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呈现方式依托于多媒体相关技术,在认知负荷理论和双重编码理论的基础上组合呈现,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这一原则也在梅耶及其同事的大量实验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应当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遵循多媒体原则,并不意味着呈现方式多多益善。......
2025-09-29
对于前面所提及的比较典型的问题,我们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求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多媒体。
(一)对于新授课教学融合的改进
1.卡通元素的加入
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加入卡通元素,说明设计者非常关注学生的基本学情,但是过多的卡通元素如果不能恰当利用,则可能造成学生关注点转移,从学习的知识转移到引人注目的卡通人物身上。相反,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将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贯穿整节课,甚至关键的问题都由卡通人物来提出,这样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还带动学生的思考。
2.打破按部就班程式
一味地依照课本来上课,将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对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基本学情,调整教学方式,如此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利用大小对比来突出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的页面整体布局会涉及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即界面中元素大小的变化,包括文字与图片。我们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呈现的过程当中,为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就可借助放大重点内容字体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需着重强调的内容主要有公式、定义等。
4.利用色彩对比来突出易错点(https://www.chuimin.cn)
多媒体课件当中最显而易见的元素无疑是色彩。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大多是借助色彩对比来达到文字的易读性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明亮的色彩,且对知识的注意力不会持续较长时间,一般都以无意识记忆为主。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以明亮的色彩来标识教学内容当中需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
5.合理安排主体内容的位置
在一个教室里,因学生所坐的位置并不一样,看多媒体课件的视角也有所差异。个体在观看屏幕内容时往往会根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视觉习惯来进行观看。调查研究显示,人们在观看静止的重要的位置时,也就是最佳视域,如果第一时间进入学生视野的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那么则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
(二)对于几何课教学融合的改进
对于几何这样抽象的知识,尤其是涉及动态的问题,让图形动起来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将几何体表面展开的过程呈现出来,将切割的过程模拟出来,将挖取某一块的过程呈现出来,之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面积是增加还是减少,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本质,并从本质入手解决问题。
现阶段,常见的数学软件都同时具备作图、度量、统计等多种功能,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数学软件来开展基于问题的自主探究的虚拟“数学实验室”。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让学生来操作软件,让学生在作图、操作以及推理等各项活动当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对猜想进行验证,对现象进行分析,以发现规律。此外,许多重复的计算工作可通过数学软件来完成,如此一来,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发现问题,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元认知在学生认知活动当中的比例不断增加。
另外,将数学软件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还可创设出仿真情境,为学生开展丰富、开放的模拟实验提供支持,对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有一定帮助。例如,数学软件当中所提供的“超级画板”工具就具备生成随机数的功能,学生可利用这一功能来模拟抛掷硬币试验,以深入探讨概率问题;或是模拟蒲丰投针问题,以探究圆周率的数值。
相关文章
多种呈现方式依托于多媒体相关技术,在认知负荷理论和双重编码理论的基础上组合呈现,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这一原则也在梅耶及其同事的大量实验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应当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遵循多媒体原则,并不意味着呈现方式多多益善。......
2025-09-29
依据刘荣坤、鲁胖、陈燕、文萍、冯春梅等人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应当具备科学性、层次性、有效性、针对性、诱导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四)针对性问题情境教学不仅要结合学科的特性,还要具有针对性,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体现,保证问题情境的设计符合教学的要求,并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出来。(五)诱导性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2025-09-29
表4采用1∶4汽车模型后选取的各项参数图25和图26所示为新制作的装置结构,图27和28所示为对新制作的装置进行测量和调试,以达到设计要求。图25新制作的装置图(一)图26新制作的装置图(二)图271∶4比例的模型车图28数据测量和调试中图29车身距装置较近时没有伸出图30车身距装置较远时有伸出通过对新装置的调试以及测试结果发现,该装置已达到了研制目的。......
2025-09-2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但是从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其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三)教学环节设计忽略本质新课改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利用小组谈论的形式不仅方便管理教学秩序,而且可以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025-09-29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必须选择复杂的、真实的情境。情境学习理论对当代的数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弗莱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就是基于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典型数学教育理论代表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示我们,学生的学习是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在情境中通过自己与同学、教师的交流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2025-09-29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通过教师的引导,寻找到合适的方法内化知识,这样的方法才能够让数学课充满魅力。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情感渲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道理,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消除学生对于学习这些知识可能会产生的厌烦情绪,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加稳定。......
2025-09-29
在数学新知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高效自主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二)创设迁移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迁移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教师应在新知探究阶段注重知识之间的迁移。......
2025-09-29
(二)创设梯度式的问题情境,通过问答形式来探索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巩固提高阶段应该是一个并不只限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更在于学生学习、思考、应用知识等能力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既可以使用各学科的素材,也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