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土地》在毛坝一带流传多年。《打土地》的一段唱词中,对土地来源也作了介绍:……年复一年,“青苗土地神”成了人们喜爱、崇拜的神。它的演唱内容主要反映了农事生活,如“十二节气”的唱词,从正月做阳春,二月耙田,三月撒种,四月插秧,五月种豆一直唱到十二月,借“土地神”之口,催促农人及时耕作,对于生产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2023-08-04
《打土地》由三人表演,其中一人扮土地神,戴土地神面具,左手持手杖,右手持蒲扇,身着长衫;一人扮土地儿子(通常是丑角,称为“癞子保崽”),头戴草帽,穿着滑稽,无一定规则;另一人扮土地儿媳(男扮女妆),旦角装饰,手持彩色方巾和纸扇。
《打土地》的表演程序如下:到一家拜年,先踏进街檐,土地神持扇向身后扇三下,打三声哈哈,锣鼓停,三人同唱:
东方一朵祥云起,
西方两朵紫云开,
祥云起,紫云开,
土地老汉下凡来,
下凡来,无别事,
来与主家贺新春。
然后叫道:“开财门!”主家把门打开,二人进屋参拜门神,到堂屋拜天地君亲师,接着表演。先唱土地神来源,接着唱“十二节气”“做阳春”;唱“赞叹房屋”,唱主人等,也间杂开玩笑,夹对白,表演到最后唱“辞谢”,方告结束。表演时土地领唱,击乐伴奏者帮腔,三人不断穿插,自由活跃。
以上介绍是“打新春土地”。在毛坝一带,除了拜年时必演的“打新春土地”外,还有“打寿星土地”“打财神土地”“打引魂土地”“月河老人架鹊桥”等。
“打寿星土地”,由九人表演,一人扮演“天门土地神”,一人扮演“长生土地”,一名扮演“执佛”,两名“仙童”,四个“打头”,在老人做寿时表演,祝老人加福添寿。
“打财神土地”由三人表演,一人扮演“财神土地”,另一丑一旦,在盖新房时表演,主要内容是恭贺主人家进财。
“打引魂土地”由“判官”“小鬼”“牛头夜叉”“捧茶姑娘”“引魂童子”及“引魂土地神”等七八人表演,主要内容是驱邪,哪家有病人或遇灾祝通常请人到家演唱。
“月河老人架鹊桥”由“土地神”“牛郎”“织女”三人表演,主要内容是贺喜,遇到哪家办喜事,乡邻们通常邀约为之表演。
以上各种表演形式,均是在“打新春土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相同的是,都要出现各种土地神的形象,唱法也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按其表演内容安排角色,角色多少不定,唱的内容也各有不同。
有关恩施傩戏志的文章
《打土地》在毛坝一带流传多年。《打土地》的一段唱词中,对土地来源也作了介绍:……年复一年,“青苗土地神”成了人们喜爱、崇拜的神。它的演唱内容主要反映了农事生活,如“十二节气”的唱词,从正月做阳春,二月耙田,三月撒种,四月插秧,五月种豆一直唱到十二月,借“土地神”之口,催促农人及时耕作,对于生产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2023-08-04
恩施傩戏表演神性空间、仪式空间的实现,同样体现在这种神圣场域的构筑中,它主要是通过坛场的布置、表演人物的面具化以及法器、乐器等其他道具的运用来凸显的,并依赖于一系列的宗教性的祭祀仪式来实现从世俗空间向神性空间的转换。......
2023-08-04
恩施傩戏宗教性祭祀表演主要指以三岔“还坛神”的25坛法事以及红土、鹤峰“傩愿戏”的24坛法事、“正八出”为代表的“傩祭”仪式戏表演,它以迎神、送神为主,基本上为祭祀性的法事表演,娱人的成分很少。因此,只能认定为一个由“傩仪”向“傩戏”发展的“前傩戏”状态,不能说已经发展成为正宗的“傩戏”阶段,它集中展现了“傩祭”原汁原味的整个仪式过程,可以说是典型的宗教性祭祀表演。......
2023-08-04
恩施傩戏从“傩仪”发展到“傩戏”阶段,已经具备了王国维之“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剧四要素,其戏剧性的傩戏表演主要体现在红土、鹤峰“傩愿戏”以及三岔改创编的部分新傩戏剧目中。相较于以宗教性祭祀表演为主的三岔“傩坛戏”,其表演特点主要有四:其一,“戏多祭少”。如改编了戏剧性更强的《祭猪》《大开山》《傩祭》等几出新傩戏。......
2023-08-04
鹤峰傩戏的伴奏音乐是以锣鼓为主,而无管弦助节。而这种演唱方式又被称为“打锣鼓”。鹤峰傩愿戏“打锣鼓”按结构功能,可分为唱腔锣鼓与闹台锣鼓两部分,其中唱腔锣鼓常用于唱腔的开唱和断句。在傩戏表演中锣鼓既是引导和结束唱腔的纽带,也是营造气氛、渲染情绪、伴奏念白、加强语气、上下场调度的桥梁。[11]此锣鼓谱由恩施市三岔乡文化站提供。......
2023-08-04
闻昔西川广政年,曾助官军攻洛浦。聪明正直神所为,生有厥功死祝之。能御大灾捍大患,非此族者皆淫祠。阴兵击贼传稗史,怪事荒唐违正理。敕封本授孟知详,英烈翻过巴蔓子。庙食千秋蛮土同,灵旗飒飒暮卷风。喜嗔醉饱谁复见,断猿啼月寒林空。神兮寂寞归山中。[2]杨秀武:《杨秀武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
2023-08-04
《打红山》又叫“开财门”,是原始巫术性特别强、氛围特别严肃的一出法事。交给事主时兴讨红包,同时送祝福给事主。《打红山》在整个还坛神仪式中最为特殊,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这折法事的案子布置和前面有所不同,坛前的席子上放置一个倒扣的簸箕,上面放置插有司刀、香烛的升子、几张钱纸、一个空盘子。一般端公不愿意做签头师,签头法事较为恐怖和神秘。关键是,签头法事不顺利的话对端公自身有很大影响。......
2023-08-04
[22]根据傩戏面具人物角色,恩施傩戏面具可以分为正神面具、凶神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三大类。[28]除了上文介绍的正神面具之外,恩施傩戏中的正神面具还有很多,较具代表性的有唐氏太婆等。傩戏面具中此类介于正邪之间的特殊形象,恰当准确地展现了原始先民对神灵的基本认识。......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