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权⑧也。兵力过于分散的时候,进攻的力量就会减弱;军心疑惑纷纷动摇时,士气就会涣散背离。如果军中将士之间意见不同,而且空话连篇,将领丧失威严,士兵不再进行常规训练而惰怠懒散,这种状态下,交战必定会流血失败。是故知胜败之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权③。对士兵的仁爱在于能让他们服从;将领的威信要从上面树立。曲胜,言非全也,非全胜者,无权名。......
2023-08-04
【题解】
文中孙膑以进见威王,陈述个人见解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宏观看法。
具体主要表述了以下几个观点:一、在一定形势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靠战争,并且取得胜利,才能解决问题。即“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二、孙膑指出“事备而后动”,主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能用兵作战。他还提出了“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并举出尧能让天下归服的原因是“素佚而致利”。孙膑的这些主张,无不体现了于用兵作战之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知晓敌势、我势、地势等作战因素,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从而保证作战胜利。“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有见识的军事家们的共识。三、“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这都是孙膑所提出的作战根本原则“义”。战争本身可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进行正义的战争,可以变弱小为强大,最后战胜敌人;进行非正义战争,即使一时强大,最终仍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这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篡改的真理。
孙膑关于战争所论述的观点并不难理解,也不乏诸多真实例证证明了他是正确的,更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入思考,细心领会的。因此,这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原文】
孙子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①恒势也。此先王之傅②道也。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③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④而后动,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⑤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夫守而无委,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
【注释】
①士:此处假借用作“恃”,依赖之意。
②傅:此处通“布”,传扬,散布。
③利胜:贪图胜利。
④事备:做好战争的准备。
⑤委:这里指物资储备。
【译文】
孙膑拜见齐威王,说:“那种所谓的用兵之道,并没有可以依赖的永恒不变的有利形势。这是先王所传布至今的道理。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如果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可以避免亡国,从而使社稷能够世代继承下去而不至于灭绝。如果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就会被迫割让土地,以至于危及国家的生存了。所以,如何用兵不能不认真明察。那些轻率用兵的人就会面临败亡,而贪图胜利的人则经常遭受屈辱。所以说,用兵作战之事决不可轻率,而战争的胜利也不是靠贪求胜利就能得到的。用兵作战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才能付诸行动,这样,即使城池很小,也能够坚持守住,这正是因为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即使兵力不足,但将士们的战斗力依然很强,因为这是在为正义而战。如果物资储备不足却依然坚守,或者不是为了主持正义而发起战争,那么世上就没有谁能够坚守不败,而且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原文】
“尧①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素佚②而致利也。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昔者,神戎战斧遂③;黄帝战蜀禄④;尧伐共工⑤;舜伐劂⑥管;汤放桀;武王伐纣;帝奄反,故周公浅⑦之。故曰,德不若五帝⑧,而能不及三王⑨,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⑩之。”
【注释】
①尧(yáo):尧帝,名放勋,古唐国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②佚:此处的佚通“逸”,安逸。
③神戎:这里指神农即炎帝,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姜姓,号神农氏。斧遂(suì):上古部落的名字。
④蜀禄:地名,即涿鹿。
⑤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
⑥劂:音jué。
⑦浅:此处通“践”,征服。
⑧五帝:这里指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说法不一,一般分别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⑨三王:这里指夏、商、周三代开国的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⑩绳:纠正。这里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译文】
“尧帝治理天下的那个时期,一贯废黜帝王之命而不执行的部落有七个,其中有两个是蛮夷地区的,有四个是中原地区的……因为尧帝平时注重休养生息,善于积蓄力量,从而创造了发动战争的有利条件。所以,他战胜了那些不听从命令的部落,最终成为天下霸主,令天下人都臣服于他。以前,曾经发生过神农氏和斧遂作战,黄帝与蜀禄交锋,唐尧讨伐共工,虞舜征讨劂管,商汤驱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等战役,就连商奄反叛,周公都能很快就将这些祸乱平定。然而现在,有一些人,功德不如五帝,才能不如三王,智慧不如周公,却还大言不惭地叫嚷着想通过实行仁义和礼乐制度来制止争斗。其实,这种办法,并不是尧和舜不想实行,而是这种办法根本无法得以解决,所以,只好发兵利用战争去制止战争。”
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权⑧也。兵力过于分散的时候,进攻的力量就会减弱;军心疑惑纷纷动摇时,士气就会涣散背离。如果军中将士之间意见不同,而且空话连篇,将领丧失威严,士兵不再进行常规训练而惰怠懒散,这种状态下,交战必定会流血失败。是故知胜败之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权③。对士兵的仁爱在于能让他们服从;将领的威信要从上面树立。曲胜,言非全也,非全胜者,无权名。......
2023-08-04
孙膑回答齐威王的九个问题,说明的是各种情况下应敌取胜的办法,对于用兵作战当然都有指导作用,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和坚持“素信”这两条规则。......
2023-08-04
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车不用时,为防止车轮滚动,要在车轮下垫塞物件加以阻挡。兵起,非可以忿①也,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心胸一定要宽广,不能因为受到刺激而发怒,还要保持清正廉洁,不能因为贪图钱财而丧失原则。兵如植木,弩如羊角⑦,人人无不腾陵张胆,绝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2023-08-04
本篇主要论述了国君应统一各项制度,掌握用威信加于天下的十二条必胜之道,指出必须选拔得力将领,衡量敌我得失,严格战场纪律,方可“威加天下”。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谓同罪保伍也。国车不出于阃③,组甲不出于橐④,而威服天下矣。但想拥有这些,就要做到以下十二点:第一是连刑,就是说要实行什伍联保制度。......
2023-08-04
是治失其本,而宜设之制也。这种做法完全违反了它们的本性,所以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限制。民无私则天下为一家,而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反本缘理,出乎一道。善于治理国家的君王,政治清明,而且能够坚持执行国家的制度,教导百姓没有私心。人们自觉回归到善良的本性,共同追求治国的根本原理,共同遵循无私的准则。第三种说法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2023-08-04
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客负倍主人半,然可敌②也。主人安地抚势以胥。意谓主人兵力只有客方的一半,然而可以与之匹敌。《汉书·陈汤传》:“又兵法曰: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主军当然是出战前预先布置好的;客军是在主军之后布置完毕再进入阵地的。主军已经率先占据有利地形,严阵以待了。......
2023-08-04
主张要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指出与其先去求神问鬼,不如先考察自己的才智如何;所谓的天时,不过是发挥了人的作用罢了。尉缭子的这些战争胜败的观点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受到了高度认可。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后,魏国也称为梁国,因此他又称梁惠王。观天气、观日、观星等都与天象关联,故名。时日、阴阳、向背:古人认为天文星象、时日阴阳的变化,能决定人间的吉凶。......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