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法律职业伦理:惩戒措施与事由(第2版)

法律职业伦理:惩戒措施与事由(第2版)

【摘要】:根据《公证执业违规行为惩戒规则(试行)》第19条的规定,对违规行为可以作出的惩戒措施种类有:①训诫;②警告;③通报批评;④公开谴责;⑤中止会员权利;⑥取消会员资格。给予上款规定的第⑤项惩戒时,可同时给予第②至④项惩戒。由此可知,本题选项B中,李律师的行为没有违反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根据《公证执业违规行为惩戒规则(试行)》第19条的规定,对违规行为可以作出的惩戒措施种类有:①训诫;②警告;③通报批评;④公开谴责;⑤中止会员权利;⑥取消会员资格。中止会员权利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给予上款规定的第⑤项惩戒时,可同时给予第②至④项惩戒。

1.训诫的具体事由。根据《公证执业违规行为惩戒规则(试行)》第27条的规定,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予以警告或通报批评:①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公证申请的;②服务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③无正当理由,不按期出具公证书的;④不予受理、不予办理或终止办理公证的决定未按规定通知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的;⑤违反执业区域管理规定受理公证业务的;⑥不执行公证行业信息平台录入和查询规定的。

2.警告的具体事由。根据《公证执业违规行为惩戒规则(试行)》第28条的规定,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或公开谴责:①在媒体上或者利用其他手段对本机构或本人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当事人、社会公众或社会舆论,造成不良影响的;②故意诋毀、贬损其他公证机构或者公证人员声誉的;③故意干扰其他公证机构或者其他公证人员正常办理公证业务的;④不按规定缴纳会费、公证赔偿基金,不参加公证执业责任保险的;⑤上报的统计数据存在瞒报、夸大等造假行为的;⑥不按规定履行复查义务的。

3.通报批评的具体事由。根据《公证执业违规行为惩戒规则(试行)》第29条的规定,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予以公开谴责或中止会员权利:①不按法定程序出具公证书的;②同时在两个以上公证机构执业的;③同时从事有报酬的其他职业的;④严重违反复查处理程序或复查处理结果违法,造成不良影响的;⑤遗失丢失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情节严重的。

4.公开谴责的具体事由。根据《公证执业违规行为惩戒规则(试行)》第30条的规定,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公开谴责;情节严重的,予以中止会员权利:①通过压价、支付佣金、支付回扣等不正当方式争揽公证业务的;②在公证收费之外,直接或变相收取当事人财物的;③利用执业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牟取、收受不正当利益的;④拒不执行地方公证协会复查争议投诉处理意见的;⑤擅自减免、提高公证收费或不向当事人开具收费凭证的;⑥尚未取得公证员执业证的人员直接或变相独立办理《公证法》第11条规定的公证事项的;⑦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⑧对投诉人或相关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⑨拒不履行惩戒决定的。

5.中止会员资格的具体事由。根据《公证执业违规行为惩戒规则(试行)》第31条的规定,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中止会员权利,情节严重的,取消会员资格:①私自出具公证书的;②故意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的;③因重大过失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造成重大损失的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④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的;⑤毀损、篡改、遗弃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情节严重的;⑥侵占、挪用公证费或者侵占、盗窃公证专用物品的;⑦发生重大公证质量事故,限期整改仍未改正的;⑧受到司法行政机关停止执业或停业整顿行政处罚期间,继续执业或变相执业的:⑨其他严重违反公证法律法规或者职业道律和执业纪律的行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例28-2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违反律师或公证有关制度及执业规范规定的情形?()

A.刘律师受当事人甲委托为其追索1万元欠款,因该事项与另一委托事项时间冲突,经甲同意后另交本所律师办理,但未告其支出增加

B.李律师承办当事人乙的继承纠纷案,表示乙依法可以继承2间房屋,并作为代理意见提交法庭,未被采纳,乙仅分得万元存款

C.林公证员对丙以贵重金饰用于抵押的事项,办理了抵押登记

D.王公证员对丁代理他人申办合同和公司章程公证的事项,出具了公证书

【解析】

选项A错误。《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第58条规定:“非经委托人的同意,不能因转委托而增加委托人的费用支出。”由此可知,本题选项A中,刘律师的行为违反了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选项B正确。《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第44条规定:“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向委托人提出分析性意见。”第45条规定:“律师的辩护、代理意见未被采纳,不属于虚假承诺。”由此可知,本题选项B中,李律师的行为没有违反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选项C正确。《公证法》第12条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下列事务:①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公证机构登记的事务;②提存;③保管遗嘱、遗产或者其他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物品、文书;④代写与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务文书;⑤提供公证法律咨询。”由此可知,本题选项C中,林公证员办理抵押登记符合公证员行为规范。

选项D正确。《公证法》第11条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①合同;②继承;③委托、声明、赠与、遗嘱;④财产分割;⑤招标投标、拍卖;⑥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⑦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⑧公司章程;⑨保全证据;⑩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⑪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由此可知,本题选项D中,王公证员的行为符合公证员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