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得胜之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派都尉苟安解送粮草到军中交割。没想到我的妇人之仁,导致了我此次四出祁山的失败。我之所以说这一些,完全是有感而发,四出祁山,苟安背叛,出兵徒劳,是因我不能时刻谨慎,忽略了“蚁穴虽小,却能溃千里之堤”的至理名言。由此我深刻体会到:事业成于慎而败于纵,切忌疏忽大意。......
2023-08-03
街亭失守,我军败归,最大的责任乃在于我诸葛孔明。我用人不当,乃是此次兵败的主要原因。马谡虽精通兵法、学富五车,但无实际经验,遂他只会照搬书本,以致铸成大错。如果那日我不是出于那点私心,我定能对马谡的能力和所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倘若我让赵云、魏延,甚至王平、关兴单独去守街亭也不致出错。唉!悔之晚矣!今借此警戒后人:用人需以职定人而不能因人适职。
首次伐魏,自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城之后,威声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我整顿兵马,尽调汉中大军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接着我又在此大败曹真,魏军损兵折将,而我军士气大盛,我心暗喜。
曹真败后向魏主曹睿求援,曹睿遂急令司马懿起南阳各路兵马,前往增援。
想那司马懿乃我之劲敌,此番率兵出关,恶战不可避免。我料司马懿诡计多端,必去取我交通要道——街亭,以断我咽喉之路。
街亭虽小,但对我干系重大,若街亭失守,我大军皆休矣!我细想军中之人,却尚无一人能够胜任。我只得让他们主动请缨。我话音未落,参军马谡请命愿守街亭。我知马谡满腹经纶,且深通谋略,此前几番与敌交战,马谡均有好的建议,这令我对其刮目相看,而且使我产生了好好培养他的想法,使其将来能独当一面。也许正是这一想法作怪,我遂让毫无实际作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但我知街亭没有城池,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且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又有先锋张,恐马谡不能敌,于是如实相告。马谡甘立军令状,我遂也不再多言,拨他两万五千精兵,又派王平助阵。嘱他小心谨慎,需当要道之处安营,安营之后画四至八道地理图本,派人送予我看。
安排完毕,我又恐马谡、王平有失,又唤过高翔领一万兵去柳城驻扎,柳城地处街亭东北,如果街亭有险,可引兵救之。
高翔离去后,我转念又想,高翔绝非张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于是我又让魏延率本部兵去街亭之后驻扎,以接应街亭。一切布置完毕,我方觉安心。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我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王平派人送来的图本让我震惊,马谡无知,将导致我军溃败。正在此时,探马来报,街亭到柳城已皆失守,我一瞬间眼里尽是泪水,倾注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大代价争到的地盘全毁在马谡的手里。我似乎看到了我军兵败的惨状,看到了司马懿的狂妄,我对天长叹:“大事去矣,这是我的过错。”
事已致此,我只得下令大军收拾行装,向阳平关退去,令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都退入汉中,我呕心沥血,含辛茹苦经营的地盘如今拱手让出,这样的痛楚让我终日不得安宁,深感有负先帝对我之厚望,如果当初谨记先帝之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天也不会有此劫难。想起先帝之语,我不禁泪流满面。
街亭失守,使我军元气大伤,对这次事故的责任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的,倒不是个人恩怨,不是我心怀怨恨,实是军法不可违。
于情,这些年,马谡与我出生入死,情同兄弟,亲如手足,为蜀立下过无数战功。我又怎么忍心杀他。
于理,现天下还未平定,就杀智谋之臣,实不可取。然而,军法难违,如果我不杀他,军法岂不等同儿戏,今后又如何以法服众。昔日孙武之所以能战无不胜,就在于纪律严明,现在我军北伐刚开始,如果废掉纪律,还怎么去讨贼呢?为大业着想,马谡非斩不可。
因为用人的失误,导致街亭失守,造成的结局是一出祁山以失败而结束,我对自己的失职,主动上书我主刘禅,要求贬我丞相之职,以作惩处。我主准奏,贬我为左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兵马。
自此之后,我承担了这次失败的责任,随后做出深刻的反思:
以职定人而不能因人适职
街亭失守,我军败归,最大的责任乃在于我诸葛孔明。我用人不当,乃是此次兵败的主要原因。
马谡虽精通兵法、学富五车,但无实际作战经验,遂他只会照搬书本,以致铸成大错。如果那日我不是出于那点私心,我定能对马谡的能力和所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倘若我让赵云、魏延,甚至王平、关兴单独去守街亭也不致出错。唉!悔之晚矣!今借此警戒后人:用人需以职定人而不能因人适职。
任命之前不能只想到其本人之能,应对其职是否契合予以深究,如此才不致铸成大错。
即使为了一个很低的职位的任命,也要尽量在三个素质相当的候选人之间做出挑选,而在挑选之前则要花些时间来考虑该项任务。
职位应是客观的,职位应根据任务而定,而不应因人而定。假如“因人设事”,组织中任何一个“职位”的变更,都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组织中的职位,都是互相关联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为了给某人安插某一个“职位”,而使整个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受到牵连。因人设事的结果势必会造成大家都是“人不适职”的现象。
成就的高低应以贡献和绩效的客观标准来衡量。只有在“职位”的设计和划分不以“人”为参照时,这种衡量才有可能。否则,就只会注意“谁好谁坏”,而忽略了“什么好什么坏”;用人的时候,也只会问“我是否喜欢此人”或“此人是否能用”,而不会问“此人在这一职位,是否最能有所成就”。
因人设事的结果,是会形成恩怨帮派。任何组织都经不起恩怨帮派争斗的内耗。人事的决策,必须保证公平和公正。否则就会挤走有才能的,或挫伤他们的干劲。同样,组织也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否则就会缺乏改变的能力,也难以得到正确决策所需的不同意见。
因此,凡是能组建一流团队的领导者,对他们最直接的同事及部属,都不应太亲密。提拔人才时应以有能力的人为先,而不能凭一己的好恶;应着眼于所用之人是否有绩效,而不在于所用之人是否肯顺从己意。因此,为了确保选用适当的人选,领导者与直接的同事及部属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并非以寻找候选人的短处为出发点。你不可能将绩效建立于短处之上,而只能建立于候选人的长处之上。许多求贤若渴的领导者都知道,他们所需要的是胜任的能力。如果有了这种能力,组织总能够为他们提供其余的东西,若没有这种能力,即使提供其余的东西,也无济于事。
另外,一位领导者的独自判断是毫无价值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第一印象,有偏见,有亲疏好恶,我们需要倾听别人的看法。在许多成功的团队里,这种广泛的讨论都作为选拔程序中一个正式的步骤。能干的领导者则非正式地从事这项工作。
如果你没有做这一步,就不要埋怨你的任命人成绩不佳。应该责怪你自己,因为你自己没尽到一个领导者应尽的责任。
做一个领导者,要按规章制度办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订出来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成为摆设。作为领导,你应当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得以贯彻落实,一旦发现有人违规,便加以惩治,绝不手软。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进行惩罚,必须照章办事,该罚一定罚,该罚多少即罚多少,来不得半点仁慈和宽厚。这是树立领导者权威的必要手段,我将这种惩罚原则称之为“热炉法则”。
“热炉法则”,当下属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去碰触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处罚。这种处罚的特点在于:
一、即刻性
当你一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烫。
二、预先示警性
火炉是烧红摆在那里的,你知道碰触则会被烫。
三、适用于任何人
火炉对人不分贵贱亲疏,一律平等。
四、彻底贯彻性
火炉对人绝对“说到做到”,不是吓唬人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领导者运用批评、惩罚手段更应富有技巧性。“打一巴掌”很重要,但一定要打得响,打得绝。具体说,打这一巴掌要做到“稳、准、狠”。
要稳
采用强硬手段,惩罚一个人,也是要冒风险的。这主要在于,被惩罚者有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具有特殊的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有着很硬的后台。
拿这样的人开刀,就要对其背景多加考虑,慎重行事。惩罚不当终会带来抵制和报复,因此在动手之前首先应想到后果,能够拿出应付一切情况发生的可行办法。
要准
批评、惩罚都要直接果断,直指其弱点,直刺痛处,争取一针见血。
有时某人总是犯同样的错误,或者代表一类人的错误,这时的惩罚一定要选准时机,待其犯错最典型、最明白、最有危害性时方痛下杀手,这时切忌无事生非,不明事实;也切忌小题大作。这才会做到让受罚人口服心服,毫无怨言;也才会真正让众人引以为戒。
要狠
一旦认准时机,下定决心,便要出手利落,坚决果断,毫不容情。切忌犹疑不定,反复无常,拖沓累赘。
我的经验是:一旦采取坚决措施,便变得冷酷无情。即使自己心中不忍,但又不得不惩罚某人时,也并不因强烈的内疚而变得犹豫不决。这样做,也是在向众人显示,我的做法是完全正确、适宜的,我对自己的做法毫不后悔,充满信心,这是最好的选择。
有关诸葛亮遗书的文章
我收得胜之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派都尉苟安解送粮草到军中交割。没想到我的妇人之仁,导致了我此次四出祁山的失败。我之所以说这一些,完全是有感而发,四出祁山,苟安背叛,出兵徒劳,是因我不能时刻谨慎,忽略了“蚁穴虽小,却能溃千里之堤”的至理名言。由此我深刻体会到:事业成于慎而败于纵,切忌疏忽大意。......
2023-08-03
四出祁山,因小人谗言,无功而返。虽然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五出祁山未果,退回汉中,但此次出祁山也非一无所得,除多次大败魏军,更让我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五出祁山,兵胜诚信,让我更加确信:诚实守信是成大事必备的要素我们一定要记住以信为本的处世之道,在你的事业中,要养成守信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2023-08-03
六出祁山,之所以大败司马懿,是因我能识破郑文诈降,遂能将计就计。五出祁山未果,不觉三年已过。魏主曹睿知我六出祁山,即令司马懿为大都督,凡将士皆听其量才委用,各处兵马悉听调遣。司马懿欲乘此天时劫寨,命魏军人尽挟枚,马皆勒口,长驱大进。魏军大败,十伤八九,四散逃逸。司马懿苦战,引兵败退。说到识人我则有以下体会:见微知著,慧眼识人事之至难,莫如知人。......
2023-08-03
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经过深思我深知“平生谨慎,必不弄险”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我虽已全然明白,但已是力不从心,北伐尚未成功而身将先死,可叹!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与此不无关系。对此,我也听人传言司马懿之语:“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倘若要创立惊人的战绩,必须敢于冒险。......
2023-08-03
赏罚分明,必要时挥泪斩马谡作为老板,对于那些不守规章制度,犯了错误的员工,必须要该罚就罚,不能手软,不能有半点的仁慈和宽容。赏罚分明是管理中的一种艺术。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稳定军心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倘若赏罚不明,就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也会对整体事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必要时,他还会有像诸葛亮般地“挥泪斩马谡”的做法,对于人事的处理上毫不徇情。......
2023-12-04
新中国第一贪污大案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发生联系,是在建国之初的第四个年头。“我再放松啊,就不是挥泪斩马谡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见之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说诸葛亮首次北伐,命参军马谡为主将,以王平为副将,率兵二万五千镇守战略重地街亭。......
2023-11-27
我建议他分近期、远期两步走,近期以三分天下为目标,有三项任务。第三项任务,同孙权结盟。预测刘备联吴避曹夺取荆州、益州之后,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并且成为获利最大的一方。对于“隆中之对”我有以下几点经验之谈:目标是成功的起点生活中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2023-08-03
我一面撤军,一面命探子密切关注魏军动静。王平首先挺身而出,表明愿当此重任,如有失,甘当军令。解此危机,非用“围魏救赵”之计不可。此役,我以自己的经验为姜维总结了以下两点:让下属主动地去工作此役中我让诸将自愿请战,是为引发他们的工作欲望,自动自发,更好地完成任务。而要做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也应像睿智的老农一样,懂得如何引出下属的干劲,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工作。......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