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人不当,乃是此次兵败的主要原因。今借此警戒后人:用人需以职定人而不能因人适职。为大业着想,马谡非斩不可。自此之后,我承担了这次失败的责任,随后做出深刻的反思:以职定人而不能因人适职街亭失守,我军败归,最大的责任乃在于我诸葛孔明。职位应是客观的,职位应根据任务而定,而不应因人而定。因此,为了确保选用适当的人选,领导者与直接的同事及部属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2023-08-03
蚁穴虽小,却能溃千里之堤。回想自己,明知苟安犯错,却轻罚了事;明知苟安心怀恨意,却不提防,终犯了“疏忽”之错,恰如“临渴掘井”之人,平时不作充分准备,到事情发生之时为时已晚矣!为此我深刻体会到:事业成于慎而败于纵,切忌疏忽大意。
三出祁山未果,因自己身体欠佳只得在局势大好的情形下班师回洛阳,我自回成都养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病痊愈,每日操练兵马,习学八阵之法,欲近时再取中原。
一日,探子来报,说魏军入侵汉中,我夜观天象,料定不日便有大雨将至,便令张嶷、王平引一千兵去守陈仓古道。等待魏兵因受雨之害而退时,我再突袭之,并传令预备干柴草料细粮,俱够一月人马支用,以防秋雨。
果不其然,未及半月,天降大雨,淋漓不止,连降十日有余,魏军人无谷粮、马无草料,死者无数。我料魏主必下诏令曹真、司马懿退兵,果然,王平令人来报,说魏兵已退,我继又传令王平:“不可追袭,我自有破敌之策。”
我令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出箕谷,马岱、王平、张冀、马忠出斜谷,到祁山会合。我自提大军,令关兴、廖化为先锋,随后进发。
我对魏延和陈式非常了解,此二人,平常就有反意,对我用兵布阵常常不服,要不是因为他们的勇猛,我也不会予以重任,此次令他们前往,定会轻敌,必遭惨败,为此,在行军途中,我又令邓芝前往传达我的提醒,结果仍不能避免他们遭到惨败的结局,为此,我特嘱邓芝,再到箕谷抚慰二将,以防生出其他变故。
在箕谷,陈式、魏延受挫更让我相信,斜谷也定有魏兵把守,正面进军显然不行,惟一的办法是,昼伏夜行,从山僻处,翻山越岭,包抄祁山左、右两侧。我再领军从谷中正面进攻,这样兵分三路,方能大败魏军。
一切如我所愿,斜谷之战大败曹真,使得曹真甚是惶恐,气疾成病,卧床不起。我刚犒赏完大军,魏延、陈式、杜琼、张嶷入帐请罪,我追问兵败箕谷的原由,得知陈式、魏延擅做主张,遂将陈式推出斩首,以示诸将,此时我强忍心中之火,留下魏延小命,是因日后还有用他之处。
一日,我得知曹真卧病不起的消息,知他此次难逃一死,当然还需我略施点小计,虽然这招有点损,落井下石,然这就是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我抓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给曹真写了一封书信,大意是:先讲为将帅必须具备的才能,接着讽刺曹真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屡次兵败,仓惶逃窜;信的结尾又说:蜀军兵强马壮,很快就要踏平秦川,扫荡魏国了!
我命秦良的降兵去交与曹真,我深信,曹真看罢书信,必气死无疑。我的猜测由司马懿投来战书得到了验证,这次两军对垒,以魏兵大败而退守渭滨南岸告终。
我收得胜之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派都尉苟安解送粮草到军中交割。苟安好酒,在路上耽搁了十日,按照军令,三日便要斩,我一怒之下,便喝令推出斩之。
此时,杨仪劝我说苟安是李严的人,且钱粮多出于西川,若杀此人,日后恐无人送粮。我想此话也不无道理,于是只让军士责打了八十军棍了事。
没想到我的妇人之仁,导致了我此次四出祁山的失败。
苟安被罚后,心怀恨意,竟连夜带几个部随,投奔魏寨,更为可恨的是,苟安为让司马懿信其投靠的诚意,竟回汉中向我主刘禅进献谗言,说我诸葛亮有谋反之心。对苟安的疏忽,换回了后主招我回朝的旨意。我思来想去,如不回,是欺主,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觅此良机,为表我忠主之心,我痛而退去,为防退兵时遭司马懿的攻击,我密授姜维,分五路而退;每日退营:今日假如营内兵一千,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
我料司马懿必疑我有诈,不敢派兵追击,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猜测,等到探子告知司马懿实情之时,我军早已退回汉中。事后,我对这次出祁山,在大好局势下,无功而返,作了深深的检讨,我忽略了蚁穴虽小,却能溃千里之堤的教训,我更体会到,谗言的危害。
事业成于慎而败于纵
古人云:“世上的事情都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因此,有一分谨慎就有一分收获,有一分疏忽就有一分丢失。十分谨慎就完全成功;完全疏忽就会彻底失败。”可见,做事只在讲究一个谨慎用心。
许多人在做事时,开始比较谨慎,过了不久,就松懈下来;有的人对大事、难事比较谨慎,对小事、容易事就疏忽。生活中不是常常有因忽略小事而酿成大祸的惨痛教训吗?到了困难的事情面前一筹莫展,还不是在容易事前疏忽而导致的吗?因此,如果不想失败,就要十分谨慎。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指事物进展到尾声时切勿疏忽大意,以防前功尽弃。历史上就有此反面的教训。
战国时,秦国国富民强,气势最盛。秦武王以为从此可高枕无忧,便以骄色示人。一谋士见势不妙,便进言提醒武王道:“诗曰,‘行百里者半九十’指的是把持到最后关头的困难。今天的霸业是否能成,还得看各方诸侯是否出力,然而大王现在就沾沾自喜,以骄色见人,而忽视图霸的准备,若让他国知道了,受诸侯攻击的恐怕非楚而是秦了。”
秦武王虽精于政治,其霸业也只维系了短短的四年。可见他没有听进谋士的忠言。
我之所以说这一些,完全是有感而发,四出祁山,苟安背叛,出兵徒劳,是因我不能时刻谨慎,忽略了“蚁穴虽小,却能溃千里之堤”的至理名言。
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曾说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段话着重说明了处理任何事物都是从容易到困难,从微小到庞大的规律,而这些教导到今天已演变为“防微杜渐”的格言。
回想自己,明知苟安犯错,却轻罚了事;明知苟安心怀恨意,却不提防,终犯了“疏忽”之错,恰如“临渴掘井”之人,平时不作充分准备,到事情发生之时为时已晚矣!由此我深刻体会到:事业成于慎而败于纵,切忌疏忽大意。
谗言害人不浅
谗言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有这样两个条件:一个是听,一个是说。不能忍听谗言的人,往往会轻信谗言,这是因为心虚的缘故。不能忍说谗言的人,往往有两个层次,一种人是专门制造谗言去攻击他人,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很阴险,好藏在暗处攻击别人。另一种人喜欢传播谗言,出于好奇或是想告诉别人他知道的东西比旁人多。因此,一定要借机大肆渲染一番,无论如何,谗言不忍后果是会相当严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忍住不去听信谗言。在隆中之时,曾有禅师说禅。那日,禅师说的便是谗言,内容如下:
有一对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饭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无悔” 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无悔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无悔。此时,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谗言不会自来,都是因猜忌而来;离间不能自入,都是乘隙而入。所以说信而不疑,不听谗言。对谗言加以抵制,不轻信、不传播,这是忍住谗言最好的方法。
而此番四出祁山,在大好的形势下无功而返,最主要的原因乃是我主刘禅听信小人苟安谗言。由此看来,我主刘禅是不懂以上这番道理的啊!
有关诸葛亮遗书的文章
我用人不当,乃是此次兵败的主要原因。今借此警戒后人:用人需以职定人而不能因人适职。为大业着想,马谡非斩不可。自此之后,我承担了这次失败的责任,随后做出深刻的反思:以职定人而不能因人适职街亭失守,我军败归,最大的责任乃在于我诸葛孔明。职位应是客观的,职位应根据任务而定,而不应因人而定。因此,为了确保选用适当的人选,领导者与直接的同事及部属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2023-08-03
四出祁山,因小人谗言,无功而返。虽然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五出祁山未果,退回汉中,但此次出祁山也非一无所得,除多次大败魏军,更让我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五出祁山,兵胜诚信,让我更加确信:诚实守信是成大事必备的要素我们一定要记住以信为本的处世之道,在你的事业中,要养成守信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2023-08-03
六出祁山,之所以大败司马懿,是因我能识破郑文诈降,遂能将计就计。五出祁山未果,不觉三年已过。魏主曹睿知我六出祁山,即令司马懿为大都督,凡将士皆听其量才委用,各处兵马悉听调遣。司马懿欲乘此天时劫寨,命魏军人尽挟枚,马皆勒口,长驱大进。魏军大败,十伤八九,四散逃逸。司马懿苦战,引兵败退。说到识人我则有以下体会:见微知著,慧眼识人事之至难,莫如知人。......
2023-08-03
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经过深思我深知“平生谨慎,必不弄险”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我虽已全然明白,但已是力不从心,北伐尚未成功而身将先死,可叹!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与此不无关系。对此,我也听人传言司马懿之语:“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倘若要创立惊人的战绩,必须敢于冒险。......
2023-08-03
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此“金蝉脱壳”之计,在我心中盘算已久,我素知退兵的利害关系,稍有不慎就会有大的危险。金蝉脱壳就成了逃离险境常用的计谋。“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是“走为上计”,“金蝉脱壳”也是“走”的一种方法。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要说导演撤退艺术的大师,恐怕非我孔明莫属。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退却则可转败为胜。退却,表现为暂缓前进的节奏,调整部署,积蓄力量。......
2023-08-03
我建议他分近期、远期两步走,近期以三分天下为目标,有三项任务。第三项任务,同孙权结盟。预测刘备联吴避曹夺取荆州、益州之后,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并且成为获利最大的一方。对于“隆中之对”我有以下几点经验之谈:目标是成功的起点生活中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2023-08-03
所以,我劝世人警惕猜疑之心,许多事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一切全因猜疑起风波。神将马超便是我用反间计所得,今姜维我仍欲以反间计得之。但为了确保反间计万无一失,我一面加紧攻打冀城,一面让人扮作姜维模样,到天水城下挑战,并说自己被封为上将军,大骂夏侯不顾信义,一个人逃跑了事。由于是夜间,马遵等人不辨真假,更确信姜维已降。前路不通,后又有兵追赶,姜维遂飞奔上而去。姜维十分感动,遂投降于我。......
2023-08-03
一霎间积土成山,接连城上。成功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常人看来,大人物总是和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小人物总是和小事件联系在一起。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做成一件大事。但是,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会和一件又一件必然的小事发生关系。按这种逻辑,成功者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轻松愉快的,易如反掌的。婴儿都是要求父母即刻满足他们的意愿的。对婴儿的这种行为,父母无可指责,并不会对婴儿提出从发育来说不现实的要求。......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