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多元设计与校本实践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多元设计与校本实践

【摘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游戏在各年级的应用和开发进行行动研究,组织数学游戏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以及其他智能[24]。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儿童心理行为学的相关论著、游戏与数学及数学学习的关系的论述等,提高理论水平,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得出上述四点作用。数学游戏的创新点在于有意识地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数学游戏教学实践研究和开发校本数学游戏。

所谓数学游戏活动,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游戏活动,它兼具了游戏与数学的特点,具有教育性、趣味性、探索性、创造性、实践性,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为特征,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其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独特的风格[23]。另外,数学游戏活动还具有以下特点:

(1)形象性。从数学角度来看,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数学游戏活动就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一个个具体形象的事例或生活情节来表现的一种活动。它使纯学术的数学符号变成了形象的事物,数学就具体化为生动可感的游戏。

(2)多样性。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学生学习的形式往往是一成不变的,这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希望有新颖多样的活动出现,来满足他们好奇的心理。数学游戏活动就是利用游戏的特点,把数学知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出来。

(3)科学性和趣味性。数学以精确著称,数学游戏作为数学课堂之外的一种活动,也应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并在展现科学知识的同时,辅以各种有趣的形式或语言,可以让数学教学变成一种轻松有趣的活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游戏在各年级的应用和开发进行行动研究,组织数学游戏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以及其他智能[24]。例如:在《七巧板》游戏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不同的游戏规则和与传统有别的七巧板图形,应用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新数学游戏。通过甄别,购置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整套数学游戏教材。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数学游戏在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中的作用。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儿童心理行为学的相关论著、游戏与数学及数学学习的关系的论述等,提高理论水平,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得出上述四点作用。第二,对现有数学游戏的改进和应用。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通过分析综合法,探究该数学游戏在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中的主要作用、适应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可操作性,改进游戏和进行应用研究。第三,开发校本数学游戏。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分析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游戏—教学实践—反馈—修改—完善数学游戏内容。

数学游戏的创新点在于有意识地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数学游戏教学实践研究和开发校本数学游戏。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对数学游戏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极少明确指向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首先,数学游戏应用于数学教学当中,使数学游戏活动常规化。现在,数学游戏活动已经成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在学校层面,做到一级一主题,定时活动,统一评价。同时,各班级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游戏化教学。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等得到了发展。其次,在与其他学校和来校学习的师生的交流中,通过上研讨课等形式,分享我们的成果,得到同行们的肯定。最后,转变了部分家长与孩子进行学习沟通的方式、方法。数学游戏成为孩子课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家庭学习更为主动、和谐。在该内容开发中,我们开发了扑克牌、火柴棒、24点、数独、魔方、九连环等游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