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属于感觉统合关联脑力。想象力与注意力、记忆力密切相关。想象力强的孩子,理解力、迁移能力就强。本书介绍的游戏应用了笔者创作的《龟兔赛跑》音乐。而由于音乐没有语意性和造型性,但又能表现情绪和通过联觉原理表现人们对视觉对象的感受,因此,“听乐说话”为孩子提供了比“看图说话”活动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023-08-04
0—3岁是儿童出生后感觉统合发展的第一敏感期,对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专业性很强,包括音乐感统的实施在内,都需要师资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对于大部分普通家长来说,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才可能掌握。当前,早教行业通常是最好的家长育儿知识的培训机构。亲子课,其实除了让孩子现场体验、现场训练以外,更大的价值在于让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因此,要使众多的儿童从音乐感统中受益,最好的传播渠道就是亲子园。鉴于这一情况,7—36个月儿童的音乐感统游戏设计的出发点是既适合于亲子园活动,又能适合于复制到家庭。
1.前庭觉训练游戏。
(1)《搬水果》。
准备:一筐海洋球(当水果),一个空筐子,两个筐子距离在两米左右。
动作要领及与音乐的融合:(1)孩子站在装有海洋球的筐子边上。教师或家长站在装有海洋球的筐子的另外一边。(2)音乐起,前奏播放后,教师拿一个“水果”交给孩子,音乐上行,孩子向空筐子方向边旋转边靠近,拉开和训练师的距离,乐句末尾到达空筐子边上,将“水果”放到空筐子里;音乐下行,向教师方向转回来,与教师靠近。如此反复。音乐到最后结束句时,孩子将整个装满“水果”的筐子端给教师,准备第二轮游戏。
配套音乐:《搬水果》(片段)。
【谱例6—2—5】
(2)《过河》。
准备:地垫。在室内按照孩子的步幅在地垫上排好5个过河石。
动作要领及与音乐的融合:随音乐,两拍一个动作(每两拍踏上一块过河石),前奏过后,上行乐句,向前一个一个踏上过河石;下行乐句,向后一个一个踏上过河石。半音阶快速上下行,踩在地板上两手侧平举原地转圈(反复一次)。间奏时略微休息。音乐反复时动作按以上流程重复一遍。
配套音乐:《乌龟爬》。
【谱例6—2—6】《乌龟爬》(片段)
2.触觉训练游戏。
(1)《啄木鸟》。
准备:宝宝仰卧或俯卧,家长坐在宝宝的两脚下方。
动作要领及与音乐的融合:简短的前奏过后,第一乐段,定音木鱼演奏的段落,家长用指尖轻叩宝宝的躯干,轻叩的位置上下变化与定音木鱼旋律的每个音高对应。例如:so对应躯干的中部(背、胸),mi对应躯干的下部(腰、小腹),si对应上部(肩),最后出现的高音do对应头顶。第二乐段,长笛的半音阶快速上行,家长两手手指快速从宝宝的腰(腹)部向肩部爬,半音阶快速下行,两手手指快速从宝宝的肩部向腰(腹)部爬。小提琴高音的颤音,家长用两手手指同时挠宝宝的腰部两侧(挠痒痒)。以上,从两手手指快速向上爬的动作起,反复一次。音乐全曲反复一遍,动作从头开始重复一遍。
配套音乐:《啄木鸟》。
【谱例6—2—7】《啄木鸟》(片段)
(2)《打夯》。
准备:宝宝俯卧或仰卧于地面上,准备一个麻面的大笼球。
动作要领及与音乐的融合:音乐短、快、密的段落,训练师或家长随音乐节拍,将大笼球一下一下落在宝宝的身上;音乐长、慢、疏的段落,将大笼球放在宝宝身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慢速在宝宝身上滚动。
配套音乐:《跳跃和舒缓》。
【谱例6—2—8】《跳跃和舒缓》(片段)
3.本体觉与运动企划训练游戏。
(1)《抛球》。
准备:准备一篮海洋球,同时在地板上画一条线。在距离线一米远的地方放置一个空篮子。宝宝站在线内,将一篮海洋球放在宝宝身边。
动作要领及与音乐的融合:音乐由木鱼和鼓演奏,没有旋律。当木鱼演奏的时候,孩子从身边的篮子里拿起一个海洋球,并举起来;等听到鼓声,孩子将海洋球投到前面的空篮子里。(本游戏同时训练宝宝的听动统合能力、运动企划能力。)
配套音乐:《举球抛球》。
【谱例6—2—9】《举球抛球》(片段)
(2)《拍气球 捡沙包》。
准备:在活动室里拉一条绳子,将若干个气球挂在绳子上,气球底部的高度为宝宝踮起脚尖并努力伸手可以碰到的位置。在地上随意放置若干个沙包。
动作要领及与音乐的融合:音乐旋律时而在高音区,时而在低音区,并由小军鼓按节拍进行伴奏。宝宝按照小军鼓提示的节拍去拍气球或捡沙包。当旋律在高音区时,宝宝踮起脚尖伸手拍气球;当音乐旋律在低音区时,宝宝蹲下捡地上的沙包。(本游戏同时训练宝宝的听动统合能力、发展联觉)
【谱例6—2—10】(片段)
有关婴幼儿音乐感统训练的文章
想象属于感觉统合关联脑力。想象力与注意力、记忆力密切相关。想象力强的孩子,理解力、迁移能力就强。本书介绍的游戏应用了笔者创作的《龟兔赛跑》音乐。而由于音乐没有语意性和造型性,但又能表现情绪和通过联觉原理表现人们对视觉对象的感受,因此,“听乐说话”为孩子提供了比“看图说话”活动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023-08-04
联觉以前尚无发现有文献将之归入感觉统合范畴。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些人会将联觉和联想混为一谈。因此,需要特别澄清联觉和联想的区别。感觉统合基础能力更趋于神经生理范畴,感觉统合关联脑力更趋于心理范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发展不足。因此,本书从音乐感统体系出发,除了介绍对应于感觉统合基础能力的游戏外,还将介绍对应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游戏。......
2023-08-04
任何旋律,都包含以上所提到的音高、音强、音色、与时间相关的要素、紧张度、时间变化率、新异性等要素,而这些要素也总有一种是主显要素。在这样的情况下,音强就是这段音乐的主显要素,其他都属于次显要素。这段音乐引发人们的联觉对应,主要是音强的要素。主调音乐多声部主要是由主旋律与和声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一般主显要素不稳定在一个声部上。音乐音响中,除了主显要素外,其余我们统称其为次显要素。......
2023-08-04
在音乐感统游戏中,儿童始终处在音乐氛围中,进行有针对性强、信息强度大的感觉信息输入意义的律动、运动、挑战游戏、舞蹈和角色扮演。(二)音乐感统的原则1.音乐音响形态与感觉信息形态相对应原则。这一原则也是音乐感统的基本原理之一。音乐感统,绝不是音乐和感统游戏的简单相加。音乐感统游戏中,有一类游戏属于运用音乐进行信息给出的时间控制,这时,训练师如果动作不合拍,就会使每个给出信息的时间间隔不均衡。......
2023-08-04
在我国,感觉统合先传入台湾,很快在台湾普及开来。台湾的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研究者对感觉统合理论了解都比较深入,特别涌现出了陈文德、曾美慧、高丽芷等一批感觉统合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专家。但是,在我国大陆,对感觉统合理论的系统认知和实际应用与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相比还相差很远,在学前教育界,尤其如此。感觉统合理论及训练方法在20世纪末在我国大陆开始逐步推广,至今,主要在早教机构和特殊儿童训练机构普及。......
2023-08-04
由于音乐感统游戏方式涉及舞蹈、打击乐、角色表演等,因此音乐感统还需要根据游戏需要,配置相应的打击乐器、服装、道具。由于音乐感统的基本原理中包含声像与动作对应的原理,只有立体声音响才能体现声像,才符合音乐感统的需求。所以,音乐感统训练室应当与外界相对隔音,尽量避免训练室之外的声音干扰配套音乐。在音乐感统游戏未使用到普通感统大器械的情况下,场所的面积要求就不需要很大。......
2023-08-04
个体感觉统合功能是伴随生理的发育在环境中形成的,分以下4个主要阶段。婴儿3岁之前是感觉统合最基本能力的形成期,因此,许多专家不主张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下“感统失调”的结论,最多只能描述为发展迟缓。这段时期,是他们感觉统合基础能力和高级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同时也是对感统失调儿童进行干预的敏感期、关键期。......
2023-08-04
特殊儿童指的是以下两类患儿:一是感觉器官或肢体畸形或残缺的,有听障、视障、肢残等;二是与脑神经损伤或病变、先天器质性异常等直接关联的有智障、孤独症、多动症、阿斯伯格症、唐氏综合症、脑瘫等。孤独症、多动症、阿斯伯格症、脑瘫等患儿,由于先天原因或后天病理性原因,造成大脑信息在传输和反馈上的障碍,必然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