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ABC分类管理方法:提升出版企业财务管理

ABC分类管理方法:提升出版企业财务管理

【摘要】:存货ABC分类管理是指出版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将图书等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重点控制、次重点控制和一般管理的一种存货管理方法。ABC分类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分类法。采用ABC分类法管理存货时,存货分类标准一般有两种,一是存货金额,二是存货品种数量。

存货ABC分类管理是指出版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将图书等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重点控制、次重点控制和一般管理的一种存货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小的次要因素。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分类法。

采用ABC分类法管理存货时,存货分类标准一般有两种,一是存货金额,二是存货品种数量。其中金额是主要标准,品种数量仅供参考。按照金额和品种数量进行分类时,一般将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的存货归为A类,将金额一般但品种数量相对较多的存货归为B类,将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的存货归为C类。一般而言,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但这种分类标准不适合出版企业。出版企业的学术著作在存货中所占的品种多,金额也大,但其并不应该是存货管理的重点,因为学术著作存货收、发、存的数量都不大,发生差错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况且其销售量小,经济贡献也不大,所以即便其品种多、存货金额大,也不应作为重点存货进行管理。而畅销图书则相反,因其存货收、发、存的数量都很大,发生差错的可能性也大,且其销售量大,经济贡献也大,必须重点管理。可见,对于出版企业而言,按照存货出入库金额对其全部存货进行分类比较恰当。

出版企业采用ABC分类法管理图书等存货时,可以以出入库金额作为分类标准将存货分为A、B、C三类。A类存货的特点是出入库金额很大,是最重要的存货,应实行重点控制;B类存货出入库金额较大,属于一般的存货,进行次重点控制;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出入库金额不大,属于不重要的存货,只作一般管理。

通过存货分类管理,可以使出版企业分清主次,对图书等存货进行有效而经济的管理和控制。比如,对A类出版物存货,出版企业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设置最低保险储备量是措施之一。目前出版企业一般都建立了出版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商业软件对图书等各类出版物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些软件一般都有设置最低保险储备量等类似功能,出版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功能管理A类存货。当某一A类出版物低于最低保险储备量时,电脑即有提示,此时储运部门管理人员就应及时提醒编辑、发行部门加印相关出版物,或及时提醒出版部门(或采购部门)采购某一规格的纸张,避免缺货给出版企业带来的损失。为保证存货数量的真实性和正确性,A类存货应当增加盘点次数,可每年选择淡季盘点2次,而B类、C类存货每年盘点1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