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多元设计与校本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多元设计与校本实践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元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方面有助于课程的培养目标的确立,指引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设计,实现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该理论是在对传统智力理论批评和挑战的基础上,借鉴脑科学、遗传学、教育学和智力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而产生的,其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较强智能和较弱智能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17]。加德纳将智能定义为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九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18]。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主张设计“智力公平”的评价方式,直接观察并评价运作中的各种智能及学生在各个智能领域的发展状况,而不仅仅关注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该理论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元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方面有助于课程的培养目标的确立,指引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设计,实现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