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恩施傩戏志:法师腔与锣鼓伴奏,神秘诡谲的沟通方式

恩施傩戏志:法师腔与锣鼓伴奏,神秘诡谲的沟通方式

【摘要】:法师声腔,乃是掌坛法师在祭祀仪式时所使用的专用声腔,主要用于“呼唤神灵,施展法术,主持祭坛,与天、地、神、鬼、人沟通,唱时舞动司刀,令牌,吹响牛角,音乐始终以祭祀为背景,充满神秘诡谲”[14]。而其中的锣鼓伴奏是鹤峰法师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体现了法师声腔锣鼓伴奏的即兴、自由特质,而这种特质对于协调场上节奏、气氛的冷热调剂乃至行腔起落、断句烘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法师声腔,乃是掌坛法师在祭祀仪式时所使用的专用声腔,主要用于“呼唤神灵,施展法术,主持祭坛,与天、地、神、鬼、人沟通,唱时舞动司刀,令牌,吹响牛角,音乐始终以祭祀为背景,充满神秘诡谲”[14]。音乐与吟诵唱词相似,多见于《发功曹》《迎神》《祭将》《勾愿》等剧目中。而其中的锣鼓伴奏是鹤峰法师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出现在仪式音乐的开头部分,节奏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带有即兴表演的形式。而这种充满自由感的旋律配合着仪式中表演人员的开唱和亮相,为迎接“神灵”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例如鹤峰傩戏《发功曹·六角弯弯吹一声》就十分具有代表性。

牛角弯弯吹一声[15]

《发功曹》坛主唱

附词:

牛角儿弯弯儿吹三声,二招南方八蛮兵,

八八儿六十四万兵,骑赤马驾青云,赤旗上山早赴傩庭。

牛角儿弯弯儿吹三声,三招西方六戎兵,

六六三十六万兵,骑白马驾白云,白旗上山早赴傩庭。

牛角儿弯弯儿吹四声,四招北方五帝兵,

五五二十五万兵,骑黑马驾黑云,黑骑上山早赴傩庭。

牛角儿弯弯儿吹五声,五招中央三清兵,

三三见九九万兵,骑黄马驾黄云,黄骑上山早赴傩庭。

这段旋律中的锣鼓伴奏即位于整个祭祀音乐的起始位置。并以××××和

××的音乐节奏为主,如:第一个拍中的仓七七仓七。同时“选段中二拍子与三拍子交替、结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剧情”[16]。这些体现了法师声腔锣鼓伴奏的即兴、自由特质,而这种特质对于协调场上节奏、气氛的冷热调剂乃至行腔起落、断句烘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