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恩施傩戏面具均系师教口传,手工制作。就目前所能看到的相关实物资料、以及恩施本地傩戏艺人的回忆而言,恩施地区的傩戏面具主要采用传统木质材料完成。谭学朝是恩施傩戏第27代传人,也是恩施市傩戏、傩面具制作工艺最系统、最全面的唯一继承人。谭学朝对三岔傩戏做出了重要贡献。傩戏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尤为重要。......
2023-08-04
据鹤峰县走马镇千金坪傩坛(戏班)世家最后一任掌坛师(班主)张法龙所供奉的傩坛“先师牌位”上的文字记载,该傩坛始创建于乾隆初叶(1739年前后),其“开坛祖师”为张自成,度职(正式入坛)于湘西哀溪傩坛,法名张法雷。1754年,张法雷返回鹤峰走马,自任掌坛师,开坛行傩,先后授徒张法祥、王法显、王法仁、王法深、张法阳等8人。这是恩施州有确切记载的最早的掌坛师。[1]
早在160多年前,一个叫曹仁山的湖南人,来到恩施的石灰窑,将傩愿戏带到了这里。[2]
1955年12月,恩施县选送的傩戏《姜女下池》在湖北省戏剧汇演中获奖。[3]
1981年10月,恩施县文化馆黄应柏到红土乡挖掘整理恩施傩戏,并协助成立红土乡漆树坪傩戏团。首任团长蒋品三,收徒20余人,其中包括其子蒋西城、其师弟魏建章之子魏青国等骨干成员。[4]
1982年,三岔乡傩戏艺人谭学朝应乡文化站的邀约,在家举办文艺培训班,先后培训62名学员,并以这些学员为骨干成立了三岔群花业余灯戏团,学习傩戏表演、耍耍等民间传统戏剧节目。
1983年,《中国民族民间戏剧集成(湖北卷)》采录组来到恩施县红土乡进行恩施傩戏的采录,红土乡傩戏传承人邓玉书等配合文化部门在石灰窑连续演出7天,为采录组提供了生动的表演、丰富的材料,为傩戏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在恩施市三岔乡成立三岔民间艺术协会,谭学朝为会长,并开始在三岔文化站工作。同时成立三岔乡傩戏传承表演队。[5]
1987年7月,恩施市三岔乡谭学朝制作的面具在全国首届艺术节上展出,同年由文化部从中选出“判官”“二郎神”“开山大将”“斗口灵官”四面面具在西欧16国巡回展出。这一年三岔乡文化站还协作拍摄了专题片《恩施傩戏》。[6]
1989年,恩施市红土乡邓玉书带领大河沟傩戏团参加“石灰窑女儿会”大型文艺表演,演出傩戏经典剧目《姜女寻夫》,吸引上万观众观看。
1990年,恩施市三岔乡谭学朝改编的傩舞《禾多多》在恩施市首届农民艺术节上公演,获创作、编导、演出一等奖,邓永红表演的《傩舞》获表演一等奖。[7]
1990年12月,三岔乡文化站因傩戏等地方特色文化被湖北省文化厅、财政厅评为特级文化站。
1990年,“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恩施召开,参会代表专程到三岔乡观看了三岔乡傩戏传承表演队表演的傩戏,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给予了高度评价。[8]
1991年,著名文学家、评论家、中国作协主席冯牧到恩施市三岔乡参观了谭学朝制作的傩面具,并题写“祖国文化的瑰宝”的赞语。[9]
1992年,恩施市红土乡创作的新傩愿戏段子《贺龙来到朱家湾》,参加恩施市“三民”调演并获二等奖。
1994年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在三岔乡做宗教普查,掌坛师向廷树予以配合,在其家表演大型傩戏《还坛神》。[10]
1994年,恩施市三岔乡文化站因其别具特色的傩文化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
1996年红土乡政府发文(红乡政发[1996]20号)文件,成立了红土傩愿戏保护发展领导小组。
1996年10月,三岔乡傩戏大师谭学朝被恩施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唯一的“农民艺术家”称号。[11]
1996年三岔乡傩戏大师谭学朝组队在恩施女儿会上表演改编傩戏剧目《剃那比》。
1997年、2001年三岔乡傩戏大师谭学朝组队在恩施国际闯滩节上表演傩戏《祭江》。
2000年、2001年三岔乡傩戏大师谭学朝组队在恩施梭布娅石林女儿会上表演《傩祭》。[12]
2000年,鹤峰县文化研究员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合著《鹤峰傩愿戏》,并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对鹤峰傩戏的保护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2001年,邓玉书之子邓泽清正式接手红土乡大河沟傩戏团,从其父手中接过红土乡傩戏传承的大旗。
2002年3月,湖北省文化厅决定将恩施市三岔乡命名为“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三岔乡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傩戏这种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进行抢救和发掘,并组织群众广泛参与,使傩戏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02年,恩施市民间文艺汇演,红土乡农民女歌手张凤娥参加,演唱的傩愿戏段子《打开箱子找一找》荣获一等奖。
2003年,谭学朝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13]
2003年,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恩施傩戏参加了央视西部频道春节晚会的录制。同时100张傩面具在中央电视台亮相。
2003年2月,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命名大会上,三岔乡因其特色鲜明的傩文化获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4年,鹤峰县燕子乡清湖傩坛第四代坛主黄茂庭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享受州政府民间艺人生活补贴。
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与鹤峰县人民政府联合在鹤峰县举行中、日、韩傩戏艺术研讨会,清湖村“民间艺术大师”黄茂庭及弟子为参会人员表演了原始古朴的傩愿戏。
2005年1月28—30日,韩国庆尚大学“研究亚洲巫傩文化”项目组到三岔乡调研傩戏,掌坛师谭学朝在家表演了大型傩戏“还坛神”。[14]
2005年,鹤峰县人民政府命名清湖傩坛掌坛师黄茂庭所在的清湖村和江口傩坛掌门人甘松林所在的江口村为“傩戏艺术保护村”。[15]
2005年10月,恩施市三岔傩戏团参加庆祝国庆56周年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少数民族绝技艺术展演,表演的傩戏《傩祭》荣获特别贡献奖。
2006年,红土乡参加湖北省少数民族民歌大赛,由张凤娥演唱的新傩愿戏段子《一根冬竹笋》获金奖,张凤娥摘得最佳女歌手桂冠。
2006年,鹤峰县傩愿戏(传统戏剧类)、恩施傩面具制造工艺(民间手工技艺类)、恩施傩坛(民俗类)被列入恩施自治州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恩施州政函〔2006〕53号)。
2006年10月,受中央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金会的邀请,恩施三岔乡傩戏团赴京,表演了《小开山》《傩祭》等剧目,连续演出10天。
2006年12月,土家傩戏大师、三岔乡傩戏第27代传人、最后一位有能力“掌坛”大型傩仪的“端公”谭学朝去世,“还坛神”成为绝响。
2007年,鹤峰傩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邀黄茂庭和谭文龙等傩戏老艺人录制傩戏折子戏电视纪录片。[16]
2007年2月,恩施州文联、州民协发文宣布恩施市石窑漆树坪傩戏表演队为全州25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之一,其负责人为蒋西城、蒋品三,队员12人。
2007年5月,恩施市红土乡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戏)”。
2007年6月,恩施傩戏和鹤峰傩戏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政发〔2007〕38号)。
2007年8月,恩施州人民政府将“红土傩神”蒋品三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17]
2008年3月,恩施傩戏《祭猪》赴京,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演出并播放。[18]
2008年6月7日,鹤峰傩戏和恩施傩戏被国务院公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国发〔2008〕19号)。
2008年8月,谭学朝大弟子田玉先改编的傩戏《仙娘回宫》在恩施“女儿会”上表演。
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到恩施市三岔乡调研傩戏。[19]
2008年10月,文化部再次命名三岔乡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社图发〔2008〕40号)。
2008年,恩施傩戏传承人蒋品三、鹤峰傩戏传承人黄茂庭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戏剧类)”(鄂文化文〔2008〕234号)称号。
2009年4月,恩施傩戏《小傩祭》被录制在由湖北省旅游局、湖北卫视联合制作的专题片《天上银河,人间清江》中。
2009年5月26日,恩施傩戏传承人蒋品三被文化部授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施傩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文非遗发〔2009〕6号)。
2009年6月,恩施州首届地方戏汇演在来凤县举行。红土乡漆树坪傩戏团和大河沟傩戏团联合组队参加,他们演出的《鲍秀英招亲》获得表演二等奖。[20]
2010年5月,蒋品三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邓玉书、田玉先、蒋西城被公布为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恩施州政函〔2010〕64号)。
2010年12月,恩施邓玉书和鹤峰卢碧川一起被湖北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鄂文化办〔2010〕320号)。
2010年,以邓玉书为首的红土傩戏团参加恩施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表演傩戏《姜女下池》,吸引数千观众观看。
2010年10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洛秦慕名前来恩施调研傩戏。[21]
2011年8月29日,谭学朝大弟子田玉先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恩施傩戏民间艺术大师”,鹤峰县的卢碧川被命名为“鹤峰傩愿戏民间艺术大师”。
2011年,三岔乡傩戏传承表演队将快要失传的傩戏单行剧《大开山》的剧本、唱腔、曲谱等内容整理出来,在各类大型活动中进行演出,该剧综合了傩戏所有唱腔中的百分之六十,内容丰富,对该剧目的传承有重大意义。[22]
2011年3月15日,由恩施州戏剧家协会和恩施市文体局主办,三岔乡政府和恩施市文化馆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施傩戏2011首期传承培训班”正式开班,参训人员15人,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1岁,培训内容为三岔傩戏的经典剧目《大开山》,该剧系已故恩施傩戏艺术大师谭学朝所传,其语言幽默、表演风趣、唱腔动听、角色丰富,具有重要传承和保护价值,目前已濒临失传。
2011年8月,恩施市红土乡和三岔乡同时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1年10月,中央电视台“凤舞神州”专题片摄制组专程赴三岔采访拍摄傩戏并播放;同年12月,湖北省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对三岔傩戏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1年10月,第一届湖北艺术节“楚天群星奖”首场决赛戏剧类比赛在珞珈山剧场举行,恩施傩戏《整酒》亮相,该剧题材鲜活生动,唱腔独特优美,表演滑稽诙谐,演出现场不断获得观众热情的掌声,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较好地宣传展示了恩施傩戏文化。
2011年11月,三岔乡再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1年11月,恩施州文体局将由卢碧川、傅月娥负责的鹤峰县燕子乡清湖村傩戏团命名为第二批恩施州民间艺术表演队。
2012年2月,由曾楠导演的现代傩戏《整酒》荣获恩施州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
2012年7月23日至8月10日,由三岔乡政府安排,耗资3万余元,以傩戏《大开山》为主的文艺节目在全乡巡回演出17场次,观众6000余人次。
2012年10月,三岔乡傩戏主要传承人之一邓永红撰写的《办专题培训班是拯救濒危的傩戏艺术的有效办法》获恩施州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模式研究课题三等奖。
2012年,中央电视台“茶叶之路”专题片摄制组来恩施拍摄了傩戏并播放,同年,中央电视台记者高伟强采访报道傩戏《祭猪》。
2012年,红土乡傩戏团的顶梁柱蒋品三、蒋西城父子相继去世,团长由魏青国继任。[23]
2013年,漆树坪傩戏团团长魏青国接收蒋西城之子蒋国涛为徒,悉心传艺,为其度职。
2013年1月,著名剧作家、省文化厅巡视员、省文联名誉主席沈虹光来到恩施市三岔乡,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施傩戏的传承、发展与保护等情况进行调研。
2013年,咸丰傩戏被列入恩施州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恩施州政发〔2013〕14号)[24]
2013年4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专程来三岔乡拍摄傩戏《打烘火》,并在央视9频道播出。
2013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类纪录片《恩施玉露》摄制组在三岔乡莲花池村拍摄傩戏《茶神祭》。
2014年5月,邓永红被恩施州文体局授予“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施傩戏’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汪儒斌被授予“‘傩面具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恩施州政发〔2014〕7号)。
2014年10月,三岔傩戏传承人邓永红、张永明等在首都民族文化宫参加了由国家民委主办,恩施州人民政府、湖北省民委承办的“世界硒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就展”展演,将特色鲜明的傩戏文化展现于全球观众面前。
2014年10月,恩施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组织编辑的《黄应柏整理编创民族民间音乐作品集》一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集了大量三岔傩坛音乐和红土傩愿戏音乐,对傩戏音乐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恩施市三岔乡(傩戏之乡)、恩施市红土乡(傩愿戏之乡)继续获得2014—2016年度“湖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5年,恩施州文体局举办第二届地方戏会演,三岔傩戏第28代传承人张永明表演的傩戏获表演三等奖。
2016年3月26日晚,张永明在恩施市三岔乡阳天坪村李园为恩施州摄影家协会采风团表演傩戏《小还愿》。
2016年,恩施市开展“戏曲夏令营”活动,7月28日,以傩戏州级传承人邓永红为首的三岔乡傩戏表演队在恩施市三岔乡中心小学为参加夏令营的小学生们表演恩施傩戏传统剧目《还阳傩》,推动了傩戏文化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和传承,以期发挥学校在地方戏曲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2016年9月13日,恩施市三岔乡叶世军、张永明等11位傩戏艺人,代表湖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前往河南郑州,参加9月15日至17日在郑州绿博园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国(郑州)2016中秋文化节暨全国傩戏展演”活动。恩施参演傩戏剧目为《还阳傩》,是《傩祭正八出》的一个戏目。
2016年11月10日,恩施州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26名,红土乡傩戏代表性传承人邓泽清、魏青国入选。(恩施州政发〔2016〕26号)
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仅2016年下半年就通过戏剧展演、知识讲座、视频鉴赏等方式在10多所学校举办了20多场傩戏进校园活动。[25]
【注释】
[1]崔在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恩施傩戏》,《湖北文史》2003年第1期。
[2]崔在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恩施傩戏》,《湖北文史》2003年第1期。
[3]崔在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恩施傩戏》,《湖北文史》2003年第1期。
[4]http://www.enshi.gov.cn/2015/0910/150793.shtml
[5]http://www.enshi.cn/20041104/ca1713.htm
[6]黄柏权、葛政委:《从仪式到表演——恩施三岔“还愿”仪式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7]崔在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恩施傩戏》,《湖北文史》2003年第1期。
[8]黄柏权、葛政委:《从仪式到表演——恩施三岔“还愿”仪式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9]辛艺华、罗彬:《土家族民间美术(增补版)》,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10]欧明亮:《三岔傩戏传承现状调查研究》,《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
[11]黄柏权、葛政委:《从仪式到表演——恩施三岔“还愿”仪式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12]http://www.enshi.cn/20041104/ca1713.htm
[13]黄柏权、葛政委:《从仪式到表演——恩施三岔“还愿”仪式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14]欧明亮:《三岔傩戏传承现状调查研究》,《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
[15]赵先政:《鹤峰土家族傩戏文化形态概述》,《戏剧文学》2009年第2期。
[16]赵先政:《鹤峰土家族傩戏文化形态概述》,《戏剧文学》2009年第2期。
[17]http://www.enshi.gov.cn/2015/0910/150793.shtml
[18]http://www.enshi.gov.cn/2016/0331/201499.shtml
[19]http://szb.enshi.cn/esrb/html/2016-03/31/content_36309.htm?ozs2c
[20]http://www.enshi.gov.cn/2015/0910/150793.shtml
[21]http://www.enshi.gov.cn/2016/0331/201499.shtml
[22]http://news.sina.com.cn/o/2012-05-14/110824412495.shtml
[23]http://www.enshi.gov.cn/2015/0910/150793.shtml
[24]http://www.enshi.gov.cn/2015/0910/150793.shtml
[25]http://news.163.com/17/0221/19/CDQQ351E000187VG.html
有关恩施傩戏志的文章
长期以来,恩施傩戏面具均系师教口传,手工制作。就目前所能看到的相关实物资料、以及恩施本地傩戏艺人的回忆而言,恩施地区的傩戏面具主要采用传统木质材料完成。谭学朝是恩施傩戏第27代传人,也是恩施市傩戏、傩面具制作工艺最系统、最全面的唯一继承人。谭学朝对三岔傩戏做出了重要贡献。傩戏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尤为重要。......
2023-08-04
恩施傩戏是指恩施州境内以还坛神、傩愿戏和傩面具制作等为代表的傩文化的总称。其中,还坛神、傩面具制作主要分布在恩施市三岔乡境内,傩愿戏则主要分布于恩施市红土乡和鹤峰县燕子乡、铁炉乡等地。“改土归流”以前,有关恩施州境内傩戏活动的史料甚少。如嘉庆十三年《恩施县志》多处载:“病不服药,唯许愿赛神。”......
2023-08-04
恩施市三岔乡傩戏传承表演队于1986年成立,由著名民间艺人谭学朝担任“三岔区民间艺人协会”会长一职,其为三岔傩戏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4年5月被恩施州文体局命名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代表性传承队,同年十月,三岔傩戏表演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演七天。......
2023-08-04
[22]根据傩戏面具人物角色,恩施傩戏面具可以分为正神面具、凶神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三大类。[28]除了上文介绍的正神面具之外,恩施傩戏中的正神面具还有很多,较具代表性的有唐氏太婆等。傩戏面具中此类介于正邪之间的特殊形象,恰当准确地展现了原始先民对神灵的基本认识。......
2023-08-04
恩施傩戏表演神性空间、仪式空间的实现,同样体现在这种神圣场域的构筑中,它主要是通过坛场的布置、表演人物的面具化以及法器、乐器等其他道具的运用来凸显的,并依赖于一系列的宗教性的祭祀仪式来实现从世俗空间向神性空间的转换。......
2023-08-04
恩施傩戏宗教性祭祀表演主要指以三岔“还坛神”的25坛法事以及红土、鹤峰“傩愿戏”的24坛法事、“正八出”为代表的“傩祭”仪式戏表演,它以迎神、送神为主,基本上为祭祀性的法事表演,娱人的成分很少。因此,只能认定为一个由“傩仪”向“傩戏”发展的“前傩戏”状态,不能说已经发展成为正宗的“傩戏”阶段,它集中展现了“傩祭”原汁原味的整个仪式过程,可以说是典型的宗教性祭祀表演。......
2023-08-04
闻昔西川广政年,曾助官军攻洛浦。聪明正直神所为,生有厥功死祝之。能御大灾捍大患,非此族者皆淫祠。阴兵击贼传稗史,怪事荒唐违正理。敕封本授孟知详,英烈翻过巴蔓子。庙食千秋蛮土同,灵旗飒飒暮卷风。喜嗔醉饱谁复见,断猿啼月寒林空。神兮寂寞归山中。[2]杨秀武:《杨秀武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
2023-08-04
恩施傩戏面具不仅具有原始风格的一面,也具有写实风格的一面。傩戏面具的写实风格主要是指面具自身的特定,即它以傩戏的发展、演变和传承作为存续的基础。总的来说,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的傩戏面具的写实风格的形成主要基于下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各地方的民间宗教活动,以及当地的地方性巫术活动。而恩施傩戏面具写实风格的具体呈现方式则要结合本地的傩戏面具,作有针对性的考察。以恩施傩戏面具中的傩公、傩母为例。......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