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印度高校重视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

印度高校重视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

【摘要】:印度高校课程国际化还体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水准与国际接轨,主要表现为开设双语课程,教材与西方大国通用。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问题研究相关课程一直是印度各高校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研究区域多集中在靠近印度的国家和地区,研究内容涉及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诸方面。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离不开印度高等教育的力量,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印度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印度,由于英语是其官方语言,印度的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开始就用英语教学,小学、中学大学课程均使用英语,由于英语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和在科技、贸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印度人可以毫无语言障碍地接受西方教育或工作,在西方国家留学和工作的印度人要远远超过在其他国家。印度高校课程国际化还体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水准与国际接轨,主要表现为开设双语课程,教材与西方大国通用。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问题研究相关课程一直是印度各高校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研究区域多集中在靠近印度的国家和地区,研究内容涉及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诸方面。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地区研究中心,如尼赫鲁大学成立了东亚研究中心、德里大学成立了中国研究院等。[14]除此之外,印度高校还着眼于全球,积极参与全球有关问题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共享,广泛设置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生物制药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课程。国际课程的开设不仅能拓宽国内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能吸引更多海外学生赴印度留学。印度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专业素质高、语言沟通能力强,在国际人才市场上具有诸多竞争优势,来自印度的工程师、教师、医生和技术工人有数百万名,受聘于联合国系统的各个国际组织或多边机构的有数万人。英语的普遍熟练运用有利于其在国际科技、学术、信息等领域的快捷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印度的教育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融入到英语体系和现代全球治理体系中,大大便捷了印度全球治理人才的国际化和融入西方社会的进程。

印度专门从事区域国别研究和培养全球治理人才的院系和中心[15]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印度推行跨境教育策略(Cross Border Higher Education),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人员、知识、项目、政策、理念、课程、研究计划等各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根据印度人力资源部统计,印度目前已经与51个国家签署了58份教育交流项目(Educational Exchange Programmes,EEPs)、谅解备忘录。交流的主要方式包括学者、学生、研究人员的交流,资料、出版物的共享,举办联合研讨会、讲习班、国际会议学历互认,发展机构间的联系等。此外,印度还与一些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保持密切教育合作,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金砖大学联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东亚峰会。印美“辛格−奥巴马知识计划”(The Singh-Obama Knowledge Initiative)、印英教育与研究计划(India-UK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itiative)、印德超级大学(Indo-German Meta Universities)、印度-新西兰教育委员会(India-New Zealand Education Council)、印度−以色列研究计划(India-Israel Research Initiative)等都是其国际化主体意识增强的重要体现。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离不开印度高等教育的力量,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印度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