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来西亚:与邻国解决争议助经济腾飞

马来西亚:与邻国解决争议助经济腾飞

【摘要】:再说马来西亚,与邻国顺利解决海上争议是支持马来西亚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其经济增长率连续50年保持在6%以上,是东南亚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二十九的经济体。马来西亚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2014—2015年,马来西亚的经济竞争力在亚洲排第六位,世界排名第二十位。

通过共同开发满足了缔约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这对于泰国和越南表现尤为明显。通过与马来西亚合作,泰国和越南不仅满足了国内对油气能源的需求,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出口能力。越南从贫油国成为原油出口国。泰国彻底改变了油气资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例如,共同开发前泰国的原油主要依靠进口。以1980年为例,石油在泰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约占73.1%,进口原油占泰国原油需求总量的75%。20世纪90年代,泰国进口原油大幅降低,泰国原油自给自足的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共同开发缔约国的石油产业水平不断提高。以越南为例,通过与马来西亚合作开发双方争议海域资源,越南的石油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从无油国变为原油出口国,[3]并超过文莱,成为东盟第三大能源供应国。此外,越南石油产业链不断完善,从进口石化产品到自己生产石化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越南建立以石油炼化和加工为主的榕橘工业园,以炼油为主并生产石油化工产品。越南石油开发相关法规政策逐渐完善。越南与马来西亚共同开发之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石油法规。1992年两国签订共同开发协议,1993年7月6日越南颁布了第一部石油开发法——《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石油法》。该法对保护、开发和利用海洋石油资源作出了规定,为越南油气产业的发展和对外经济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1996年3月,越南通过了《越南矿产法》,进一步规范和调整越南矿产资源的开采活动。2000年越南通过《越南石油法修正案》,为其油气开采的国际合作铺平了道路。再以泰国为例,通过与马来西亚合作开发两国争议海域油气资源,近年来泰国不断完善石油开采法规,并建立国家石油公司,还建成东部沿海石化工业基地,同时采取一系列节能环保等措施,发展石化工业。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泰国石油产业建立并形成完善的石油化工体系。石化产业成为泰国的支柱产业。目前,泰国是东南亚地区的石化产品生产大国和净出口国,而且在区域和全球初具规模和影响力。就马来西亚而言,通过开发争议海域的资源,马来西亚在原有石油产业的基础上,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尤其是深海开发实力日趋成熟,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马来西亚由一个普通的原油出口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缔约国不仅通过对共同开发区的石油作业活动征税获得可观的财政收入,而且获得丰厚的石油利润。据报道,2010年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净收益为3.9亿美元。[4]越南不断提高生产高附加值石油产品的能力,原油是该国的第一大出口产品,为国家创造了巨额外汇[5]据统计,2010年越南石油产值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0%。[6]

通过开发争议海域的油气资源,当事国的国家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就越南而言,2010年越南国家石油公司(Petrovietnam)总收入约245.3亿美元,相当于越南国民生产总值的24%,上缴国家财政约66亿美元,占当年政府财政总收入的30%。[7]原油出口收入是越南外汇的主要来源,2010年越南国家石油公司外汇收入达92.2亿美元。[8]这对于越南贸易收支平衡至关重要[9],因为越南长期贸易逆差且外汇储备不多。石油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2007年越南根据《至2020年海洋战略规划》,提出2020年前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为了落实海洋战略、实现海洋强国目标,2012年6月21日越南国会以495票赞成通过《越南海洋法》。以泰国为例,随着其海洋油气产业的发展,泰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海洋油气产业的发展为经济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此后,泰国经济发展加快,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成为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是亚洲经济增长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国家之一。再说马来西亚,与邻国顺利解决海上争议是支持马来西亚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马来西亚突飞猛进,成为“亚洲四小虎”国家之一。其经济增长率连续50年保持在6%以上,是东南亚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二十九的经济体。马来西亚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2014—2015年,马来西亚的经济竞争力在亚洲排第六位,世界排名第二十位。[10]2014年马来西亚的国民收入为7468.21亿美元,在亚洲位居第三,世界位居二十八。[11]目前,它已经从一个新兴发展中工业国家变为一个中等发达工业化国家。马来西亚正在向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