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摘要】:中国全面而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乃是世界的呼唤,体现了中国担当。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发展,必须着力培养一批坚定“四个自信”,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视野的复合型专业化国际人才,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建设、引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必要的,切实提高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供给质量意义深远。

近年来,随着恐怖主义金融失控、气候问题、贫富差距、难民危机、环境变化、流行疾病等全球性问题和跨国问题不断涌现,全球治理逐渐陷入失灵困境。全球治理失灵指的是国际规则体系不能有效管理全球事务,不能应对全球挑战和跨国问题,导致全球问题不断产生和累积,出现世界秩序失调的状态。[1]世界正在经历复杂、深刻而迅速的变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国际行为主体日益多元化,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2]当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半球治理”[3])没有反映出新的变化因子时,就会出现失灵状况,以至于国际社会在应对危机时虽提出治理方案,但却成效甚微。简言之,世界迅速变化,但制度安排和秩序理念严重滞后,这是全球治理失灵的基本原因。[4]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系创新与变革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复合型相互依赖不断演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不可逆转,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商议,建立更加公平民主合理的治理秩序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从容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案例,让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中国全面而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乃是世界的呼唤,体现了中国担当。中国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5]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新兴大国、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方文明古国,多重身份的优势,使得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能发挥好倡导者、协调者、推动者作用。[6]

随着跨国问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不仅仅事关给国际规则、国际秩序定方向和定目标,事关对世界大势制高点的把握,也关系到国际体系中制度安排的地位和作用。[7]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在深度融入全球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元素为根本立足点,在继承发扬转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发展,必须着力培养一批坚定“四个自信”,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视野的复合型专业化国际人才,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建设、引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必要的,切实提高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供给质量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