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组合是由许多器械和部件组成的。其作用主要是作为连接体。有大、小两种规格,用于钻、跳等,训练本体觉和前庭觉。用于指示走、爬的手、脚着地位置,训练本体觉等。万象组合组件多,兼顾儿童感官、肢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创作游戏互动等各种能力开发需要。多种组件分开使用可分别促进孩子感统某项方面的发展,混合使用时,则能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运动企划。......
2023-08-04
音乐感统的基本出发点是感觉统合,因此,它承载了感觉统合游戏的所有教育与干预治疗意义。作为一种新的儿童教育和干预治疗的方法体系,它还具备如下意义:
(一)扩大了传统感觉统合游戏的教育目标覆盖面
传统感觉统合游戏的教育目标基本上集中在改善和提升儿童感觉统合基础能力方面,而音乐感统由于有音乐的融入和游戏形式的丰富,使得游戏至少在以下方面得到目标拓展:
1.促进听觉能力发展。
听觉能力,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信息通道。如果这个信息通道有障碍,或者接收信息后无法处理、解释、整合、反馈,那将极大地影响个体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普通的感觉统合游戏中,很少涉及听觉方面的训练。音乐所包含的听觉信息是极其丰富的。音乐中的音高、音色、音强、紧张度、与时间相关的要素(包括音值、节奏、速度等)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随时变化,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的听觉信息。音乐感统伴随功能性音乐,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与感统游戏密切对应。其中还有许多直接针对听觉辨别(辨别各种音乐要素的不同形态)、听觉筛选(在诸多要素中指向某一种要素)、听觉广度(同时关注几种要素)等训练。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听觉能力训练方式。
2.促进联觉发展。联觉是一种感官的刺激引发其他感官感受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反应,人人都存在。联觉的迅敏度是一种感性素质。这种感性素质代表了对事物的把握效率,也代表了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而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基础。联觉发达与否将决定灵商的高低。没有一种艺术像音乐那样可以有效地引发人们的联觉,音乐感统的核心原理就是应用音乐联觉对应的原理,按照联觉对应的规律为感觉统合游戏配套功能性音乐。因此,音乐感统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联觉发展。
3.促进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提升。
感觉统合关联脑力指:与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直接相关的记忆、注意、情绪转换、听觉信息转换、想象、思维、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感觉统合基础能力影响高级能力,感觉统合关联脑力是感觉统合基础能力的升华。普通的感觉统合游戏极少涉及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训练,而音乐感统体系中,各种伴随功能性音乐,目标为训练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游戏形式十分丰富,这就同时丰富了感统游戏的教育目标,提高了感统游戏的教育价值。
(二)增强了感统游戏的愉悦性,增加了感统游戏的审美性
发明感统游戏器械是出于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规范训练(加大强度和规范标准动作),二是丰富游戏方式,三是增强趣味性。可是感统训练一般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再多样的器械在这个较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厌倦。我们可以看到在感统训练机构里,孩子们对训练的抗拒,甚至有许多孩子一边哭一边训练。可以说,一旦进入这种训练状态,训练的收效是十分有限的。教育无非围绕丰富认知、技能习得、身心发展这三个方面进行,这三个方面无论是哪个方面都需要受教育者处于乐于接受的状态,这样的教育才是高效的。感统训练也一样,如果受训者处于抵制的状态,那么在训练中所输入的信息就要大打折扣,哪怕输入了,也只是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统合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音乐感统把许多感统训练变成了音乐游戏,包括许多运用感统器械的游戏也配套上了功能性音乐。这样,在音乐氛围中进行感统训练,最大可能地让孩子们处于愉悦的状态,这种训练无疑会是高效的。
音乐感统所配套的音乐虽然说都是功能性音乐,但这些音乐首先都必须是美的,也就是说必须是好听的,必须是孩子们喜欢的。在具备审美价值的功能性音乐的伴随下,孩子必然得到美的熏陶。由于音乐感统所伴随的音乐音响大多都是与感觉信息相对应的,这样,实际上增强了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
(三)多通道的信息输入促进统合功能发展
感觉统合是在接收信息后,通过解释、整理、判断,做出反馈。而音乐感统游戏是伴随功能性音乐进行的,游戏动作都要契合音乐,这样,至少比普通感统游戏要多一种感官通道的信息输入。同时,音乐信息需要与其他感官通道接收的信息进行统合,这样,多通道信息的输入与统合对于普通儿童的能力提升、感统失调儿童的训练、孤独症儿童的干预都是十分有效的。
(四)丰富了儿童音乐治疗的手段
在对儿童、青少年的音乐治疗中有多种手段,如教育的方式、活动的方式等。但是对于改善感觉统合方面的音乐治疗基本上都没有涉及。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自信心以及心理方面的其他一些问题,有许多是由于感觉统合不良引起的。如果针对这部分儿童,治疗目标只是锁定在表象上,没有去改善儿童的感觉统合这个根本,那必然收效甚微。音乐感统作为一种干预形式,实际上填补了音乐治疗中的空白,丰富了音乐治疗的手段,对于感统失调和由于感统失调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的孩子,实现了标本兼治。
(五)呵护感统失调和特殊儿童的心理
许多感觉统合失调和特殊儿童在训练机构训练的时候,由于训练周期长,家长和相关人员的表情、言语等,都给了这些孩子一种暗示,加上训练方式给孩子辛苦、负担的感受,在此情况下,还需要延续这种训练。这些因素的相加,使孩子们得到自己“有问题”的结论,由此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创伤。音乐感统活动以游戏、舞蹈、角色扮演等形式呈现,儿童感觉这是在学习音乐、享受音乐,而不是治疗,从而很大程度上呵护了儿童的心理。
思考题:
1.简单阐述联觉的心理学原理。
2.模唱你所体验过的音乐音响,谈谈该音响引发出了你什么样的联觉。
3.说一说音乐感统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4.简述音乐感统的意义。
有关婴幼儿音乐感统训练的文章
万象组合是由许多器械和部件组成的。其作用主要是作为连接体。有大、小两种规格,用于钻、跳等,训练本体觉和前庭觉。用于指示走、爬的手、脚着地位置,训练本体觉等。万象组合组件多,兼顾儿童感官、肢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创作游戏互动等各种能力开发需要。多种组件分开使用可分别促进孩子感统某项方面的发展,混合使用时,则能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运动企划。......
2023-08-04
音乐音响丰富多彩,它的丰富性是由各种音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不同形态下的不同堆叠而形成的。音乐中的音强不是保持在一种状态下的。不同的音色形态也是随着参照物的不同而感觉不同。而“拍”指的是将音乐进行平均的时间分割后,每两个分割点之间的单位时间。这三种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起音也有着不同的联觉对应。音乐音响不同的时间变化率也能分别引发人们不同的联觉。......
2023-08-04
联觉以前尚无发现有文献将之归入感觉统合范畴。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些人会将联觉和联想混为一谈。因此,需要特别澄清联觉和联想的区别。感觉统合基础能力更趋于神经生理范畴,感觉统合关联脑力更趋于心理范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发展不足。因此,本书从音乐感统体系出发,除了介绍对应于感觉统合基础能力的游戏外,还将介绍对应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游戏。......
2023-08-04
联觉对应的信息一旦刺激个体的感官,会强化相应感官感受,而没形成联觉对应的信息一旦刺激个体的感官,会减弱相应的感官感受。做父母的常常去“咯吱”孩子,这种游戏在许多父母看来,纯粹就是一种逗乐的方式,殊不知,这是一种发展触觉很好的游戏。这两条规律为音乐感统的创立提供了音乐音响与感觉信息相对应这一原理的应用依据。......
2023-08-04
任何旋律,都包含以上所提到的音高、音强、音色、与时间相关的要素、紧张度、时间变化率、新异性等要素,而这些要素也总有一种是主显要素。在这样的情况下,音强就是这段音乐的主显要素,其他都属于次显要素。这段音乐引发人们的联觉对应,主要是音强的要素。主调音乐多声部主要是由主旋律与和声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一般主显要素不稳定在一个声部上。音乐音响中,除了主显要素外,其余我们统称其为次显要素。......
2023-08-04
通过儿童的操作,或者通过仪器设备测试儿童的相应状态指标等,这一类方法属于直接评估的方法。测验儿童的肌张力、反射运动、肌肉拮抗性、肢体控制、动作协调性、眼球运动控制等,这是一种临床评估,由医院实施。通过闭目双脚直立、闭目单脚直立,并按规定做动作,观察评估儿童的前庭及小脑功能。再者,这类评估方式往往对儿童限制程度较高,因此反映不出儿童的自然状态。......
2023-08-04
在音乐感统游戏中,儿童始终处在音乐氛围中,进行有针对性强、信息强度大的感觉信息输入意义的律动、运动、挑战游戏、舞蹈和角色扮演。(二)音乐感统的原则1.音乐音响形态与感觉信息形态相对应原则。这一原则也是音乐感统的基本原理之一。音乐感统,绝不是音乐和感统游戏的简单相加。音乐感统游戏中,有一类游戏属于运用音乐进行信息给出的时间控制,这时,训练师如果动作不合拍,就会使每个给出信息的时间间隔不均衡。......
2023-08-04
特殊儿童指的是以下两类患儿:一是感觉器官或肢体畸形或残缺的,有听障、视障、肢残等;二是与脑神经损伤或病变、先天器质性异常等直接关联的有智障、孤独症、多动症、阿斯伯格症、唐氏综合症、脑瘫等。孤独症、多动症、阿斯伯格症、脑瘫等患儿,由于先天原因或后天病理性原因,造成大脑信息在传输和反馈上的障碍,必然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