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多元设计与校本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多元设计与校本实践

【摘要】:标准明确规定,“‘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8]。从本质上来讲,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载体。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2011版实验高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更名为“综合与实践”,强调“综合与实践”是一类课程,而不是单纯的教学活动,学生要能够“综合”掌握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标准明确规定,“‘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8]

从本质上来讲,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载体。具体而言,课程目标是使得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其他领域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实际、其他学科问题以及数学学科本身问题,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遵循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原则,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数学教育价值的活动主题;课程实施重在实践、重在综合,教师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全过程参与,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呈现思维过程、激发创造潜能,获得关于数学、生活、自我的真实体验;课程评价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关注过程和结果,突出发展导向,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对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