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取得成果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取得成果

【摘要】:(二)创设故事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情境导入指的是导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

由于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充分挖掘,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一些数学原理。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学教学中,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确切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从而使数学变得生活化,生活变得数学化,同时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并且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减少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

(一)创设合理性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导入阶段,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特点,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提出合理科学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如此才能让学生尽快融入情境之中。

新课标倡导遵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针对不同的年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根据最近发展区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学情和学习特点的准确把握是教师创设合理问题情境的基本前提,也是情境创设科学与否的重要前提。

在掌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创设问题的合理性,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创设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接受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反之,则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教师在选择情境素材时必须认真分析和筛选,保留合理的问题,去除不合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融入情境并不断地思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创设故事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导入指的是导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因为熟悉的生活情境会给学生营造一种亲切和熟悉的感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生活情境能够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对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很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而在生活情境中穿插一些故事,可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寻找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故事,并与创设的情境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的真正价值和魅力所在。

爱听故事是小学低学段学生的特点,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故事进行数学学习,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为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三)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导入阶段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拉近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对此,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身心经验与外在世界的动态接触,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身心感知,进而与环境产生具有整体性、情境性的交互反馈,让生活经验在问题情境中得以再现,加深学生在情境创设中的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从而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立足于数学教材,对教材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只有深入理解教材,才能从多种角度来分析教学内容,从而创设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因此,在研究教材时,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教材内容之间隐藏的知识联系,充分掌握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等教学要素,并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增强问题情境的生活化特征。教师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就能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或全程参与到所设计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并不是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点,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的过程,最后实现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主体,引导学生达到主动利用数学知识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