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高来华留学生学习积极性: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实践

提高来华留学生学习积极性: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实践

【摘要】:进一步,对留学生的汉语课堂听课效率调查显示,只有54%同学可以听懂70%以上的课堂内容。提高留学生汉语交流的能力问卷调查显示,50.6%的留学生非常需要和中国师生交流的机会。

大多数留学生都是带着学习知识、实现自我的目的来到我国的。来华之初,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学习积极而主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留学生会逐渐呈现出消极被动状态,这样不但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工作。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自己学习成绩要求很高并且对学习非常感兴趣的留学生分别占43.7%和47%。

1.留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状态产生的原因

(1)缺乏明确的专业目标,专业学习有一定难度

对留学生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专业的盲目选择、认为专业发展前景不适合自己和专业学习难度较大三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留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留学生来华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中华文化,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相当多的留学生根本没有对中华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就凭借着对中华文化的一知半解选择了专业。但是,当他们进入学习后才发现,他们选择的专业根本不是他们理想的专业,他们的理想也无法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得以实现。此外,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专业学习对于留学生而言,难度较中国学生更大。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授课模式

影响学习兴趣原因的调查数据显示,30.4%学生因为不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而学习兴趣不高。

对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调查中,51.9%的留学生表示希望由老师主讲,同时提问学生的方式授课。

多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坚持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以这种教学模式为主导的课堂上,教师按照知识内部的逻辑关系组织课堂教学,并且以教师为主导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向留学生传递大量的知识,提高留学生时间的利用效率。但是这种方式却极大地限制了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在倡导个性培养教育制度之下成长起来的留学生更是难以接受,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只能被动地学习,尽管他们也想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但是课堂秩序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参与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课堂语言选择的限制

续表

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的留学生课堂主要使用汉语教学。

进一步,对留学生的汉语课堂听课效率调查显示,只有54%同学可以听懂70%以上的课堂内容。

在我国高校留学生的课堂上,有的高等院校坚持教学语言的本土特色,坚持使用汉语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突出我国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还可以彰显我国教育的风格。有的高等院校坚持教学语言的国际化,进行全英语授课,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理解。

进行全汉语授课尽管可以突出我国的教育特色,但是对于不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外国留学生而言,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势必增加了难度。进行全英授课尽管扫清了一些英语国家留学生学习的障碍,但是他们想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以及相关的知识却因为全英教学而失去了魅力,并且对于来自非英语地区的留学生来讲,无疑又为他们的学习添设了障碍。

2.切实解决留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的难题

解决留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的难题,必须针对留学生产生困难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策略,为留学生提供“人本服务”,从而不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为留学生树立明确的专业目标提供服务

通过问卷调查,58.1%学生表示需要老师对专业做特别介绍和指导。

来华留学生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专业非常重要。为避免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出现问题,高校必须采取多种方法为留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使留学生在来华留学之前就能够真正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从而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相对照,恰当选择自己的专业。对于已经选择了专业的留学生,学校要及时帮助留学生进行分析,确认留学生是不是适合该专业,是不是需要进行专业调整,需要进行专业调整的留学生,学校要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学生调整专业。当留学生确认专业后,学校应该针对每一位留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专业培训计划,并且严格按照专业培训计划指导留学生进行专业学习[4]

(2)提高课堂教学的柔韧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柔韧性,首先必须关注留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要求,留学生来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每一位留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在基本知识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关注留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要求,适当增加课程知识的柔韧性。同时,高校还应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改革,逐渐建立适合留学生发展的全新的课堂授课模式,从而不断提高留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率。

(3)提高留学生汉语交流的能力

问卷调查显示,50.6%的留学生非常需要和中国师生交流的机会。

留学生来华学习的目的是学习中华文化,汉语言作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就成为了留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有掌握了汉语言,使用汉语言进行交流,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师应当认真组织课下汉语交流活动,通过活生生的语言逐步提高留学生使用汉语言交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留学生在课堂以及生活交流中游刃有余,才能真正使留学生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