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恩施傩戏志》研究成果及艺术内涵

《恩施傩戏志》研究成果及艺术内涵

【摘要】:作者概括性地说明“还坛神”的研究现状、资料收集及考察情况,介绍其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文章的结构。第四章,结合英国人类学家特纳的“结构—反结构—结构”的仪式过程这一理论,阐释“还坛神”仪式音乐的文化内涵。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研究周琼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傩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吸引了不少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研究,现有的系统研究成果已有不少。

土家族“还坛神”的音乐特征与文化内涵

欧阳亮

鄂西恩施一带的“还坛神”活动可上溯至远古时期的巫术与原始宗教信仰活动,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些家道殷实的大户人家认为其福佑离不开祖先的庇佑,其祖在阴间被封为“坛神”,因此,他们在自家堂屋设坛,并请巫师到家中举行隆重的敬祭酬神的“还坛神”活动。整个“还坛神”仪式离不开音乐的渲染,可以说,音乐与仪式浑然一体。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资料,对音乐部分进行了抢救性的记录、整理,并结合仪式音乐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土家族“还坛神”的音乐特征与文化内涵》为题,将“还坛神”仪式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其音乐特征和及认知与传承机制的特点,进而挖掘其文化内涵。

首先,绪论部分。作者概括性地说明“还坛神”的研究现状、资料收集及考察情况,介绍其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文章的结构。在作者展开研究之前,对“还坛神”的调查研究是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中心的,既有抢救性的搜集工作,如对仪式进行录音、录像,整理唱词、面具、法器等,也有研究性工作,如开展“还坛神”学术研讨会,对其研究涉及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但从音乐学角度对仪式的音乐进行全面研究的尚未有学者涉足。作者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一些关于“还坛神”的直接材料主要来自湖北民族学院,亦离不开作者长达20多天的实地考察的资料。作者所用的理论是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的“概念、行为、音声”三种结构理论研究模式,通过研究“还坛神”音乐与其周围相关事项的关系,探寻其所处的信仰认知模式,并为研究土家族文化提供新角度。此外,作者还结合了莱斯的“社会、历史、个人”模式,密切关注这一仪式音乐的载体——民间艺术家谭学朝,以“个人”为突破口,研究“还坛神”仪式音乐。

其次,作者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具体而言,第一章主要对“还坛神”仪式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还坛神”仪式中的坛神、仪式的目的、时间、具体法事、端公与坛班、响器班子等内容。也交代了其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物质经济条件、民族人口、宗教信仰基础。还对“还坛神”仪式音乐进行个案实录,简单记录了1994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三岔乡核桃坝村某家的“还坛神”活动,记录二十五坛法事的主要内容,以此对仪式中的音乐进行观察,说明音乐在仪式进行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梳理“还坛神”仪式的音乐特征。作者从唱腔的形态、器乐的艺术特点、音乐的主要成分入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得出其唱腔建立在本土的土家族音乐基础上,在实际演唱时端公可根据自身嗓音对音阶的调性进行转换,且其音乐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还坛神”音乐既有民间歌舞、器乐,又兼有戏曲音乐成分和佛道音乐成分,是一个整合了各种民间音乐因素的复合体。

第三章,力图还原当时的“掌坛师”谭学朝的艺术人生。通过对其艺术生涯、音乐观念、艺术追求、艺术传承行为的综合考察,探析“还坛神”艺术传承机制的特点,从传承对象、手段的“变”与“不变”说明谭学朝在艺术传承上的良苦用心。

第四章,结合英国人类学家特纳的“结构—反结构—结构”的仪式过程这一理论,阐释“还坛神”仪式音乐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两个角度:其一,音乐的功能。“还坛神”的出发点是人的现世利益,其宗旨是“济生”,仪式中的音乐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其二,分析音乐的传统文化积淀,其融合了巴楚文化、屯堡文化的传统,保留了戏剧产生之初的童年记忆。

最后,作者还附录了“还坛神”仪式音乐的22首曲例及锣鼓谱。

总的来说,作者以土家族“还坛神”仪式音乐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脉络、民族的个性气质等意义重大。同时,亦极具现实意义。

(武汉音乐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研究

周 琼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傩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吸引了不少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研究,现有的系统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作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亦对傩愿戏表演时苍凉的唱腔有深刻记忆,加之在偶然的一次表演活动中观看到傩戏表演,这引起了其极大的兴趣。通过在恩施地区的田野调查,对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系统搜集,结合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作者开始对傩愿戏的艺术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内容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简要介绍其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等,落实其文中将用到的相关概念,对其查阅的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述评。作者将中国画的语言艺术与傩愿戏表演时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联系起来,希望通过其研究能够深化对恩施地区傩愿戏价值的认识,这也恰恰是其创新之处。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也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法。作者界定的主要概念有:土家族、傩愿戏、中国画、艺术语言。在进行资料整理时,作者总结出关于其研究对象“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俗学、艺术学两个角度上。其中,民俗学上主要就傩戏的来源、宗教与文化展开研究,艺术学上则针对其艺术价值,从傩戏的音乐、肢体语言、美术等方面入手,或是将这些综合在一起的研究。作者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表象研究居多,以资料的搜集整理为主,而对傩文化的艺术语言的深入研究还较少,尤其是作者所用的中国画的理论进行的研究尚属首例。

第二部分,主要说明其研究对象——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的来龙去脉,对其产生与发展进行叙述。首先简要介绍了其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并兼谈文化生存环境对傩愿戏的影响。其次,对其来源进行概括性的说明。比较重要的是作者记录了傩愿戏表演的步骤和方式,为其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作者借鉴中国画的相关理论对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戏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解读,从其艺术语言特点及表现等阐释。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傩愿戏具有中国画艺术语言表现形式的特点,艺术语言表现形式的程式、形神、虚实、气韵是二者的相通之处。具体表现在:用抽象的符号表现程式;用点、线、面的方法塑造对象的形神;用“散点透视”与“留白”的法则进行时空布局,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时空;用点、线、墨染的生命与节奏表现气韵。

最后,作者研究的傩戏的艺术语言,有利于深化对恩施地区傩戏价值的认识,利于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以恩施傩戏保护为例

罗巧玲

我国现有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多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而结合社会、文化与生态背景,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性研究的相对较少。作者基于此,在恩施一带进行实地调研,并以恩施傩戏为例做出尝试。文中所说的恩施傩戏是指恩施州境内以还坛神、傩愿戏和傩面具制作等为代表的傩文化的总称。恩施傩戏主要保存于恩施市、鹤峰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承载着非常深厚的民间信仰、历史记忆及文化价值,且具有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研究价值。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恩施傩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现状进行文献资料整理。首先是近年来学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介绍与探讨、保护研究(法律保护、保护原则、保护对策、对问题的相关反思)两个角度上。其次,对恩施傩戏的研究,已有成果中基础研究较多,且以本土学者为主,多涉及恩施傩戏的来源、产生年代、传播路径、基本形态及功能分析等,研究层面涉足多学科,成果丰硕。当然,除所做的研究性工作,也不排除学者们对有关傩文化资料的搜集、记录与整理工作。对恩施傩戏的研究还存有问题,主要是研究团队不稳定,深度有待加强。

本文主要结合恩施傩戏的基本属性、文化生境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针对恩施傩戏保护中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提出恩施傩戏发展的策略。具体来说作者整体围绕“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怎样保护”这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展开行文,共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通过调查并结合文本资料,从傩神、仪式、剧目、功用、形式等方面,全面概述恩施傩戏现有的发展历程、基本形态和生存现状。以对恩施傩戏进行清晰的全貌描述,展示其原真性,同时探讨其基本属性,为探讨保护思路奠定基础。

第二章,探讨“为什么保护”的问题。立足于文化多样性理论,分析恩施傩戏濒危的现状,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谈,发现恩施傩戏在傩戏分布、傩戏艺人、演出情况、传承心态等方面存在问题,保护过程中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由此可见,一种文化的兴盛与衰落不仅受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且与文化自身形态、文化的传承者以及文化受众息息相关。虽然存在问题,作者亦客观地认识到恩施傩戏的前景,并展开分析。

第三章,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保护傩文化并不是要将它凝固起来,必须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与开发式保护等原则综合、灵活运用。作者在此结合恩施傩戏的特点提出了整体保护策略,从法制建设、分类保护、动态传承和静态保护相结合、文化生境、产业开发、学者参与、傩戏传承人几方面建言献策。做到既保其原真性,又不破坏其固有属性,以发展促保护。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上有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保护,如何结合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合理使用这些保护方式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把不同的非遗项目加以区别对待,针对具体的或同一类型的非遗项目采用相似的保护方式,离不开对具体非遗项目的详细了解,离不开实地调查。本文作者以其所在地恩施傩戏为例,结合多次的调查、傩戏自身特点、国家政策等寻求合理可行的保护策略,很有借鉴意义。

(湖北民族学院,2012硕士学位论文)

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恩施傩戏艺人谭学朝个案研究

汪 黎

自改革开放以来,恩施傩戏备受学者和媒体的关注。作者的研究基于恩施三岔乡的傩戏表演精英谭学朝生存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以其从艺的经历作为线索,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搜集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寻谭学朝由一个土家“端公”身份到“傩戏表演精英”身份的嬗变历史及其内外因素。

作者以该地区傩戏主要传承人为切入点,将关注点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之上,就传承人展开细致深入的研究,并发现其身份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一定转变,极具问题意识。论述其身份、经历的转变及其内外因素,从而以小见大,提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具体地,作者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作者系统地搜集国内外傩戏及恩施傩文化研究的基本材料,展示研究成果及现状,并对其进行综合述评。整体论述其进行研究的原因、目的、意义及方法。国外研究“傩”的成果较少且集中在日、韩两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有韩国学者专程到恩施三岔考察傩祭仪式,但对傩戏及传承人的研究很少,甚至是空白。而国内现有的关于“傩”的研究成果则较多,作者主要梳理恩施土家族傩文化的研究情况,研究成果集中在傩戏研究、傩仪解读、谭学朝傩面具研究上。综合现有研究,作者认为,对于谭学朝由“端公”身份变为“傩戏”表演精英的个案还未有人涉足,因此极具研究价值。

第二,作者对谭学朝土家“端公”的角色进行介绍。首先从土家族宗教观念的变迁入手,界定土家“端公”的角色,土家族宗教的核心是在万物有灵观念影响下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后融合汉文化儒、道、佛等人为宗教而确立家先神的民族宗教观。作者从土家“端公”地位的认定、角色的行为、期待、胜任的条件、实施的载体、权利、义务、禁忌来界定“端公”。其次,对谭学朝生平的从艺经历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将角色胜任的社会需求与成因概括为:历史渊源、自然环境、宗教信仰需求、社会内部成因。

第三,作者以“傩戏”角色与“端公”角色的异同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谭学朝从土家“端公”到“傩戏”表演角色的嬗变过程。详细描述了谭学朝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角色的转变。分别是:文艺表演骨干角色的确立(1949—1979年)——角色的转变过程(1979—1989年)——“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确立(1990—2006年),作者充分结合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及成就进行分析。

第四,讨论促使谭学朝角色嬗变的内因。其一,重构傩仪。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谭学朝与时俱进,自主研发,积极改编、创新剧目,创造符合人民审美需求的文化。其二,学习并发展傩面具技艺。傩面具在仪式中有通灵的功能,他的面具制作结合神话人物、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等进行夸张的创造,同时,还积极学习美术中的五色运用,充分发挥其创作的灵感,增强傩面具的神秘感和观赏性。

第五,讨论谭学朝角色嬗变的外因。作者认为,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人们需求的变化、文艺工作者与研究学者的介入和指导等因素,促使了端公市场逐渐萎缩和傩戏“官方”市场的发展。“官方”市场的发展引起了民众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关注,从而使傩戏的“民间”市场得以滋生与发展,这也正是谭学朝有“实”无“名”的时代选择。

作者从个案研究中总结出,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迁时,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及其主体必然会随之改变,文艺传承发生断裂。与此同时,民众的需求亦发生变化,导致传统文化艺术的的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时,就需要政府及外界力量的介入,亦要求传承主体积极发挥其内生力,使传统民间文艺既不失本真,又顺应时代及民众的审美需求。

(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鹤峰土家族“还傩愿”仪式的音乐人类学研究

罗慧敏

“还傩愿”是古老的民间宗教信仰仪式,其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彩,是集民俗、舞蹈、音乐等内容为一体,依靠民间口头行为传承下来的原始而古朴的集体活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作者以土家族鹤峰县清湖“还傩愿”仪式中的“仪式音乐”为研究主体,将仪式中的音乐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文献资料的查阅与整理和两次田野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将“还傩愿”仪式中音乐的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功能及其他音乐要素融入土家族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展开深入、具体、多层面的研究,探索仪式音乐的特征与功能,利用音乐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全面展现傩愿戏的艺术魅力。

首先,作者在绪论章节中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和理论。鹤峰不仅风景秀美,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风格多样的音乐文化传统,傩愿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具有多学科研究的价值。学者们的研究多涉及傩文化的起源、发展、功能、内容、传承等,成果丰硕,但隐蔽了其音乐的艺术价值。其中,从音乐人类学视角对还傩愿仪式进行研究,分析其音乐本体,可以对土家族音乐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于保护这一濒危的非遗项目有重要价值。

其次,作者综合描述鹤峰土家族“还傩愿”仪式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其源流、现状,同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展示了其田野调查地区(清湖村)的状况。关于“还傩愿”的起源,土家族地区有“洪水齐天”“傩公傩母”“喳口愿”的传说。这些传说从侧面记载了相关史实,但典籍中有文字可考的史实更多,对此,作者进行了一番梳理。现在,因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傩愿戏的功能逐渐减弱,导致其传承举步维艰。

再次,作者以民族志的形式记录了其在燕子乡清湖村亲历的一场“还寿愿”仪式,并从声乐和器乐两个方面阐述其专用音乐的特点。作者对该仪式的记录详尽到具体的时间、地点、演出成员、还愿家主信息、还愿原因、仪式前傩坛的布置、仪式全程的唱词及部分音节奏乐等,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一场傩仪,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此外,作者以表格描述了还傩愿仪式的用乐情况,并分别论述了仪式中声乐和器乐的特点及所起作用。声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请神、迎神等环节都离不开声乐。而器乐则主要用于营造仪式氛围。比如,牛角声音高亢,可增添神秘感。

另外,文章重点从音乐学范畴对还傩愿仪式音乐的结构、节奏、调性、唱词等进行细致研究,还对比了湖南桑植县还傩愿音乐,指出两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以具体唱段作为实例,阐述了其音阶齐全、旋律流畅、润腔丰富的结构特点,节奏自由、前紧后松的节拍特点,音节齐全、唱腔丰富、句式整洁的调式调性特征及唱词丰富、地域色彩浓厚、运用方言和衬字衬词、高度套语化的唱词结构特征。并从行腔方式、调式音阶、节奏节拍三方面与桑植还傩愿音乐作对比分析,指出鹤峰“还傩愿”仪式音乐润腔风度、调式色彩多样的旋律特点及丰富的唱腔形式与节奏形态。

最后,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剖析“还傩愿”仪式音乐作为祭祀仪式音乐所具有的沟通人神、造势驱邪、娱人娱神及教育的功能。通过对仪式音乐功能的研究,探索“还傩愿”仪式中蕴涵的深层文化内蕴,从而深入了解音乐文化的本质和人类信仰的精神内涵。

(湖北民族学院,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