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格致中学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格致校史稿第二卷

格致中学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格致校史稿第二卷

【摘要】:格致中学老师无论是被打倒后复出的有专长、有水平、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重返课堂、专业基础扎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都为推进学校的复课教学倾注了全部心力。对顽劣学生如此无礼的恶作剧,身为“国学导师”的周艺全然不顾,忍辱负重,大汗淋漓地坚持讲课不误,教书育人的执着精神令人动容。

中学文革运动自1967年提出“复课闹革命”的口号,虽当时就未被认真执行过,但此后在名义上仍延续着。格致中学从69届开始“复课”,至73、74届,出现了复课抓教学的一线希望。此时格致中学老师对上课教书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

他们凭着一个教师的职责,凭着良心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回到课堂上来,尽可能地把一些基础知识教给学生。当时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能使用的老师几乎都是跨学科、超负荷地上课,有的老师跨了两三个学科。物理老师秦宗武,为补救教学急需,什么课都上,数学老师忙不过来,就去教数学,甚至政治课也去上过;数学老师孙兆桂,为顶好政治课,经事先调查,了解到学校对教条式的讲课不感兴趣,于是把上课内容编成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形式,吸引同学们认真地听完整堂课。

格致中学老师无论是被打倒后复出的有专长、有水平、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重返课堂、专业基础扎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都为推进学校的复课教学倾注了全部心力。资深语文教师翁璇庆是清朝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的孙女,不但家学渊源深厚,而且当年在北京读书期间还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知识女性。她“文革”初期被批斗,被解放后,一点也不责怪当初写大字报批判她的同学,重新投入教学,一如既往认真负责地给新同学开课,讲课精彩生动,教书诲人不倦。数学老师朱永清、外语老师孙彩珍,为满足教学需求,克服身体不好等困难,挑起重担,增加工作量,及时在年级开出三四十人的补习班,但没想到不久竟被“工宣队”指责为“复辟”,被迫刹车,半途而废。

图2-2-1 翁璇庆老师

此后,学校复课活动稍有转机和进展。从75届开始至76、77届,学工、学农等逐渐减少,开设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包括语、数、外、工基、农基、生理卫生、音乐美术等,教育秩序在“文革”框架内逐步趋于正常。老师给学生上文化知识课的时间较前要多一些,想读书求知的学生也多少能学到点知识。

在当时流行“读书无用论”的不良教育大环境下,虽然有一部分同学渴望学习,但也有不少人不要读书,课堂纪律散漫无序,干扰、影响了复课教学的大局,然而格致中学老师抓住“复课闹革命”口号的积极因素,以及学工、学农、学军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千方百计坚持为同学们教书上课、传授知识,收到了一定效果。

周艺老师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在格致中学执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多年,后调上海教育学院任教。他涉猎文史典籍的编校研究,著述颇丰,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学者型良师。周艺老师“文革”初期遭批斗、进“牛棚”,出来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复课闹革命”,重上讲坛给同学们上语文课。当时班上不少人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理解周艺老师的良苦用心,不愿听课,有人当场以种种捣乱行为破坏课堂秩序,甚至在他背上贴“乌龟”。对顽劣学生如此无礼的恶作剧,身为“国学导师”的周艺全然不顾,忍辱负重,大汗淋漓地坚持讲课不误,教书育人的执着精神令人动容。英语老师林立勋上课时,则语重心长地告诫一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尽管你们不要学,但知识学到你们心里是你们自己的,将来对你们有用处。你们要不要学习是你们的事。但我有责任,还是要教!”

庄流琴老师担任班主任及数学课,历来就有良好的口碑,同学们都说她像一个好妈妈,威严中透着慈祥;教学风格严谨细腻,讲课思路清晰,善于启发,鼓励广开思路,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在“复课闹革命”中她积极带教学生,保持并发扬自身优秀的教学风格,上课认真、踏实、细致,而且面对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宽严相济而更加强调一个“严”字,遇到有学生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则以威严之气施压,以强硬手段管理,持之以恒,终见成效。经她调教的学生颇有长进,走上社会后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如有一位同学考进了大连海运学院。

亚东副校长、王廉元老师带领学生在学农基地,白天干农活,一边学农一边还开课。老师不仅上课,批改作业,晚上还要检查分散在农民家里的同学的学习课业。

格致中学老师以认真教书的精神受到更多要求读书上进的同学们的信任、支持乃至保护,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数学老师周文川刚接手69年新班,第一天上课,突然闯进一帮学生,声称周老师是“学术权威”不能上课,要揪她出教室。班级同学全部起立反对,还有同学挡住那些人,护着老师,大家表示这件事由我们班自己来处理。那些闹课的人走后,同学们安慰周老师:“周老师你别在意,我们同学都相信你!”同学们不仅认真听她上的课,尊重周老师,而且在学农的时候,上门用黄鱼车接送她,学农中处处照顾她,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格致中学老师也以精湛的业务水平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喜爱。优秀语文老师钱伟康,知识渊博,温文儒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72届同学聆听他的语文课。钱伟康老师在格致科学精神的鼓舞下,自觉抵制“读书无用”的谬论,积极投入复课教学,并坚持一贯的严谨教风,认真准备每一份教案,上好每一堂课。他分析课文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触类旁通,诵读古文抑扬顿挫,语文课成了同学们的一种享受,深受欢迎。钱伟康老师写得一手好字,也是吸引同学们听课的一大亮点。他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故板书非常漂亮,用粉笔也能写出犀利的笔锋。他的语文课又成了同学们喜爱的书法欣赏课。钱伟康老师用优秀的语文教学引导同学们读书上进。

高润华老师带教75届时,凭着对学生的责任感,利用学工、学农的机会,以“开门办学”的名义,用独特的方式,见缝插针为同学们上语文课,传授知识。那一年高润华老师带着一批年仅十五六岁的学生来到青浦赵巷公社学农,平时下地劳动,下雨天和农闲时,她便把全班同学集中在一起,利用生产队一间仓库作为临时教室,让同学们席地而坐,找来一块简易黑板为大家上课。尽管“课堂”条件很差,高润华老师上课仍然慷慨激昂,神采飞扬,朗读课文抑扬顿挫,分析课文精雕细刻;同学们听课也是那么专注认真,仿佛早已忘却了农活的疲劳和下乡生活的枯燥乏味。她在课堂布置作业,课后对同学们完成的作业逐一批改,并在下一堂课上分析点评,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布置的作业包括要求结合学农生活写调查报告和人物访问记。班干部郑乐翁同学写的一篇调查报告曾在班上受到高润华老师的表扬,还被推荐到公社广播站广播;这是对他莫大的鼓励,进一步激发了他对语文的兴趣爱好,也成了他以后上大学时选择中文系的一个缘故。

格致中学老师一贯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在这段“文革”特殊时期,他们在育人方面,主要是在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上,担起了更多的职责,付出了满腔的心血,大量精力都耗在学生的管理上。学生由于未经考试就近入学,水平、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有的同学不但文化基础差,而且素质偏低,沾染了打架、赌博、偷窃(摸皮夹子)等不良习气,个别人甚至走到了犯罪的边缘。格致中学老师为此忧心忡忡,全力帮教这些同学。为管教少数后进同学,老师们甘愿承担风险、遭受委屈。

郑祥麟老师为管教学生在校门口遭报复挨了打,仍无怨无悔。有一位带73届的老师为了帮助挽救一个有不良倾向的同学,准备对他进行家访,希望通过家长的配合开展思想疏导。不料这个同学心生怨忿,扬言要用钳子夹着煤球炉里烧红的煤球扔老师。这位老师没有被同学的威胁所吓退,为了把学生从失足边缘拉回来,他冒着风险坚持上门家访。此外,秦宗武通过依靠、支持正派班干部管住“捣乱”学生,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高润华老师带领一个班级50多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在农村学农,肩负着教育、生活管理和安全等方方面面的责任,未敢有丝毫懈怠,尽心尽责投入学农学生的组织管理之中。她每天查完夜,总是最后一个入睡;次日,天刚蒙蒙亮,她第一个起床,唤醒炊事班的同学烧柴做早饭;白天又与同学们一起下地劳动……高润华老师对待学生既像严父般管教,又像慈母那样关爱。比如查夜,全班同学分散住宿在农民家里,临入睡前,她总是带着两位班干部,借着星光月色,踏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挨家挨户到每一个同学住宿地点名,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师生几人打着手电筒,手牵着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有时有的同学已经钻入蚊帐休息了,她就在门口或窗下呼叫点名,直至那位同学亲口应答,才放心地离开。高润华老师这种对待学生的满腔爱心,对待工作的高度负责精神,以及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给同学们带来一种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甚至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样,干国英老师在学农中悉心育人的事例也非常动人。72届那年在青浦学农时,戴澄清同学经历了一场“半个馒头”的肇事风波,班主任干国英老师展现了难忘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师德,使他受益终生。当时戴澄清为了半个馒头,与炊事班的同学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竟将馒头扔在一个大粪池上,但万万没有想到却让干国英老师陷进了粪池。戴澄清心生害怕,以为会受到老师最严厉的批评甚至处罚,没料到干国英老师丝毫没有责怪他的鲁莽行为对其造成的后果,只是通过和风细雨的谈话指出了他不理性的错误。老师的宽容精神和博大胸怀深深感动了戴澄清,体现了格致母校对他们这一代“营养不良”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疼爱和多么殷切的期盼。这种宽容、关爱和教诲在戴澄清内心深处烙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此后一直鞭策和激励着他在人生道路上积极进取,不断追求,事业节节攀升。离开母校后,戴澄清进了上海市卫生学校就读,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被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并继续深造获医学硕士学位,成为医院业务骨干;1992年底赴美学习,开办了诊所创业有成;后来回国创办公司,申请了发明专利,获得软件著作权,并努力为全球疾病控制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