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是极好的学习资源,且数学故事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学习动机形成的良好源泉,所以教师在运用数学故事时应遵循学习兴趣的诱导性原则,使数学故事充分发挥作用。(三)学生视野的开阔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应能够使学生视野开阔。(六)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原则素质教育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动,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2023-08-04
(一)故事
“故事的定义有很多种,对别人经历及其他事情或事件较为连贯的详细的介绍与叙说就是故事”,这是《语言大典》对故事的解释。从文学理论的观点出发,《辞海》的解释为:“故事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它可以是一系列生活事件,故事中有人物、有情节,故事具有一定的主题,故事的发展循序渐进、环环相扣。”[1]还有其他一些学者认为故事源自学生生活,现实生活为故事的诞生提供了原料,学生处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与故事朝夕相处,对于生活中的故事已经建立了一种紧密的联系,同时还能通过故事来表达对事物的观点和立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故事也成为人们的一部分。对于故事的取材,既可以从过去的事迹中发掘,也可以从现实的生活中取材。综上所述,无论是把故事看作具体的事件,还是一种文学载体,它都具有过去性、生活性、连贯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因此,本书将故事定义为:发生在过去、想象的或现实生活中的有情节、有意义的适合口头讲述的相关事件。
(二)数学故事
1.数学故事的含义
对于数学故事,李毓佩认为:“数学故事一种独特的作品,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2]刘权华指出:“现实生活是‘数学故事’的根基,依据数学教材中的四大领域课程内容,进行加工创造成为向学生讲述的故事。”[3]故事的产生依赖于一定的情境,而数学故事就依赖于数学史上的、数学家身上的、教师和学生身边的事件。教师对数学故事的讲述和演绎,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树立辩证唯物史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启思、励志、悟美。何作武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数学故事是一种首尾衔接的文学形式,其取材于历史、神话、小说甚至传闻中,教师再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加工创造,它必须具备一定情节,适合学生阅读。”[4]
综合以上李毓佩、刘权华等人关于数学故事的解释,认为数学故事就是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数学课本内容为基础,以普及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文化为目的,所有那些与数学史、数学家、实际生活相关的事件所创编的故事。这样的数学故事除了通俗易懂外,还须具有数学趣味、人文关怀。
2.数学故事的特征
(1)人物性
这是数学故事最显著的一个特点,这里的“人物”主要指数学家,学生通过故事认识并了解知识背后的人物,感受知识结论获取的来之不易。数学内容的呈现不再是单薄、冰冷的结论,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坚毅独特的数学家给学生打开了认识数学的新窗口,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看到自学成才的华罗庚、点兵出神入化的沈括、多才善思的阿基米德等数学家。拥有数学家的数学故事给学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内容适当地以数学家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
(2)思想性
故事的思想性体现在故事内容和故事人物的形象上,通过故事能说明一定的道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还能给学生在做人做事上一些启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故事内容上,教师借助故事向学生传递数学思想方法,如类比、转化、有限与无限、极限等数学思想。数学家故事的主人公是数学家或相关历史人物,故事人物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传递,这类故事要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思想。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都向学生传递着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是一段情感熏陶的过程。故而,它有着较强的思想性。
(3)真实性
故事的真实性主要是指数学历史故事不能凭空虚构,必须以数学史为依据,故事的基本情节要符合真实的历史实际,能够追本溯源。同时,这种真实性又是相对的,在故事细节的一些处理上可以经过合理想象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通过数学历史故事让学生知道,他们在课堂上所经历的困惑同时也是历史上数学家们曾遇到的难题和挫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负数的发现与接受上,数学家整整用了近两千年的时间。同样,我们可以预想到学生在学习理解负数概念时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
(4)历史性
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学学科的发展脉络,为学生填补了知识内容的断层。通过故事可以了解基本的数学史实,掌握数学史知识。通过数学史学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数学概念产生的大致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故事的历史性体现在它对于数学知识形成脉络的梳理,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5)生活性
故事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情境,而数学生活故事的情境就是生活,它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故事,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新课改以来,一直强调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要与生活有关。在此背景下,故事作为认知内容具有了生活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故事内容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也能基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认识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充满着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6)趣味性
故事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项补充学习材料,在课堂情境创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让课堂情境更加生动有趣,就必须具有趣味性,选取的故事就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生动形象,这样在课堂运用时也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或自己创编相关的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只要故事情节具有吸引力且生动、有趣即可。
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的文章
数学故事是极好的学习资源,且数学故事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学习动机形成的良好源泉,所以教师在运用数学故事时应遵循学习兴趣的诱导性原则,使数学故事充分发挥作用。(三)学生视野的开阔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应能够使学生视野开阔。(六)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原则素质教育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动,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2023-08-04
随着情境的延伸和情感的深化,最终蔓延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与此同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感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仅是扮演角色的学生,所有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深刻而生动地体验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2023-08-04
数学情感对于科学的数学态度的培养与形成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这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家故事和数学历史故事进入课堂,徜徉在数学史知识的海洋里,使学生与数学家对话,营造适当的文化意境。......
2023-08-04
(一)主体性原则回归生活是指回到人作为主体生活于其中的,对人来说有意义的生活,作为在生活中的人与周围一切产生联系与互动。所谓主体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为学习主体。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需要对学生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等。因此,在设计与构建回归生活理念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2023-08-04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丰富与否,是教师能否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先决条件。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当今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应当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从而不断成长。(一)教师要提升理论素养教师授予学生知识,传递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美好心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更新有关教育观念。......
2023-08-04
三是运用美的教学语言。相信学生的智慧潜能,以教师的真挚情感激励学生。将思维发展纳入学科训练之中,有益于提升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周围世界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如虫鱼鸟兽、风雨雷电都能激发儿童的探究和思考,教师可优选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为他们提供思维的原材料。......
2023-08-04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通过教师的引导,寻找到合适的方法内化知识,这样的方法才能够让数学课充满魅力。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情感渲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道理,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消除学生对于学习这些知识可能会产生的厌烦情绪,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加稳定。......
2023-08-04
依据刘荣坤、鲁胖、陈燕、文萍、冯春梅等人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应当具备科学性、层次性、有效性、针对性、诱导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四)针对性问题情境教学不仅要结合学科的特性,还要具有针对性,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体现,保证问题情境的设计符合教学的要求,并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出来。(五)诱导性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