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湾国家之所以倾向于共同开发解决海域划界争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泰国湾达成划界协议不易。虽然从海洋法规定来看,泰国湾沿海四国的海域主张属于“过分的主张”,为区域内外国家广泛诟病,但这也为各国共同开发创造了合作的条件。因此,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第3款和第83条第3款的鼓励下,泰国湾沿海四国倾向于通过共同开发的方式解决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利用问题。......
2023-08-03
共同开发协议是国际法上的条约。它具备条约的基本特征。共同开发协议以国际法为准,体现平等互利和公平合理的国际法基本准则。它是缔约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缔结的,内容公平合理。其缔结、生效、遵守与实施、修订与解释以及终止和无效完全符合条约法的规则。例如,1979年泰国和马来西亚谅解备忘录规定:“本备忘录自双方互换批准文书之日起生效。本备忘录于1979年2月21日在清迈用泰语、马来语和英语三种语言文本写成。三种文本若存在不一致,应以英文文本作准。”再如,1990泰国和马来西亚共同开发协议中规定:“(1)本协定自交换批准文书之日起生效,除非双方政府另达成一致,本协定有效期与《1979年谅解备忘录》有效期一致。(2)本协定终止后,联合管理局应按照双方政府批准的清算程序解散。”[1]
与一般条约相比,共同开发协议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其一,共同开发协议的主体不仅是国际法的主体,还是海域划界争端的当事国。从泰国湾共同开发的实践来看也是如此。例如,马来西亚泰国共同开发协议的主体是马来西亚和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共同开发协议的主体是马来西亚和越南。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都是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家,同时也是泰国湾海域划界争端的当事国。
其二,共同开发协定是契约性条约。其主要作用是为缔约国创设国际法上共同开发的义务,并且对缔约国在共同开发区的行为进行规范。它只对缔约国具有法律拘束力。例如,1979年马来西亚泰国谅解备忘录前言中表明该协议就是为了尽快开发“重叠海域海床资源”,确立两国的合作义务而签订的。重叠海域海床资源尽快进行开发符合两国的最佳利益;双方确信此种开发活动需要两国彼此间的合作。再如,1992年马来西亚越南谅解备忘录前言中称为了“重叠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两国就此“合作方面达成的协议”。
其三,泰国湾共同开发协议一般采取谅解备忘录的形式。共同开发属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3和84条提到的划界前“临时安排”。与划界协议相比,它不具有终局性和正式性,只是争端当事国在划界前对海域海域资源的利用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而且,它对未来的海域划界以及当事国的海域主张和立场都不产生任何影响。作为国际条约的谅解备忘录一般适用于对缔约主体影响较小、较不重要的事项。因此,泰国湾国家的共同开发协议一般采用谅解备忘录的形式。
其四,共同开发协议一般是双边的经济性的条约。国际和泰国湾的实践都表明共同开发协议一般是双边的。这在第二章第一节第一部分关于共同开发的主体已经做了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此外,与划界协议相比,共同开发协议属于经济性的条约。它不对当事国的权利进行法律性处置。它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和分享争议海域的油气资源。例如,1979年马来西亚泰国谅解备忘录前沿提到“考虑到对重叠海域海床资源尽快进行开发符合两国的最佳利益”。再如,1992年马来西亚越南谅解备忘录前沿中也提到“考虑到搁置两国在马来西亚西部的东北部海岸和越南西南部海岸的大陆架划界,达成在重叠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的临时安排,符合两国最大利益”。从两国共同开发谈判的背景和上述表述都可以看出,共同开发协议就是为了开发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因此,与划界协议不同,它更多地考虑经济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有关泰国湾海上共同开发法律问题研究的文章
泰国湾国家之所以倾向于共同开发解决海域划界争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泰国湾达成划界协议不易。虽然从海洋法规定来看,泰国湾沿海四国的海域主张属于“过分的主张”,为区域内外国家广泛诟病,但这也为各国共同开发创造了合作的条件。因此,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第3款和第83条第3款的鼓励下,泰国湾沿海四国倾向于通过共同开发的方式解决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利用问题。......
2023-08-03
也就是说,马越共同开发区的石油合作协议可能随马来西亚越南谅解备忘录到期而终止、两国协商一致而终止或者按合同约定的期限终止。而马来西亚越南共同开发案中石油合同的主体是两国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泰国共同开发案石油公司的经营权,通过与联合管理局签订产品分成合同,由联合管理局授予。马来西亚越南共同开发案石油公司的经营权,由两国通过各自国内立法直接授予其国家石油公司。......
2023-08-03
马来西亚泰国共同开发协议由泰国和马来西亚两国缔结,对两国具有约束力。因此,1994年之前马泰共同开发区事务的管理职责由联合管理委员会履行,1994年后由联合管理局履行。同时,联合管理局进一步明确了其职责和权限。......
2023-08-03
1992年马来西亚越南谅解备忘录授权两国国家石油公司全权负责石油开采活动的管理。自此,马来西亚越南共同开发的管理模式由“当事国共同管理模式”转变为马来西亚“一国代理模式”,但是仍属于“石油公司代理模式”。再次,这种授权是由越南石油公司仅将石油开采权和相关的管理权授权给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且经过两国政府的批准。马来西亚泰国联合机构代理的管理机制和马来西亚越南石油公司代理的管理机制各有优点。......
2023-08-03
因此,泰国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不愿意作出任何让步。这些因素是导致两国迟迟未能就两国争议海域资源的利益分配问题上达成共识的根本原因。两国之所以能够顺利快速地就利益分配方式达成共识,与两国的友好关系和同样强烈的共同开发意愿分不开。......
2023-08-03
泰国湾和黄海、东海、南海资源丰富,均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航道资源和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但是,二者沿海国对海域资源储量和分布了解的程度和对石油开采的程度和难度不同。黄海和东海的资源储量已基本探明,但是南海资源储量研究和勘探不足。黄海和东海与之相近,而南海由于地质复杂,海域面积大,其开发程度尤其是油气资源的开发程度远远低于泰国湾。......
2023-08-03
通过上述安排,泰国湾争议海域面积降至7 755平方海里。[69]现存的泰国湾内未解决的争议海域主要是柬埔寨和泰国的双边争议海域和三边、四边重叠争议海域。......
2023-08-03
主要以越南柬埔寨、柬埔寨泰国、泰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马来西亚越南海上共同开发案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法律问题。通过对泰国湾海上共同开发具体案例的研究,得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和观点,从而对推动中国在周边争议海域尤其是南海的共同开发实践提供一些想法和建议。由于泰国湾海上共同开发案例都属于争议海域共同开发,因此本书研究的海上共同开发法律问题事实上仅限于对争议海域共同开发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