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傩戏作为民间性的戏剧表演活动,与祭祀表演相比,其活动的目的发生了改变,从娱神为主转变为娱人为主,宗教性减弱,娱乐性增强。恩施傩戏表演语言的这种地方化主要表现在本地土家方言的演唱。......
2023-08-04
宋代《大傩图》[12]
关于傩戏的表演形式,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驱傩》中有云:“用四方相,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持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似除也。侲子五百,小儿为之,朱褶青襦,戴面具,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13]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大傩图》(见上图),描绘了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迎神赛会,呈现出驱逐疫鬼的情景,画中有12个身着奇异服装的人,他们戴着各式帽子,插着花,手持鼓、铃、檀板等乐器,或为扇、篓、帚等用具,面部狰狞丑陋,手舞足蹈,姿态各异,通过服装面具造型、各种法器乐具等演奏、舞蹈,以制造一种特别的宗教氛围。
傩戏在祭祀表演中,不论其娱人成分的多少,都必须披上娱神的“合理”外衣,它以主祭场的布置及祭祀仪式为中心,将整个表演笼罩在浓重的宗教色彩中,以营造出祭祀戏剧表演的神秘空间。恩施傩戏表演神性空间、仪式空间的实现,同样体现在这种神圣场域的构筑中,它主要是通过坛场的布置、表演人物的面具化以及法器、乐器等其他道具的运用来凸显的,并依赖于一系列的宗教性的祭祀仪式来实现从世俗空间向神性空间的转换。[14]
1.傩戏坛场的布置
仪式性的祭祀表演一般在正坛进行,傩坛地点设在主家堂屋,又称为“神坛”。神坛的布置是其神圣场域构筑的第一步,旨在将普通的世俗堂屋转化为仪式所需要的特定空间——神圣之地。
三岔“还坛神”的傩坛设置被称为“高傩”。堂屋正中靠后置一方桌作为神案,神案上供奉两尊神号分别为“东山老人公公”“南山圣母娘娘”的傩公、傩母半身绯红色木雕像。神案下供奉倒立着的猎神张武郎小木偶像。神案后面及两旁张挂“五轴彩绘神佛图”,以神案为中心,用竹条和彩纸扎成彩门,神案左侧为鼓师演奏席位,右侧为锣师演奏席位。[15]
鹤峰傩坛设置也较为讲究,与三岔傩坛设置大体相当。堂屋正中靠后置一方桌作为神案,围绕神案搭建起坛架,置一幔帐(幔帐外是舞台,幔帐内为后台),案上放盛满谷物粮食的升斗,以便敬神时插香烛置法器,升斗后供“傩神神像”[16]。此外还需装饰财门、神像等。
鹤峰“傩愿戏”清湖黄氏傩坛供奉的白红黑三傩神
鹤峰“傩愿戏”江口甘氏傩坛供奉的傩公傩母
傩戏表演前傩坛的这些布置完成了仪式神圣空间的设置,象征着世俗空间(一般的堂屋)向神圣空间(神性的堂屋)的转换,它赋予了傩戏表演神圣性,通过这种神化场域的制造,并经过进一步的仪式表演,其表演空间就成为一个区别于一般自然空间的神性空间了。[17]
2.人物的面具化
恩施傩戏有面具傩和开面傩之分,即戴着傩面具表演和化妆着彩表演之分。戴着面具演出是恩施傩戏的重要特征与表演形式,其造型的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傩面具恐怖或庄重的形象上,它能引导人们从心理上进入一个傩戏特别营造的宗教氛围,使表演者在表演时成为“鬼神”的代表。
傩戏面具傩之戴着面具表演[18]
傩戏开面傩之化妆着彩[19]
恩施俗称傩戏面具为“脸子壳壳”,它一般由柳木或杨木制作而成。一则因为柳木轻、不易裂开;二则在民间,柳木被认为是避邪之物,用它制作面具,有求吉纳祥、驱邪之意。面具是宗教艺术的凝化物,是一种神化的符号,被认作神祇的象征,且具通灵功能,是人神沟通的媒介。在具有“傩文化故乡”之称的恩施三岔乡的文化站里,收集了大约一百多个面具,经常出现在傩戏中的有吞口、山神、猎神、白龟、牛王、张龙、赵虎、水神、吊颈鬼、孙悟空、八戒、沙僧、唐僧、开山大将、土地、鬼精、杨戬、包拯、周颠、丫角九娘、仙女、丑和尚,笑罗汉、懒童、铁匠、龙马、杨任、方相氏等。这些面具经过道师或端公开光过后,便具有了不可亵渎的灵性,与神灵有等同的作用。表演者一旦戴上面具,便隔绝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与交流,精神和意识就被面具所具有的强大魔力所威慑,从而进入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使表演者自感已与超自然界建立了联系,甚至融为一体。对参祭者来说,表演者戴上面具使他们看到的不再是傩祭者本人的面目,而是具有特定神格的神面,从而确信表演者已进入了神灵世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具为表演者和观看者双方营造了共同的精神心理意境。[20]
一张面具代表一个或几个人物(除一般娱乐性表演外,都是扮演神的角色),它在由人转化为“神”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演者一旦扮演一个角色,戴上面具就是神,便不是原来的“我”,就具有了神圣性;面具没有了,“神”便不在了,也就演不了傩戏。演出者通过面具的使用,实现从如常状态向非常状态的转换,以符合演出场所的神性特征。
3.法器、乐器及其他道具[21]
傩戏表演的部分法器之一[22]
傩戏表演的部分法器之二[23]
巫师做法事佩戴的排带[24]
傩戏演出道具简单原始,全由傩戏演出人员自制,既有仪式中用来通神、招兵的法器,也有许多制造仪式气氛的乐器等系列道具,在表演中均被赋予神性。傩戏艺人表演所持法器有司刀、宝剑、剪纸兵人、令牌、令旗、牛角、卦、雷霆都司印、画有64位神将的桥图(长约4m、宽0.4m)、阳凭、桃条以及用以装阴兵的陶罐等;乐器均为土家族的打击乐,有梆子、盆鼓(单面羊皮)、边鼓、锣、钹、堂锣、勾锣、唢呐等,锣鼓点子以倒挂刺、獠子、老九锤、水罗音等为主;还有红烛、香、鞭炮、纸钱、法衣、五服冠、八幅罗裙、方巾及男女服装等。
令牌:高约13.2cm,宽约5.2 cm,由桃木制成,上方呈圆弧形,下呈钝形。用于镇邪、发令。
牛角:由水牛角制成。多用于招兵,能吹奏“do mi sol”三音,音乐高亢、嘹亮。
标刀:长约59.9cm,《立标》《勾愿》时用,立在正中桌案上。
锣:响铜制成,有土锣和小锣。土锣直径47.5cm,沿宽4.5cm,厚0.2cm;小锣直径20.7cm,沿宽1.2cm,厚0.1cm。
钹:有一大一小两种,大的直径19.8cm,小的直径17.1cm。
鼓:牛皮蒙成,面直径26.2cm,高度19.7cm。
这些法器中,最为重要的是锣、鼓、钹和牛角。锣、鼓、钹是仪式中的伴奏乐器,根据仪式的需要或边歌边奏,或唱奏相间,常以前奏预示仪式的开始。在演奏手法上,主要有轻打、重打、点打等几种方式。作为通灵法器,锣、鼓、钹能为仪式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
有关恩施傩戏志的文章
恩施傩戏作为民间性的戏剧表演活动,与祭祀表演相比,其活动的目的发生了改变,从娱神为主转变为娱人为主,宗教性减弱,娱乐性增强。恩施傩戏表演语言的这种地方化主要表现在本地土家方言的演唱。......
2023-08-04
恩施傩戏宗教性祭祀表演主要指以三岔“还坛神”的25坛法事以及红土、鹤峰“傩愿戏”的24坛法事、“正八出”为代表的“傩祭”仪式戏表演,它以迎神、送神为主,基本上为祭祀性的法事表演,娱人的成分很少。因此,只能认定为一个由“傩仪”向“傩戏”发展的“前傩戏”状态,不能说已经发展成为正宗的“傩戏”阶段,它集中展现了“傩祭”原汁原味的整个仪式过程,可以说是典型的宗教性祭祀表演。......
2023-08-04
恩施傩戏从“傩仪”发展到“傩戏”阶段,已经具备了王国维之“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剧四要素,其戏剧性的傩戏表演主要体现在红土、鹤峰“傩愿戏”以及三岔改创编的部分新傩戏剧目中。相较于以宗教性祭祀表演为主的三岔“傩坛戏”,其表演特点主要有四:其一,“戏多祭少”。如改编了戏剧性更强的《祭猪》《大开山》《傩祭》等几出新傩戏。......
2023-08-04
闻昔西川广政年,曾助官军攻洛浦。聪明正直神所为,生有厥功死祝之。能御大灾捍大患,非此族者皆淫祠。阴兵击贼传稗史,怪事荒唐违正理。敕封本授孟知详,英烈翻过巴蔓子。庙食千秋蛮土同,灵旗飒飒暮卷风。喜嗔醉饱谁复见,断猿啼月寒林空。神兮寂寞归山中。[2]杨秀武:《杨秀武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
2023-08-04
[22]根据傩戏面具人物角色,恩施傩戏面具可以分为正神面具、凶神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三大类。[28]除了上文介绍的正神面具之外,恩施傩戏中的正神面具还有很多,较具代表性的有唐氏太婆等。傩戏面具中此类介于正邪之间的特殊形象,恰当准确地展现了原始先民对神灵的基本认识。......
2023-08-04
长期以来,恩施傩戏面具均系师教口传,手工制作。就目前所能看到的相关实物资料、以及恩施本地傩戏艺人的回忆而言,恩施地区的傩戏面具主要采用传统木质材料完成。谭学朝是恩施傩戏第27代传人,也是恩施市傩戏、傩面具制作工艺最系统、最全面的唯一继承人。谭学朝对三岔傩戏做出了重要贡献。傩戏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尤为重要。......
2023-08-04
恩施傩戏面具不仅具有原始风格的一面,也具有写实风格的一面。傩戏面具的写实风格主要是指面具自身的特定,即它以傩戏的发展、演变和传承作为存续的基础。总的来说,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的傩戏面具的写实风格的形成主要基于下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各地方的民间宗教活动,以及当地的地方性巫术活动。而恩施傩戏面具写实风格的具体呈现方式则要结合本地的傩戏面具,作有针对性的考察。以恩施傩戏面具中的傩公、傩母为例。......
2023-08-04
《打土地》由三人表演,其中一人扮土地神,戴土地神面具,左手持手杖,右手持蒲扇,身着长衫;一人扮土地儿子,头戴草帽,穿着滑稽,无一定规则;另一人扮土地儿媳,旦角装饰,手持彩色方巾和纸扇。以上各种表演形式,均是在“打新春土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相同的是,都要出现各种土地神的形象,唱法也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按其表演内容安排角色,角色多少不定,唱的内容也各有不同。......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