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恩施傩戏志:祭祀声腔与民歌的交融与升华

恩施傩戏志:祭祀声腔与民歌的交融与升华

【摘要】:所谓正戏声腔,是指剧中扮演角色的人物所吟唱的唱腔。其发展反映了祭祀声腔与当地民歌的交融与升华。由此可知,鹤峰傩戏正戏声腔已初具行当音乐的雏形,如《青旗盈盈扫东方》。谱例图二《青旗盈盈扫东方》主要由“白旗仙”演唱,并以剧中旦角白旗仙赋名,标白旗仙[旦]唱,显示了鹤峰正腔以行当角色命名的特色。选段《白旗仙》属鹤峰傩戏“正八出”中的插曲部分。

所谓正戏声腔,是指剧中扮演角色的人物所吟唱的唱腔。以七字句和上下句反复为主要的旋律结构框架。且乐止音为“6”或“2”,音域大多在五至十一度,因无管弦伴奏所以无固定调高[17]。它包括生、旦、净、丑各行当的唱腔,其总数不下百余种。其发展反映了祭祀声腔与当地民歌的交融与升华。正戏声腔可按角色行当命名,“称生角腔、旦角腔、净腔、丑角腔、净腔、丑角腔;在有些地方则以所扮角色的名称冠称,诸如姜女调、青婆调、梅香调、浑童调等”[18]。例如《出土地》猖兵[生]唱、《迎神》太白金星[生]唱、《迎神》鲁班[生]郎[丑]唱、《白旗仙扫台》白旗仙[旦]唱、《出土地》茅山公主[旦]唱、《出土地》土地婆[旦]唱、《孟姜女·姜女下池》许孟姜[旦]唱。由此可知,鹤峰傩戏正戏声腔已初具行当音乐的雏形,如《青旗盈盈扫东方》。

青旗盈盈扫东方[19]

《白旗仙扫仙台》白旗仙[旦]唱

附词:

赤旗盈盈扫南方,崇阳火烛上天堂;

白旗盈盈扫西方,鸡犬鹅鸭满池塘

黑旗盈盈扫北方,牛猪六畜满山岗;

黄旗盈盈扫中央,万两黄金聚华堂。

谱例图二《青旗盈盈扫东方》主要由“白旗仙”演唱,并以剧中旦角白旗仙赋名,标白旗仙[旦]唱,显示了鹤峰正腔以行当角色命名的特色。选段《白旗仙》属鹤峰傩戏“正八出”中的插曲部分。“青青旗儿盈(哪)盈(哪)扫东方(哎),东方(哦)”“牌(呀)楼西内仓(哎)”这种似唱非唱、似吟非吟的曲调风格,为剧目赋予了一种庄严肃穆的神秘色彩。让人感觉到众多青色的旗帜从东方飘扬而来,气势宏伟,令人振奋。而“哎”“哪”“哦”等拖腔的演唱方式,亦使音乐在充满想象的空间中不断地得到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