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音的准确性,二是语言的组织能力。听觉辨别能力本书已经有专门阐述,亦介绍过各种听辨能力训练的游戏。语言组织能力与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儿童日常的词汇积累密切相关。下面介绍幼儿音乐活动中提升孩子驾驭语言能力的方法:游戏:《我和音乐一起说》。[17]本节中的游戏均选自幼儿园音乐课程《成长音乐》。......
2023-08-04
1.叙事型音乐的应用。
叙事型音乐往往是按照事件发展逻辑而创作。形象鲜明、逻辑清晰的叙事型音乐适合用于与想象、语言等感觉统合关联脑力训练相关的音乐教育和治疗活动。
音乐感统其他原理应用的训练范例。
例1
语言游戏《听乐说话》1
游戏方式:在熟悉叙事型音乐后,听着音乐,根据音乐的展开逻辑编一个与音乐原来表现角色不同、情节不同,但发展逻辑、角色形象类似的另外的故事。
配套音乐:叙事型音乐《龟兔赛跑》。
游戏目标:提升想象力、语言能力,刺激联觉。
例2
语言游戏《听乐说话》2
游戏方式:在熟悉叙事型音乐后,与音乐表达的情节在时间上同步,用以叙述故事。要求不能间断。
配套音乐:叙事型音乐《乌鸦喝水》。
游戏目标: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刺激联觉。
2.多声部音乐的应用。
多声部音乐构成了音乐音响的丰富性。而清晰感受多声部音乐,需要具备对注意的有效分配能力,因此多声部音乐是可用于训练这一能力的资源。
例
游戏《听听多和少》
游戏方式:对主旋律一样,声部数量不同的音乐段落进行比较,回答“哪段音乐乐器多”。
配套音乐:木管六重奏《拔萝卜》。随着参与拔萝卜角色的增加,每一段都增加一件参与重奏的乐器。比较的时候,从声部最少和最多的比较开始,逐步缩小差距进行比较。
游戏目标:提升注意的有效分配能力。
有关婴幼儿音乐感统训练的文章
语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音的准确性,二是语言的组织能力。听觉辨别能力本书已经有专门阐述,亦介绍过各种听辨能力训练的游戏。语言组织能力与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儿童日常的词汇积累密切相关。下面介绍幼儿音乐活动中提升孩子驾驭语言能力的方法:游戏:《我和音乐一起说》。[17]本节中的游戏均选自幼儿园音乐课程《成长音乐》。......
2023-08-04
联觉以前尚无发现有文献将之归入感觉统合范畴。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些人会将联觉和联想混为一谈。因此,需要特别澄清联觉和联想的区别。感觉统合基础能力更趋于神经生理范畴,感觉统合关联脑力更趋于心理范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发展不足。因此,本书从音乐感统体系出发,除了介绍对应于感觉统合基础能力的游戏外,还将介绍对应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游戏。......
2023-08-04
情绪转换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心理能力。情绪的转换与环境密切相关,也与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如此反复进行,让孩子情绪转换的“开关”变得很灵敏。游戏《开始和停止》。音乐长短根据幼儿的情况而定,也根据进行此类游戏的适应性程度而定。这种游戏方式,十分有利于训练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
2023-08-04
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从技能习得过程中来实现,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过早地进行单纯的技能习得,是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因此,要通过游戏来实现。《小鼓怎么敲》(片段)注:①以上第一段为完整乐段,从第二段起,谱例仅显示每段的第一句,各段小军鼓的节奏与每段的第一句相同。游戏《小鼓怎么敲2》。......
2023-08-04
任何旋律,都包含以上所提到的音高、音强、音色、与时间相关的要素、紧张度、时间变化率、新异性等要素,而这些要素也总有一种是主显要素。在这样的情况下,音强就是这段音乐的主显要素,其他都属于次显要素。这段音乐引发人们的联觉对应,主要是音强的要素。主调音乐多声部主要是由主旋律与和声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一般主显要素不稳定在一个声部上。音乐音响中,除了主显要素外,其余我们统称其为次显要素。......
2023-08-04
另一种是感觉记忆,它与人的感官相联系,如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触觉记忆、味觉记忆、嗅觉记忆等。抽象地讲,感觉记忆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能力,但具体来说,各种感觉记忆的形成与存留时间与信息对感官的刺激程度、个体感官被刺激时信息数量的多寡、个体对信息的关注度等密切相关。从上述规律来看,记忆与注意也是密切相关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们视觉记忆能力的不同。听觉记忆是听觉能力的一种,也是感觉记忆的一种。......
2023-08-04
在音乐感统游戏中,儿童始终处在音乐氛围中,进行有针对性强、信息强度大的感觉信息输入意义的律动、运动、挑战游戏、舞蹈和角色扮演。(二)音乐感统的原则1.音乐音响形态与感觉信息形态相对应原则。这一原则也是音乐感统的基本原理之一。音乐感统,绝不是音乐和感统游戏的简单相加。音乐感统游戏中,有一类游戏属于运用音乐进行信息给出的时间控制,这时,训练师如果动作不合拍,就会使每个给出信息的时间间隔不均衡。......
2023-08-04
在我国,感觉统合先传入台湾,很快在台湾普及开来。台湾的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研究者对感觉统合理论了解都比较深入,特别涌现出了陈文德、曾美慧、高丽芷等一批感觉统合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专家。但是,在我国大陆,对感觉统合理论的系统认知和实际应用与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相比还相差很远,在学前教育界,尤其如此。感觉统合理论及训练方法在20世纪末在我国大陆开始逐步推广,至今,主要在早教机构和特殊儿童训练机构普及。......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