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制度性力量,即塑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并建立一系列国际组织以长期延续其主导地位。表2世界银行历任行长概况资料来源:World Bank,2018.“Past Presidents”,http://www.worldbank.org/en/about/archives/history/past-presidents.如表2所示,12任世界银行行长均毕业于美国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其中有8位毕业于哈佛大学。......
2023-08-04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
第一,机构设置。全球治理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兴起的新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应用价值。全球治理议题广泛,包括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安全、国际能源与环境、国际科技与文化等众多领域,不但涉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诸多基础性学科,比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传播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还涉及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比如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农林科学等。任何单一学科在培养全球治理人才方面都有局限性,因此跨学科的交流与整合十分重要,这表现在培养机构设置与课程设计两个方面。
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把本科阶段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基础性学科的院系中,通常是政治学系。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系有“世界政治与全球治理”(World Politics and Global Governance)双学士学位项目,毕业生将获得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研究(international studies)双学位。虽然该项目是由单一学系提供的,但也同样强调跨学科学习,要求学生从全球治理与法律(global governance and law)、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国际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边疆与认同(borders and identities)、环境政治(environmental politics)这五个专题中以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外国语四大类课程中选修课程以完成修课任务。[12]
更多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则设立专门的全球治理研究机构,具体形式包括职业研究生院(professional school)、研究中心、研究所等(见表3)。它们围绕全球治理问题,广泛整合本校相关学科的师资、课程等资源,为教职人员、学生和访问学者提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并以研究资助、奖学金、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对他们的研究工作给予实质性帮助,提供与政府部门、国内第三部门、国际组织等相关方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其中一些全球治理研究机构设立了学位项目,可以招收全球治理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另一些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则没有单独的学位项目,其学生培养工作是由设立这些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的院系来负责的。这种专业性机构的设置,确保了该机构能够围绕全球治理的核心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为相关学科的师生与校内外相关方提供了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表3 美国五所研究型大学的主要全球治理研究与教学机构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各大学官方网站资料整理。
第二,学位项目设计。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上提供全球治理相关的学位项目,也提供一些本科阶段的非学位项目。很多学校还授予全球治理加某个基础性学科(如政治学或社会学)的双学士学位,以及全球治理加某个其他专业硕士学位(如公共事务硕士或公共政策硕士)的双硕士学位(见表4)。非学位项目包括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荣誉课程项目(Honors Program),或者把课程开放为全校本科生通选的通识教育课(general education course)。一些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还与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大学合作开设双学位课程或者建立学生交换机制,从而使学生有机会前往其他国家的大学就读学位项目或者交流访学。
在学位项目的培养方案中,培养内容通常包括几种形式。其一,课程培养。全球治理项目通常要求学生在课程提供的几大板块中修课。板块一般按照学习专题划分,涉及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性学科,因此其课程建设也往往与所涉及的相关院系合作进行,由相关院系的师资在全球治理项目中讲授专门针对全球治理问题的相关课程,或者由全球治理项目所招收的学生前往相关院系选修这些院系原本就开设的相关课程。其二,经费支持。这部分主要针对研究生。全球治理的培养单位或者其他相关部门会为研究生提供经费,支持他们组织和参与学术研讨会,在美国国内外进行实地调研,聘用研究助理等。其三,校外实习。由于全球治理的培养需要面向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征,因此大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重要形式则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校外实习机会。其中一些实习与课程培养紧密结合,如要求学生必须前往国外开展实地调研之后才可以撰写毕业论文。另外一些实习则更具有课外实践色彩,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全球治理事务有更直观的了解,比如安排学生前往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参访,与其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参与一些短期实习岗位工作等。
表4 美国五所研究型大学的全球治理硕士学位项目(含双学位项目等)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各大学官方网站资料整理。
第三,实践教学与校外合作。大学培养的全球治理人才需要得到相关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第三部门的认可,在就业市场上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说明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中通常都会寻求与校外相关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一方面为大学进行课程建设、安排学生实习提供了便利,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全球治理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道路;另一方面也让校外相关机构能够直观了解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状况,特别是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技能,有助于这些机构在招聘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比如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鲍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学生全球机遇与发展”(Global Opportunities and Enrichment for Students)计划,就为从事全球治理学习的学生提供前往国际组织实习的机会,以及与能源市场、公共卫生、教育等研究领域相关的实地调研机会,为学生提供研究经费资助和科研助手兼职岗位,由研究所安排的教职人员作为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申请该项目。[13]
第四,促进国际资源对接,使学生更多接触国外相关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访问学者项目积极邀请国外相关学术机构的学者前往美国访学,增进美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认识,促进美国大学与国外相关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阿瑞基全球研究中心为一些研究团队提供资助,举办研讨会,接收世界各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与公民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并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14]
如上所述,笔者呈现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整体图景及基本特点,对比中国大学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现状,的确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研究型大学,其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也走在美国前列。因此笔者将把哈佛大学作为最佳实践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有关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文章
第二是制度性力量,即塑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并建立一系列国际组织以长期延续其主导地位。表2世界银行历任行长概况资料来源:World Bank,2018.“Past Presidents”,http://www.worldbank.org/en/about/archives/history/past-presidents.如表2所示,12任世界银行行长均毕业于美国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其中有8位毕业于哈佛大学。......
2023-08-04
SIPA的课程设置代表了当前美国高校的潮流与趋势:极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SIPA强调在应对全球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学生应具备极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SIPA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不止在某一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同时要做好相关技能的训练。SIPA课程设置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其“顶点实践项目”。......
2023-08-04
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共有33人参与调查反馈。从性别方面分析,共有14位男生参与调查,占调查总数的42%;有19位女生参与调查,占调查总数的58%。在就业次数方面,参与反馈调查的33位同学中有29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属于第一次就业,占调查总数的88%;4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属于第二次就业,占调查总数的12%。......
2023-08-04
肯尼迪政府学院正是依托着哈佛大学强大的基础学科,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才得以成为一流的管理学院。总之,这样强大的科研后勤支持,使得哈佛师生大为受益,这当然包括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学生在内。一流高校庞大的基础研究基础,众星闪耀的哈佛师资队伍,强大高效的科研后勤支持,都是肯尼迪政府学院能够设计具有吸引力课程和项目、吸引全世界优秀学生的基础。......
2023-08-04
政府应明确牵头负责部门统筹负责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输送、联系、服务、评估,建立各部门协同育人机制,将全球治理中国籍人才培养纳入长期、系统教育方略中来,努力完善中国的全球治理人才事务管理体系。通过向国际社会输送优秀的全球治理人才,在国际组织中任职,参与具体运作,以更好地掌握全球治理的游戏规则,扩大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影响力。......
2023-08-04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有很多理念和做法值得中国大学参考。中国大学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肩负着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必须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在战略层面上进行推动。根据目前中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依托于现有学科设置体系的现实,中国大学可以在招生、学位授予等方面逐步进行适度创新。这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必须回应这一时代主题,积极提升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能力。......
2023-08-04
就第一种渠道而言,高校要加强对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重视,在学校内部建立明确的选拔、考核、评价体系,着重培养既具备全球关切和中国情怀,又精通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方面,国家需要加强相关的人事信息推送机制,对各类国际组织中国籍人员聘用和在职情况有所统计。......
2023-08-04
美国社会科学专业授予的博士学位近年来有超过需求的迹象,很多名牌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人也很难在高校谋得职位,学术淘汰机制也逐渐建立起来,像肯尼斯·沃尔兹那样隔很长时间才发表论文的研究者可能很快就会失去获得长期教职的机会,学术界总的趋势如此,这种学术制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国家。......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