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有很多理念和做法值得中国大学参考。中国大学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肩负着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必须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在战略层面上进行推动。根据目前中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依托于现有学科设置体系的现实,中国大学可以在招生、学位授予等方面逐步进行适度创新。这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必须回应这一时代主题,积极提升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能力。......
2023-08-0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重塑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日本极力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努力增强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组织已经成为日本追求“正常国家”的重要渠道,并通过各种措施努力推动日籍人士赴国际组织任职。2005年4月,日本发布的《外交蓝皮书》首次开辟“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与外交的作用”一章中,开始对在国际组织中的日本人数量、主要任职、发展现状等情况进行介绍及分析,这也是日本外交部门首次将国际组织人才作为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起点。[2]
2017版《外交蓝皮书》中指出,据统计,现在有八百多名日本专业职员在联合国等相关国际组织中工作。然而,日本认为,虽然这个数字比2000年之时已经增加了许多,但随着国际组织专业人员需求量日益增加,日籍职员所占比重仍然较低,特别是与G7其他成员国均超过千人的职员数量相比,日本仍难以企及。因此,日本设定了2025年要达到在联合国相关国际组织中的专业职员数量一千人的目标,并要求外务省、大学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以努力提升日本在国际组织中的“贡献度”。
图1 2015年底各国在联合国相关组织中职员数量(专业职[3]以上)[4]
图2 2001年至2015年日本在联合国相关组织中职员数量的(专业职以上)变化[5]
表1 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中日籍职员数量[6]
注:UN 联合国;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HCR 联合国难民组织;WFP 世界粮食计划署;UNICEF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ILO 国际劳工组织;FA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HO 世界卫生组织;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UN中包括地区经济委员会和OHCHR(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等;WHO 中包括PAHO(泛美卫生组织)。
表2 联合国秘书处理想的各国职员数量[7]
(注:本表中的“职员人数”是适用地域分配原则的员额数目,不是工作人员总数)
由此可见,日本职员数量在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系列机构中还是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的。但是,如果与联合国每年各国承担的预算相比,那么日本职员数量就相差较大了。对此,日本外务省也认为,该国职员数量也只是联合国预算与人口比例“理想工作人员数量”的1/3而已。因此,要与相应预算承担形成合理比例,体现国际社会中日本的“贡献度”,那么就应该有更多的日籍人士任职国际组织。而且,日本也认为,多参加国际组织活动也有助于日本“支持世界和平与繁荣”,同时也可以加强日本与该国际组织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日本国家形象的改善。
例如,东京非洲发展会议(TICAD)是日本与联合国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组织举办的国际会议,如果日本职员能够借此会议活动之机,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联系,并了解该组织如何与日本主导的东京非洲发展会议之间运作关系、差异,对于及时、高效地推进项目及其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在国际组织中日籍人士任职工作,对于提升日本国际人力资源资本、促进日本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日本外务省积极推动国际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以后更多日籍人士任职国际组织奠定坚实的前期准备基础。
除了政府间国际组织之外,日本也努力扩大在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中的影响,重点推动本国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的影响力。目前,日本有400多个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合作活动,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从事贫困、自然灾害等方面救助合作,而外务省在其中扮演重要推动角色,主要通过这些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免费的官方发展援助(ODA),即“日本非政府组织协作赠款援助”。截至2016年12月底,有29个日本非政府组织正在亚、非等15个国家及地区实施38个合作资助项目,援助领域涉及工商、医疗卫生(妇幼保健,结核病,艾滋病毒/艾滋病)、农村发展(如环境改善,技术进步的农业)、残疾人支援(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儿童轮椅捐赠)、教育(如学校建设)、排雷及未爆弹药处理等一系列活动。
为了扩大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外务省还积极推动企业介入非政府组织涉外活动,并给予“非政府组织的业务补贴”。此外,为了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特别是某国出现大规模灾害时,为了能够尽快能够建立起有效、快速的人道主义援助,日本在2000年就建立起相应的“日本平台”(JPF),该平台现在已经有47个非政府组织成员。2015年,“日本平台”积极推动在尼泊尔中部地震灾民救助、也门人道主义危机救助;2016年,“日本平台”又推动海地的飓风“马太福音”受害者援助。此外,日本还在叙利亚、伊拉克、南苏丹、加沙地区等国家及地区对难民及流离失所者提供救助。
有关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文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有很多理念和做法值得中国大学参考。中国大学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肩负着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必须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在战略层面上进行推动。根据目前中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依托于现有学科设置体系的现实,中国大学可以在招生、学位授予等方面逐步进行适度创新。这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必须回应这一时代主题,积极提升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能力。......
2023-08-04
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为美国和世界政坛输送了大量的政治人才,其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征值得参考和借鉴。这便是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雏形。当时的师资主要是从哈佛大学政府系和经济学系调入的,1937 年迎来第一批学生。1966年,为了纪念被刺身亡的肯尼迪总统,学院改名为肯尼迪政府学院。迄今为止,肯尼迪政府学院也已经成为著名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坐拥15所研究中心和机构,30多个决策教育和学位项目。......
2023-08-04
印度是参与国际组织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做联合国志愿者是年轻人增加在国际机构中任职经验的方法。印度历届政府均把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其开展联合国外交的重要目标,鼓励印度年轻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士到联合国任职。......
2023-08-04
就第一种渠道而言,高校要加强对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重视,在学校内部建立明确的选拔、考核、评价体系,着重培养既具备全球关切和中国情怀,又精通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方面,国家需要加强相关的人事信息推送机制,对各类国际组织中国籍人员聘用和在职情况有所统计。......
2023-08-04
SIPA的课程设置代表了当前美国高校的潮流与趋势:极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SIPA强调在应对全球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学生应具备极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SIPA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不止在某一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同时要做好相关技能的训练。SIPA课程设置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其“顶点实践项目”。......
2023-08-04
按照该报告的定义,全球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或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在全球层次上,它涉及非政府组织、公民的迁徙、跨国公司以及全球资本性市场。在该报告中,全球治理产生的背景包括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个人取代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共同关注和共同命运将人们联系在一起,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一体化的全球市场等。......
2023-08-04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大为提升。然而,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却与我国的国力及国际社会并不匹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因此,中国也应提高赴国际组织工作人才的相关安家、养老、保险等各项待遇,解决其各项后顾之忧。......
2023-08-04
“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也将成为中国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发展的基石。关键词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方案作者简介:戴长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外交研究会副会长。本文拟就全球治理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及其产生的根源,以及中国为什么需要参与甚至引领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与全球治理对接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