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划分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四个类型,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2023-08-03
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将课程分为学科与活动两类,活动作为课程正式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课外活动课程化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身。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对活动课程的定义、特征、理论基础、地位和作用等做了大量研究,对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课外活动的关系进行辨析,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理论基础。
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活动课程迈向规范化、综合化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与各学科课程其他内容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课程形态,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但是,国家政策性文件并未对其加以确切界定,有研究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地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6]。
2017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给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式定义,即“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7]。特别地,针对小学阶段,指导纲要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角度界定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划分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四个类型,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2023-08-03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烙饼策略”。通过推理、化归、抽象,学生理解“烙饼策略”是一类问题的模型,只要形成优化思想、掌握优化方法,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创设“煮鸡蛋”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处于积极思维的最佳状态,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进而引出“烙饼策略”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化归思想解决“饼数”不同的烙饼问题,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
2023-08-03
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设计“双结合”教学模式,确保课程实施和目标实现。具体来说,根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体系的五类课程内容,“双结合”教学模式又内隐五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最后,“双结合”科技创新教学模式,是实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科技创新教学内容时所采用的,以科技主题为桥梁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流程具体包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应用创新。......
2023-08-03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元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方面有助于课程的培养目标的确立,指引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设计,实现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2023-08-03
当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①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②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二)自主型作业增强自我学习体验自主型作业的设计旨在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体验。......
2023-08-03
具体到“鸡兔同笼”问题,主要渗透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思想不再是“鸡兔同笼”问题需承载的教学功能。这是将“鸡兔同笼”提前到四年级进行教学的主要原因。试想,六年级再研究“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大多数直接会想到列方程解答。......
2023-08-03
标准明确规定,“‘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8]。从本质上来讲,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载体。......
2023-08-03
一般来说,会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它分别对应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和创造性应用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当然,这样设计作业,势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