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恩施傩戏:杂技巫术表演,傩技多样,防事故

恩施傩戏:杂技巫术表演,傩技多样,防事故

【摘要】:恩施傩戏表演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杂技巫术,其傩技表演有端铧口、打粉火、下桃符、招魂、踩刀、下油锅、禳星、合梅山、造船造茅、人造花盘、签头收兵、口嚼瓷瓦渣、脚踩烧红铁、滚油锅取物、破石打胎、上刀竿、降童子等。表演前,先由大师做法事——拜五方,意在通过念咒语、敲锣打鼓、吹牛角等方式请五方神灵临位压阵,不让外界的邪气破坏表演场地及器材,以防止事故发生。

恩施傩戏表演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杂技巫术,其傩技表演有端铧口、打粉火、下桃符、招魂、踩刀、下油锅、禳星、合梅山、造船造茅、人造花盘、签头收兵、口嚼瓷瓦渣、脚踩烧红铁、滚油锅取物、破石打胎、上刀竿、降童子等。通过运用不同的表演方式,旨在驱邪救人,为主家扫除一切妖魔鬼怪害人虫,祈求主家万事平安如意,吉祥纳福。具体来讲,因疾病缠身、财运不济等,旨在驱鬼避鬼的,有端铧口、打粉火、下桃符等,都是用金属、火、桃木等鬼邪害怕的物品,并运用法术手段来驱赶以达到目的;因遇事不顺,需过人生关口,旨在通过买通鬼神过关的,有合梅山、禳星告斗、踩刀度关等;因触犯鬼邪等失魂,旨在召唤魂魄回到本身的,有禁锢、驱散鬼邪或扎茅人为替身;因鬼邪无法驱赶,需要恭维、哄骗、威吓和禁锢并用,旨在收兵送鬼的,有造船、造筛盘等送鬼巫术;旨在保护的巫术,有签头等。[54]

1.端铧口

利用鬼邪害怕的金属物品,结合法术手段驱鬼避鬼的傩技表演。

农村犁田的铁铧,用木炭柴火烧数小时,直到将铁铧烧红达到白炽程度;端铧时,法师念口诀,手不停地指点,然后用木棒从火堆里翻出烧红的铧口,双手端起来,只见铧口闪着火星,接着在一旁放下,表演者的手却丝毫无损。

2.打粉火[55]

利用鬼邪害怕的火,结合法术手段驱鬼避鬼的傩戏表演。

有一些邪魔厉鬼纠缠不走,难以驱赶,由巫师口念咒语,举着火把,敲打响器,逐屋打粉火,即用易燃的粉末如荞麦粉等,撒在火把上,让火焰窜起来,将其强行驱赶,以火逐之。

3.下桃符

利用鬼邪害怕的桃木,结合法术手段驱鬼避鬼的傩戏表演。

将桃木一块劈成两片,以墨笔画上此符,钉在各门的门坎下,可以阻止邪魔妖鬼进入。关于鬼畏桃的观念大概在周秦之际就已经形成,王充《论衡》引《山海经》佚文曰:“《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

4.踩刀

“踩刀”,又称“上刀山”,分为“踩天刀”和“踩地刀”两种。从锋利的刀刃上踩过,一双赤脚却毫发无损,为傩戏表演中特技。

“踩天刀”,也称“上刀梯”。刀口向上。由掌坛师手执牛角,口念咒语,背着过关童子即有病的儿童,赤脚爬上刀杆。

“踩地刀”是将装在刀杆上的利刀平放在地,刀锋朝上,掌坛师赤脚牵引过关童子从刀上走过。

其表演需要竹卦、令牌、牛角、钢刀、木杆、粗绳等道具。制作刀梯的木杆高6米或者12米,杆上需锯开18节(或者36节)缺口用于安插上18把(或者36把)刀刃锋利的钢刀,钢刀长45厘米,刀刃向上。

表演前,先由大师做法事——拜五方(东西南北中),意在通过念咒语、敲锣打鼓、吹牛角等方式请五方神灵临位压阵,不让外界的邪气破坏表演场地及器材,以防止事故发生。封杀五邪后,在众人的齐力帮助下,用三根粗绳从顶端将刀梯分别从3个方向紧紧地系在固定物体上,将刀梯固定,以防摇动。粗绳上系多种颜色的彩布小旗,象征着希望和胜利。刀梯立起后,巫师还要做“造水”“封刀”法事,并将所“造”之水装于净水瓶中,然后喷向刀梯,之后还要用所造之水涂抹脚掌。随后表演者身穿民族服饰,赤着双脚,在有节奏的锣鼓声中,从第一级开始,脚踩刀刃一梯一梯往上爬至顶端,然后吹响牛角,以示成功。有时还在顶端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动作,表演完毕后,一梯一梯地下来。[56]

5.下油锅

“下油锅”又叫“踩油锅”,是傩技中的活动项目之一。

将四斤桐油倒进铁锅,放在三脚架上用干炭火煎一小时。锅底火势正旺,一股股青烟往上冒,油的温度达到了极点,只要一颗火星即可引燃。土老司挽裤管,脱鞋袜,清水净脚后,坦然走向沸腾的油锅,将赤脚伸入滚烫的油内,油锅顿时炸开了油花,油烟立即溅了起来,发出“吱吱”的响声,连踩三下,土老司的脚一点都未烫伤。

6.禳星

“禳”念“ránɡ”音,意为“祈祷消除灾殃”,“禳星”即禳除凶星,为傩戏表演的巫术手段之一,旨在通过各种法事手段请南斗六星为主家添福添寿。

犯了煞星,需进行禳解。其中,运气不好、多灾多难、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口舌是非、久病不愈、心慌心乱、不归家宅、身中邪气、邪煞报应等,都可归于犯煞星。

7.造船

造船即将那些被驱逐的邪鬼邪神和替病替灾的茅人请上船(称为“五瘟船”),送离主人家。

船用稻草扎成,往北面送至村外焚烧,并在回来的路上用脚尖画“开闭讳”和“铁栏杆讳”,象征着封死了邪魔鬼怪的来路,使之不能再来作祟于主人家。

8.造盘[57]

又叫“人造花盘”或“造筛盘”,与造船、造茅等一样,均为送鬼巫术。

在筛子上铺纸钱,当中插上“诸天总管少福大道”(管鬼的总管)之供奉牌位和符咒。巫师经一系列法事后将以上物品在院内烧掉,意为捣乱的孤魂野鬼应在事主给了打发钱后离开此地,如不离开就由“诸天总管”将其吃掉。巫师作法时唱:“尊鬼歌,尊鬼歌,巫神说话你听着,你是世间害人鬼,我是四方鬼乡约。今晚若还饶得过,你我大家有酒喝。今晚若还饶不过,老君堂前把你捉,大鬼拿来高掉起,小鬼拿来下油锅。”

【注释】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3]其中,三岔乡“傩坛戏”包括传统傩坛戏,即还坛神25坛法事,以及据传统傩坛戏“改创编的现代新傩戏”。红土乡、鹤峰县“傩愿戏”包括传统傩愿戏,即24堂法事、正邪八出、正戏等,以及结合传统傩愿戏内容的移植傩戏。

[4]具体法事程式参见本书第三部分“恩施傩戏剧目”。

[5]欧阳亮:《三岔傩戏传承现状调查研究》,《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

[6]汪黎:《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恩施傩戏艺人谭学朝个案研究》,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7]相关剧目内容详见本书第三部分“恩施傩戏剧目”。

[8]具体故事情节详见本书第三部分“恩施傩戏剧目”中“傩愿戏”之《开山》。

[9]黄柏权,葛政委:《从仪式到表演:恩施三岔“还愿”仪式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12月,第64-71页。

[10]具体故事情节详见本书第三部分“恩施傩戏剧目”中“改创编新傩戏”之《大开山》。

[11]王志峰:《民间祭祀戏剧表演空间探论》,《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6年8月第3期。

[12]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之“宋大傩图”图册。

[13]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4页。

[14]傩祭仪式过程,尤其是其中各种法术手段的运用赋予了傩戏表演的神圣性,其神圣场域从中得以凸显,因其内容较多,手段繁杂,故将在本章最后“四、傩戏表演技法”中单独予以介绍。

[15]其中的五轴彩绘神佛图分别为:一轴曰“三清”,玉清圣境原始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上清真境灵宝天尊;二轴曰“四帝”,浩天金闽玉皇大帝北极星主紫微大帝,南极勾成天皇大帝,勾陈上官朱雀大帝;三轴曰“三师”,天师,祖师,文昌;四轴曰“四将”,王、马、殷、温四大元帅;五轴曰“四值功曹”,天功曹焦功奴,地功曹郑元喜,水功曹张元伯,阳功曹周使者。参见尤华:《高傩与低傩——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傩戏调查札记》,2006年5月《财经界》下半月刊。

[16]鹤峰现完整地保存有两处傩坛,即以黄茂庭为代表的燕子乡清湖镇黄氏傩坛、以甘松林为代表的铁炉乡江口村甘氏傩坛。其中,黄氏傩坛供奉的傩神为红黑白三傩神,即九天飞齐太乙都总驱傩大帝(红脸)、清源妙道傩神真君(黑脸)、五通五显华光大帝(白脸);甘氏傩坛供奉的傩神为东山圣公(傩公)、南山圣母(傩母)二尊神。参见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415页。其中图片来源于荆楚网《湖北文化地图非遗版》http://www.cnhubei.com/xwzt/hbdt/es/201309/t2690131.html。

[17]王志峰:《民间祭祀戏剧表演空间探论》,《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18]2015年6月5日,湖北省恩施市三岔乡的民间艺人在表演恩施傩戏,图片由宋文摄,来源于视界网http://article.cyol.com/news/content/2015-06/06/content_11432364.htm。其面具狰狞,服饰奇特,动作凝重,唱词晦涩,场景神秘。

[19]图片由红土乡文化站提供。

[20]岳胜友:《恩施傩戏的历史源流及功能探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朱世学:《土家族傩戏面具的演化特点及功能》,《民族论坛》1995年第4期。

[21]参见汪黎:《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恩施傩戏艺人谭学朝个案研究》,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22]图片来源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编:《东方巫傩与恩施傩文化》,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23]图片来源于荆楚网《湖北文化地图非遗版》http://www.cnhubei.com/xwzt/hbdt/es/201309/t2690131.html。

[24]图片来源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编:《东方巫傩与恩施傩文化》,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79页。

[25]汪黎:《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恩施傩戏艺人谭学朝个案研究》,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26]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西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27]赵先政:《鹤峰土家族傩戏文化形态概述》,《戏剧文学》2009年第2期。

[28]图片来源于恩施新闻网http://www.enshi.cn/20110223/ca210913.htm。

[29]牟廉玖主编:《湖北地方戏剧曲艺集萃》,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114页。

[30]雷翔:《鄂西傩文化的奇葩——还坛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31]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4-55页。

[32]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71-72页。

[33]汪黎:《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恩施傩戏艺人谭学朝个案研究》,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硕士毕业论文。

[34]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97页。

[35]高洁、林能杰:《鄂西民俗文化遗产土家族傩戏艺术表演特征赏析》,《文化发展研究》2014年第1辑。

[36]关于《姜女》如何进入傩坛,并成为必演之戏,刘继兵在其《武陵傩戏与〈孟姜女〉》中有较为详细的考证,他认为,“由于汉《孟》故事的影响,以及各种内外因条件,武陵傩坛迅速地将《孟》故事改造成本土的傩戏,使之长期伴随还傩愿的民俗活动。到后来实际上使《孟》戏成为傩戏中必演之戏,姜女也随之成立概念化的司傩之神,成为人们酬神的对象,也必然产生了‘姜女不到愿不了’的傩谣”。具体参见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421-432页。

[37]章军华:《中国傩戏剧本集成——恩施鹤峰傩愿戏》,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

[38]其中的图版面具尺寸数据来源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编:《东方巫傩与恩施傩文化》,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39]谭东:《鹤峰傩戏文化形态概述》,《清江论坛》2010年第1期。

[40]章军华:《中国傩戏剧本集成——恩施鹤峰傩愿戏》,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3页。

[41]胡绍华:《土家族傩戏简论》,《三峡文化研究》2005年刊。

[42]具体见本章“四、傩戏表演技法”。

[43]参见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6页。

[44]搜狐旅游:《走进全国各地,探寻非遗“傩戏”的秘密》http://www.sohu.com/a/113893269_123355。

[45]雷翔:《端公的法术——土家族民间信仰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第42-48页。

[46]参见《咒诰、手诀、符讳》http://culture.gog.cn/system/2016/12/02/015257513.shtml。

[47]相关内容及图片参见雷翔:《鄂西傩文化的奇葩——还坛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1页。

[48]参见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6页。

[49]雷翔:《鄂西傩文化的奇葩——还坛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47页。

[50]雷翔:《鄂西傩文化的奇葩——还坛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51]参见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8-22页。

[52]相关内容及图片参见雷翔:《鄂西傩文化的奇葩——还坛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6页。

[53]相关卦语参见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鹤峰傩愿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6-18页。

[54]雷翔:《端公的法术——土家族民间信仰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55]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编:《东方巫傩与恩施傩文化》,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75页。

[56]参见《神秘傩技上刀梯》http://www.enshi.cn/20130808/ca284527.htm。

[57]相关内容及图片参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编:《东方巫傩与恩施傩文化》,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