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1983年格致校庆,校友会成立

1983年格致校庆,校友会成立

【摘要】:1983年6月19日,学校成立11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筹备组,寄发校友登记表,邀请校友出席校庆庆典,出版《格致通讯》校庆特刊。校友们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献计献策,经过校友的集思广益,最终制定《格致校友会章程》,作为成立校友会和开展校友活动的行动指南。同时,1949年后的首届校友会正式成立,一致通过了校友会章程。

改革开放之初,经20世纪70年代末拨乱反正,格致教育正本清源,逐步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80年代初,学校重新建立起稳定的党政领导班子,率先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万象更新。1983年,学校举行盛大的110周年校庆活动。

校友们毕业后有的继续留在上海,有的则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很长时间里,老同学之间只是个人零星的联系和往来。改革开放后,校友和母校的联系逐渐增多。1980年,20世纪40年代校友、美籍华裔激光专家王正平借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国际激光会议间隙,访问母校,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1983年6月19日,学校成立11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筹备组,寄发校友登记表,邀请校友出席校庆庆典,出版《格致通讯》校庆特刊。20世纪40届校友、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撰文回忆格致公学建党初期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校长陈尔寿题写“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祝贺校庆。其时,1000多位校友和师生欢聚一堂,盛大场景及昔年的校长和老师的亲切问候,触发了老校友们蕴藏于内心的母校情结。学校借此校庆契机,编制了校友通信录,以编号、性别、年龄、毕业年份、现工作单位、职务、通信地址为类别,共计收集647名校友的联系资料,从届别最高的1910届校友缪荫祖(时年81岁高龄)、庄立钦(时年80岁高龄),到1979届尚在高校就读的校友,跨越数十届。校庆之后,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活动日益频繁,联系日趋紧密。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届各班开始搜寻同学的信息,组织毕业后的首次聚会,校友中的积极分子将同学的信息反馈到母校,这样点点滴滴地积少成多,到20世纪80年代末,校友们的信息已较为完整,建立校友会水到渠成。

为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加强校友和母校的联系,目光深远的高润华校长考虑成立校友会。她的提议得到校友们的热烈回应,校友会开始筹建。通过向上海中学、南洋模范中学、向明中学等较早建立校友会的兄弟学校取经,学校从1989年3月份起开展校友登记,向参加110周年校庆、留有通信地址的校友广泛发函联系,历经两个月,登记了1949年前校友155人、20世纪50年代校友543人、20世纪60年代校友313人、20世纪70年代校友58人、20世纪80年代校友192人,共计1261人。1989年5月起,学校先后召开1949年前校友、“文革”期间校友、老教师、校友企业家等近10场校友座谈会,讨论和梳理学校办学传统。校友们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献计献策,经过校友的集思广益,最终制定《格致校友会章程》,作为成立校友会和开展校友活动的行动指南。

1989年7月,学校在北海剧场举办庆祝建校115周年校庆活动。格致公学1942届校友、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飞携滑稽表演艺术家嫩娘一起表演节目,场面热烈。同时,1949年后的首届校友会正式成立,一致通过了校友会章程。据考查,格致校友会创始于1936年,首任会长是当年上海市警察局长、知名校友陆大公,之后他连任数届,是名副其实的老会长。1989年,陆大公荣任顾问,并以80岁高龄亲自参加第一届理事会的第一次会议,早早地端坐在第一排,鹤发童颜,神采焕发,全场理事为之注目。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是格致校友会的建立,不如说是基于格致深厚办学传统的一种延续和重建。

校友会章程(1989年草案)

第一条:会名

上海市格致中学校友会

第二条:宗旨

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为发扬格致的优良传统、为母校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条:会员

凡在格致中学(包括格致书院、格致公学)学习过的历届毕业生、肄业生和工作过的教师、干部、职工均属格致中学校友,均可与本会取得联系,填写好校友登记表,成为本会会员。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建议和监督校友会工作的权利,有参加校友会组织的各种活动的权利。

(二)义务:有遵守章程、执行决议和支持校友会开展各种工作的义务,对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献计、献策、提供咨询信息和各种可能的支援的义务;对加强国内外校友的联系有牵线搭桥的义务,有缴纳会费的义务。(每年会费暂定五元)

第四条:经费

(一)会员会费

(二)校友捐赠

(三)母校资助

第五条:组织

(一)由会员大会协商推选理事若干人组织理事会。

(二)由理事会推选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聘请名誉会长、顾问各若干人,由会长提名推荐秘书长一人,协助会长处理日常工作。

(三)理事、会长和副会长五年换届推选一次。

(四)各地校友或各届校友可组织格致中学校友会分会,并按会员人数比例推选理事参加理事会,各分会章程可由各分会自定、并上报总会。

(五)理事会一般一年一次,会员大会五年一次,均由会长、副会长建议召开。(分会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由分会自定)

第六条:会址

设在上海市广东路615号格致中学内。

第七条:附则

(一)本章程由会员大会通过,送母校备案。

(二)本章程有未尽完善处,随时可由理事会修订补充。

格致校友会是在学校领导下,由处于各地区各行业的各届校友组成的具有广泛性的校友组织。会员大会与学校“逢五”“逢十”校庆同步,5年举行一次,理事会于每年隆冬时节寒假开始的第一个周六举行。校友理事会以“加强校友联系、发扬格致传统、支持格致发展”为宗旨,由会员大会推选理事会,5年换届。理事会推选时任格致中学校长的高润华为会长,学校教师马雅贞为秘书长,协助会长处理日常工作。聘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1940届校友吴学谦,时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1931届校友经叔平,时任上海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的1936届校友李寿葆,时任上海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的1942届校友吴宗锡,1949年后格致中学第一任校长、著名地理教育学家陈尔寿,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1955届校友谢丽娟等6位校友为名誉会长;聘请上海政协专员、1930届校友陆大公,时任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主任、1937届校友张云青,时任中共中央新闻出版署顾问、1940届校友钟沛璋,原校长尹敏,原常务副校长施亚东特级教师刘永贞为校友会顾问。推选上海电影厂著名编剧、1940届校友沈寂,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的原格致教师张仲礼,时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1950届校友何祚榕,时任副校长姜秀娥,时任上海铜材厂厂长、1966届校友葛佳渝等11位校友为副会长。校友会理事的推选范围涵盖1939届到1980届校友、学校领导、退休教师、在职教师。理事包括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42届校友于飞,上海冶金研究所冶金专家、1949届校友邹世昌,地质矿产部副部长、1952届校友张宏仁,《汉语大词典》编著者、1961届校友朱松乔,格致退休教师翁史伦等,共计76位,其中的14位校友在外地工作生活。上述校友或为社会贤达、党政领导,或为行业俊彦、商界翘楚,都是感恩母校教育、感怀同窗情谊、热衷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母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杰出校友。

各地校友可以组织地方分会,自定分会章程后呈报总会。到1997年,在北京、黑龙江、新疆、山东、南京、福建等地均已相继成立了校友会分会。如1950年南下参干的11名学生随军解放福建,建设空军,反封锁反轰炸,由此,福建校友分会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成立。

20世纪50年代,在陈尔寿校长的影响下,一批学生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召唤,投笔从戎,参加军事干部学校,或考入北京各著名高校的地质系、地理系。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京的20世纪50年代校友有近150人,如唐照明、徐柏生、冯国权、吴明章、钱鸿、赵宗良等服役于空军部队,何祚榕、臧敏珠、翁善乔、李金贵、王宗南等进入中央党团政府机关,邢家骝、陈明哲就职于军事医疗系统,张祖培、张宏仁、杨承祖等从事地质、矿产类行业。1985年春天,高润华校长在北京开会时,开始与北京校友取得电话联系。1986年,北京校友会聚会,来自各行业的60多位校友欢聚一堂,祝贺陈尔寿老校长七十大寿。1990年,格致中学北京校友分会正式成立,设立联络组,印发通信录,活动开展最为规律和活跃。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校友会活动主要在1956届校友杨承祖为东道主的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进行,吴学谦、经叔平两位老校友和陈尔寿老校长都出席,秘书长马雅贞、副校长傅锦疆、老教师陈彩云也赴京参与。北京校友分会为联络在京校友感情,传递母校发展与活动信息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1996年,北京校友分会为学校122周年校庆建立筹备会,以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以后,中科院院士、1957届校友李家春和力学所副所长、1967届校友李和娣经常做东道主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举行北京校友分会聚会。自2002年时任党总支书记张志敏一行赴京参会起,至2018年,学校党政领导张志敏校长、王丽萍书记每年隆冬例行赴京,与北京校友亲切交流,宣读学校当年的十大新闻,将建设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园二期改扩建工程;奉贤校区开工建设;131周年和140周年校庆筹备;《格致校史稿》编写进程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大事项,向在京的陈尔寿老校长及300多位校友全面汇报、请教商讨,殷切希望大家全面评估、建言献策。每一次,张志敏校长独具匠心的部署、卓有学术风度的讲述,再配以丰富的图文和影像资料,全场初时屏息凝神,继而拍案首肯,欢欣鼓舞,再行评估审核,建言献策,气氛热烈活跃,共谋格致在21世纪办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中学。会后的晚宴则是感恩敬酒,晤谈甚欢,令人感怀不已。

校友理事会负责联系协调各地校友分会以及各届毕业生联谊活动,整合校友和各界资源,为母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提供支持。校友会恰似一条丝线把点滴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重新散发耀眼的光芒。

校友会成立后,1961届高三(1)班以校友会理事朱松乔等为骨干组织联络小组,不到1年时间就组织了“大三元聚餐”“马年新春茶会”和“嘉定踏青游”3场大活动。间隔已整整30年的校友活动,不但一举接续,而且全面展开。这样的班级活动,除母校“逢五”“逢十”有庆必聚外,每年春节必定举行。每逢春节,向全班师生寄发贺年信,并附以母校的年度十大新闻及本班自编的校友会简讯。凡逢班主任生日或病恙,必有组织地庆贺或慰问。如高润华老师六十大寿、李自端老师八十寿诞。

1991年,1958届校友在上海教育会堂为黄松年老师隆重举办“执教四十周年暨七十华诞”的盛大活动,自愿而至的校友多达158位,其中包括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上海数学学会理事长、华东师大教授曹锡华和北京校友会代表顾申一。德高望重的数学界泰斗苏步青教授,也应邀为黄老师撰联书对:“半世纪耕耘识途仍是疆场骥 大中华灿烂俯首同为孺子牛”,浑厚高古的手迹张挂在主席台前,为这场盛大活动大增光彩。

图3-6-1 格致北京校友会为122周年校庆举办筹备会

桃李天下,缘在四方。校友会牵系每一位校友感恩母校的赤子之心,校友拼搏在外之时不忘常回母校,以各种方式感恩母校。校友的每一份爱心和校友的每一分付出,都是校友对母校最深情的祝福和最赤诚的感恩、对学弟、学妹最深切的关怀,聚沙成塔,汇聚成薪火相传的感恩母校的传统。

校友或利用返校举办毕业周年活动、班级聚会、校庆等机会,为母校捐款、捐物,包括奇石、名画、设备。1996年,伴随着新落成的10层教学楼全面启用,学校举办盛大的122周年校庆。1940届校友、格致公学地下党创始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专程来沪参加校庆活动。20世纪50年代校友、副市长谢丽娟也前来祝贺。各届校友敬献的实物关照学校的设计和建筑风格,契合格致这所百年名校独有的文化积淀和厚重历史底蕴。20世纪50年代部分校友捐赠的汉白玉“格物致知”校训碑,成为校园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人文景观。1961届高三(1)班敬献的落地座,以秒钟状分布镌刻60位师生姓名,构思奇巧,寓意深远。20世纪50年代校友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张宏仁捐赠矿石标本参与筹建格致地理教室。

图3-6-2 老校友吴学谦和谢丽娟出席格致中学122周年校庆

校友或设立奖学金、慰问金基金,激励学弟、学妹成才,帮扶困难师生。如1954届校友、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于1997年个人出资设立“格致中学爱国奖”,激励毕业班学生全面发展、勇攀高峰,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2003年,由1953届、1955届、1956届、1957届校友发起并正式成立“格致中学数学奖学金基金会”,并决定设立“格致数学奖学金”,奖励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设立奖学金的初衷为弘扬学校的数学传统,感恩20世纪50年代夏守岱、刘永贞、黄松年等数学教师,培养爱好数学的优秀学生,激励他们努力攀登高峰,进一步扩大数学教学的成果,为学校争光添辉。由1953届校友慎保中,1955届校友邵子文,1956届校友严忠汉、刘汉标、孙兆桂,1957届校友刘永才、张国威7位校友组成基金管理小组。随着时间的推移,1950年代校友先后步入80岁高龄,管理小组陆续补充进新校友,如1966届校友葛佳渝,1968届校友吕耀良,1979届校友周素卿,1985届校友关梓玮,1986届校友徐文,1992届校友杨烈犀等。数学奖学金得到各界校友的支持,从2003年至2018年,16年间共获得捐款122200元,共发放奖金119100元,获奖学生共计125人次。其中,一等奖学生31人次、二等奖67人次,2014年增设的三等奖24人次。特别是2014年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获得金牌的2013届学生顾超同学在高中3年连续3次获得数学奖学金特等奖。1957届校友、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皮肤病专家张国威出于助人为乐的善良本性和格致学长的社会责任,于1999年设立“格致校友爱心奖学金”,每学期捐助每个年级1—2名家庭贫困的品学兼优学生,由最初每人每次500元逐年增长至1000元,至今20年共捐款15万元之多。2012年,以刘方毅和毛丞宇为代表的1987届、1988届、1989届学生募集成立“学生慰问基金”,帮扶病困退休老教师,捐助金额高达110万元,截至2018年,全校60余位退休教工、共240余人次享受到“学生慰问金”,共发放了63万元。

校友或参与校友讲师团持续助力学校德育工作,或举办科普报告和系列讲座,介绍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学校的优秀传统,深受师生欢迎。

校友们还关心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倾情助力、献计献策。1998年,学校在全市率先成立素质教育推进委员会,由中科院院士叶叔华、杨福家、汪品先、邹世昌等担任顾问,依靠校友的力量,形成和拓展以素质教育为共同目标的大教育网络,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自1998年启动的格致《校友风采录》(第一集至第四集)、《格致校史稿》(第一卷)的编撰出版,都离不开校友们的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