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情境的延伸和情感的深化,最终蔓延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与此同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感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仅是扮演角色的学生,所有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深刻而生动地体验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2023-08-04
古时候的教师主要是负责传道解惑,而且是课堂上的权威者;而新时代教师的职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身份由课堂的权威者转变为主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再按照传统的观念看待学生,不管是年龄、社会阅历还是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在教学上应该多加引导,不能太急切地希望他们一下就适应当前的学习。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四个角色。
(一)合作任务的构思者
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难度、需要的时长和可讨论性。考虑到学生的平均水平,让每个小组都有所收获,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题目,也可以是相同的;考虑到问题的难度,教师应该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是通过一定思考、讨论可以解决的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保证各小组间完成的时长差不多,从而均衡发展。
(二)讨论时的参与者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不应该是旁观者,更不能认为这时候是教师休息的时候而冷眼旁观。教师也是讨论的参与者,应当转变传统的权威思想,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深入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不错过学生的每一个好点子。教师还要认真倾听,了解他们的讨论进度,做到心中有数。遇到有疑惑的小组,教师可以给出适当的讨论,也可以趁此机会跟不自信的同学交流,鼓励他们,用民主的态度平等对待他们、欣赏他们。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和自己是一个整体,都是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合作时的引导者
由于小学生的自控力不强、意志力不够坚定、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走了弯路要及时帮助他们回到正轨,有了错误要及时纠正。如果教师发现有少数小组讨论时存在错误,可以给出适当的思路提示,帮助他们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如果是普遍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醒全班同学,并设置一些有点拨效果的题目,刺激他们转变思路,以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或结论,教师可以向全班进行展示,以个别的想法启发大家的思路,抓住好的课堂生成。对于学生完成的结论,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不是很全面,教师可以对结论进行加工,整合后呈现给全班同学。与此同时,教师不可过多地干涉小组合作,阻碍学生讨论的正常进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四)进程的调控者
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并不是什么都不用管,相反,教师应该兼顾各个组的讨论情况。因为在学生进行讨论时,并不是全部按照教师的预期完成,对于在讨论中产生的各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加以调控。首先,教师应该尽力保障各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一些学生有“霸权”的倾向,不给别人发言的机会,教师发现了应及时干涉,保证每位成员的参与度。其次,当小组的讨论偏移主题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提示,及时将讨论拉回正轨。再次,教师要把握讨论的时间,不可过长,学生都讨论完了还没到时间会出现讲闲话、开小差的情况,不利于课堂的纪律管理;也不可过短,学生对讨论的结论还没进行汇总就结束了,这样讨论的有效性就降低了。最后,若有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教师应该主动上前查看,是否真的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没有,可让他们再进行讨论;如果真的完成了,可以让他们准备汇报工作或者帮助其他小组,避免出现他们无所事事的局面,扰乱了其他小组。教师在课堂上担任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因为教师的教学环节在发生变化,角色也会跟着不断转换。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
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的文章
随着情境的延伸和情感的深化,最终蔓延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与此同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感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仅是扮演角色的学生,所有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深刻而生动地体验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2023-08-04
数学故事是极好的学习资源,且数学故事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学习动机形成的良好源泉,所以教师在运用数学故事时应遵循学习兴趣的诱导性原则,使数学故事充分发挥作用。(三)学生视野的开阔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应能够使学生视野开阔。(六)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原则素质教育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动,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2023-08-04
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还未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多媒体教学,以为把课本搬到多媒体屏幕上就是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一些教师虽是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不过其更侧重于知识的密集程度,仅仅是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知识点,使得学生分析与思考的时间比较少。最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过是学生嬉戏打闹的催化剂。......
2023-08-04
(一)主体性原则回归生活是指回到人作为主体生活于其中的,对人来说有意义的生活,作为在生活中的人与周围一切产生联系与互动。所谓主体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为学习主体。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需要对学生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等。因此,在设计与构建回归生活理念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2023-08-04
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引入生活实例,联系生活”的情境创设方式表示喜欢,并且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升智力、指导生活、丰富情感,但在问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45%的学生表示帮助很少,20%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帮助。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理解上的进步,教师只是传送......
2023-08-04
前文的分析中指出,在目前的小学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认知不够充分,导致在情境教学的运用中出现问题。因此,就完善教师认知结构,提升教师情境意识,我们给出如下建议。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消除教师对于情境教学内涵错误的认知。有些教师对目标认知不明确,导致创设的情境无法合理运用于课堂之上。......
2023-08-04
教师的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的学习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所以,评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评价,改进自己的评价。一般在完成一项小组合作后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小组自评表发现自己的进步或者退步,并及时加以改进。......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