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出版企业整体绩效考评目标:财务管理专题研究成果

出版企业整体绩效考评目标:财务管理专题研究成果

【摘要】:整体绩效考评目标是指考评主体下达的出版企业最高管理层经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近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观点在理论界也被广泛接受。实践中,不少企业即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中心目标。在西方理论界,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被认为是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述。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整体绩效考评目标是指考评主体下达的出版企业最高管理层经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它是一种预期业绩,是由出版企业目标决定的。对最高管理层进行业绩考评的目的就是要衡量最高管理层实现出版企业目标的程度。

企业具体目标具有多样性特征,对企业具体目标的描述因而也有多种,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利润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综合反映,是企业最终成果的量化体现和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条件。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的主要优点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但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政策,调节报告期的利润水平;二是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和资金的时间价值;三是没有考虑利润的风险因素;四是可能导致企业决策行为短期化,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把未来年份预测现金流量用含有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的折现率折算的现值。一般说来,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的多少和折现率的高低。二是风险水平。企业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大小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经营风险的大小取决于经营杠杆系数的高低。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质就是企业整体实力的最大化,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过程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它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包括了利润最大化但不仅仅限于利润最大化,还包括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目标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二是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三是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增加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目标的不足在于,企业的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近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观点在理论界也被广泛接受。实践中,不少企业即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中心目标。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的。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在西方理论界,股东财富最大化(也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被认为是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述。由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股份制发展比较规范和普及,许多人认为股票市场价格反映了预期每股盈余及企业承担的风险,所以人们往往以股票市场价格代表股东的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在此条件下就被解释为股票市场价格最大化。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非上市公司则不宜以此为目标,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像上市公司那样随时准确获得公司股价。股东财富最大化,突出强调股东利益,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则重视不够,有时甚至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3.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社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原因至少有三:一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与股东一样承担了企业的各种风险。比如,随着举债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多,举债比例和规模也不断扩大,使得债权人的风险大大增加;在社会分工细化的今天,由于简单劳动越来越少,复杂劳动越来越多,使得职工的再就业风险不断增加。二是企业是多种资源组成的有机体,仅有出资构不成企业。三是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股东利益特别是其长期利益必然受损。只有兼顾各方相关者的利益,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企业价值才能不断增大,股东财富才能不断增加。因此,现代企业应当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二是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三是强调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四是关心本企业普通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激励职工长期为企业努力工作;五是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六是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七是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并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遵守承诺,讲究信誉;八是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目标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相关者的利益,可以使企业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形成合力,这显然可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二是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三是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在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保证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将企业财富这块“蛋糕”做到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每个利益主体所得的“蛋糕”更多。四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由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构成,可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诉求。

随着市场经济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企业目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利润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学界和业界对企业目标的认识不断由浅入深、由偏到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目标也从单一扩展到多元,从注重短期利益扩展到注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从关注定量目标扩展到定量定性结合,从强调股东利益扩展到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从而形成了现代企业目标体系。从发展的角度看,以多元化、多层次目标体系构成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为企业目标,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出版企业显然应选择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出版企业,是由不同的股东所组成的经济实体。不同的股东从各自的出资比例、在企业中的地位、各自的利益出发,往往有各自的投资目的和利润目标,在利益上存在不协调性。对此,股东之间或者大股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必须加强协商和沟通,协调好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股东个人目标与出版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在进行出版社企业整体绩效考评时,考评主体应当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为导向,促进出版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以实现其长期利益的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一个总体目标,是评价出版企业整体绩效的一般标准。考评主体应当据此制定出版企业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并进行分解,进而确定考评期间的具体目标,以具体目标作为评价出版企业整体绩效的具体标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版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从而使出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高级管理人员个人目标的产生和实现,取决于其价值观、社会观、市场观、经营理念、责任感以及个人的思想境界、抱负、理想、发展愿望和追求等,如希望拥有自己的企业或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市场、希望成为业界领袖等。由于立场与利益的不尽相同,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目标可能与出版企业的战略目标不一致,也可能与出版企业战略目标无直接联系。出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通常有任期的限制,为了取得突出的任期业绩,高级管理人员可能会过于追求任期内的短期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出版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考评主体应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目标并据此进行考评,以引导高级管理人员调整个人目标,并努力工作,实现出版企业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