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师资团队非常庞大,不同的研究领域常常聚集着多位优秀的研究人员和学者。而他就任职于肯尼迪政府学院。像这样的教师,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并非个例,其师资可谓众星闪耀。总而言之,肯尼迪政府学院能够成长为一个国际知名的研究院,与堪称明星阵容的师资以及强大的研究中心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
2023-08-04
肯尼迪政府学院有着非常多元的学生项目,能够招募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学生和最有资源的受训者。它一共拥有两种学位项目,即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硕士项目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两年制的项目,一种是短期的项目。两年制的项目有公共政策硕士、国际发展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短期项目分为公共管理职业中期硕士和联合学位。修读两年制硕士的可以同时申请短期项目的硕士。博士项目主要有两个,政治经济与政府博士项目以及公共政策博士项目。此外还有两个具体政策领域的博士项目,健康政策博士项目和社会政策博士项目。那么这些项目具体是如何设计的呢?
硕士项目以公共管理硕士为例。该硕士项目虽然与中国的公共管理硕士同名,却有着明显区别——这是一个全日制的学位。换句话说,学生需要住校且无社会工作。肯尼迪政府学院对这个硕士项目的课程设计非常灵活,允许学生设计64学分的学习计划以反映学生的个人兴趣、学术兴趣和职业兴趣,其中要求学生在关注的政策领域选两门选修课,以及在以下每个领域选择4个学分,经济学与定量分析、管理与领导、政治思想与制度。从其硕士项目的设计可以看出,学院从学生个体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特长,这是其吸引世界各地学子的重要原因。而尊重个性背后,则有强大的师资和课程选择做支撑。
博士项目以政治经济与政府博士项目为例。这个项目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是历史最为久远的致力于研究政治经济的博士项目。这个项目最重要的特色便是去追寻影响经济的政治因素,以及影响政治的经济过程。这个项目有两个轨道,一个是经济学,一个是政治学,学生可以任选其一。但无论学生选择哪个,这个项目都强调研究实际的世界,而非规范研究。这个项目鼓励学生在以下领域进行交叉学习: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发展、政治与经济制度、制度转型与改革、经济表现、环境资源政策、社会政策和不平等。正是因为强调学科的交叉,所以这个博士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合作项目,是经济系、政府系以及肯尼迪政府学院合作的一个博士项目。该博士项目具体的要求是:博士前两年,需要完成课程学习,实现对感兴趣的、最终将会成为博士研究方向的政策领域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社会科学)理论的掌握。在博士第二年,该项目学生需要完成与论文相关两个分领域的学习。在第三年初,该项目学生需完成口头的综合考,以展示对相关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专家。在第四年,学生需提交研究计划并为此辩护,最后完成论文并进行答辩,论文需要展示高超的研究能力以及对学术共同体做出的贡献。简言之,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博士项目培养模式和其他常青藤高校的博士培养模式并没有太大差别,这和其学术走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其优点在于其打通学科界限,培养跨学科的学术人才。
除了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肯尼迪政府学院还有决策者教育项目,用来短期培训各个领域的决策者。比如2018年要招募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变迁世界中的公共财政管理和市场经济中的基础设施,学费分别是8 500美元(6天)以及12 200美元(12天)。其中,它下设的中心还和世界很多国家的机构合作,设计这些国家的决策者培训项目,比如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该培训班始于2001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方共同举办。
这些丰富的项目都有着强大的课程体系支撑。比如,对于公共管理硕士来说,除了选那些学位要求的课程之外,学生可以任选感兴趣的课程,光是肯尼迪政府学院提供的课程就是250门以上。其学生还能任选哈佛研究生院、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以及塔夫斯大学弗莱彻学院提供的课程。那么这些课程设计又有何种特点呢?这里以2016年秋季学期开设的公共财政课程为例加以说明。这门课程是哈佛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可以选修的课程。其课程上课之初会提供详细的课程提纲,教材就列了14本,每周都有详细的主题,每个主题下都标注有参考文献,其中有新闻报道,也有学术论文。整个课程中有三次案例分析课程。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让学生洞察公共财政决策后面的政治运作。而强调案例的教学也是强调职业培训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一个重要特色。
除了这些项目、培训中的正式课程外,肯尼迪政府学院还从以下方面来扩大学生的视野:首先是肯尼迪政府学院有大量的讲座和论坛供学生参加。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政治研究所举办的肯尼迪论坛(The John F.Kennedy Jr.Forum)。该论坛是哈佛最为知名的政治演讲和辩论平台,它常常邀请政治、商业、劳工和媒体各领域的领导人进行演讲和交流。它希望以此为平台使得学生、学者、积极分子、决策者能够结合在一起来考虑政治中的事业。迄今为止,它一共举办了1 800多场,其中最多探讨的主题有运动与政治(556场)、全国和国际事务(460场)、商业与经济(232场)。邀请来的演讲者中有戈尔巴乔夫、昂山素季、比尔·克林顿等政治名人。其次,它有着强大的校友网络。如上文所说,现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已经有46 000名毕业生在世界各地工作。肯尼迪政府学院非常重视毕业生网络的建设,并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福利,比如有学位的学生终身都可以使用哈佛图书馆资源以及哈佛的邮箱,而参加培训的学员可以参与其校友网络,接收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信息报告,以及获得职业发展建议。
正是在这样的体系下,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是哈佛大学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每年新生中,有大约38.5%的硕士生和25.5%的博士生为国际学生。”[3]同样以2016年秋季开设的公共财政课程为例,该课选课人数一共三十多名,来自二十多个国家。这种高度国际化的生源带来的好处在于学生们不仅受益于课程体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他们也受益于课程讨论中对别国情况和经验教训的讨论,更长期受益于这种联系全球的人际关系网。
有关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文章
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师资团队非常庞大,不同的研究领域常常聚集着多位优秀的研究人员和学者。而他就任职于肯尼迪政府学院。像这样的教师,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并非个例,其师资可谓众星闪耀。总而言之,肯尼迪政府学院能够成长为一个国际知名的研究院,与堪称明星阵容的师资以及强大的研究中心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
2023-08-04
SIPA的课程设置代表了当前美国高校的潮流与趋势:极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SIPA强调在应对全球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学生应具备极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SIPA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不止在某一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同时要做好相关技能的训练。SIPA课程设置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其“顶点实践项目”。......
2023-08-04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有很多理念和做法值得中国大学参考。中国大学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肩负着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必须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在战略层面上进行推动。根据目前中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依托于现有学科设置体系的现实,中国大学可以在招生、学位授予等方面逐步进行适度创新。这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必须回应这一时代主题,积极提升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能力。......
2023-08-04
就第一种渠道而言,高校要加强对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重视,在学校内部建立明确的选拔、考核、评价体系,着重培养既具备全球关切和中国情怀,又精通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方面,国家需要加强相关的人事信息推送机制,对各类国际组织中国籍人员聘用和在职情况有所统计。......
2023-08-04
要改变过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做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锻炼其意志品质,激发其上进心,这些都是创新的动力。要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他们学会进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团结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最终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2023-08-04
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为美国和世界政坛输送了大量的政治人才,其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征值得参考和借鉴。这便是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雏形。当时的师资主要是从哈佛大学政府系和经济学系调入的,1937 年迎来第一批学生。1966年,为了纪念被刺身亡的肯尼迪总统,学院改名为肯尼迪政府学院。迄今为止,肯尼迪政府学院也已经成为著名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坐拥15所研究中心和机构,30多个决策教育和学位项目。......
2023-08-04
政府应明确牵头负责部门统筹负责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输送、联系、服务、评估,建立各部门协同育人机制,将全球治理中国籍人才培养纳入长期、系统教育方略中来,努力完善中国的全球治理人才事务管理体系。通过向国际社会输送优秀的全球治理人才,在国际组织中任职,参与具体运作,以更好地掌握全球治理的游戏规则,扩大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影响力。......
2023-08-04
印度是参与国际组织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做联合国志愿者是年轻人增加在国际机构中任职经验的方法。印度历届政府均把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其开展联合国外交的重要目标,鼓励印度年轻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士到联合国任职。......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