来自民间,像其他民间神祇一样受到民众,特别是沿海民众的顶礼膜拜。历朝对妈祖的褒扬都有特殊的出发点,主要是因为妈祖有过帮助朝廷的传说或事迹,但是每个朝代褒扬的重点都不尽相同。历史上有相当多的民间信仰被朝廷列入淫祀,属于不合法的祭祀活动。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虽然十分迷信,也容不下有威胁政权迹象的信仰,稍有蛛丝马迹马上禁止,因此历朝对妈祖信仰的认可显得十分突出。......
2024-04-16
当时,吴国和楚国是近邻,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桑树,吴国女子发现后,非常高兴。可见,蚕丝织造在当时已经普遍发展,并备受重视。夏朝建立后,织造技艺继续发展,到了商代,还有了女性领导人——“女蚕”,专门管理蚕事。明代丝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蚕丝织造技艺科技史上的奇珍入选时间:2009年......
2023-08-09
山水养育了文化,文化增添了山水的灵性。让我们来看一下水文化的形成过程:首先,对自然神的祭祀活动促进了山水文化的发展。其次,佛教和道教把人们引入超凡脱俗的大自然,并且儒家思想中的隐逸观念也是推动文人士大夫走向自然的重要因素。山水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道教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追求超凡脱俗的“仙境”,他们的寻找使得很多不为人知的山水变为名山胜水。......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