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领导者的高明在于识人、用人与《颜氏家训》

领导者的高明在于识人、用人与《颜氏家训》

【摘要】:现在的一些领导,总把物色人才的眼睛向上边、外边看,对身边的孔明式人物不太重视,以致把一些本可发挥作用的人才埋没了,有些人才因此而外流,实在可惜。识人之优,尽人之才,用人之才,正是领导者的高明之处。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

——《颜氏家训·慕贤者第七》

在《颜氏家训》中,颜氏批评了当时为政之人的用人态度:虽重“他山之石”,而轻“身边之玉”。说他们“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对身边的贤哲,“每柏狎侮,不加礼敬”。对他乡异县的才子,却只要听到一点风声,便“延颈企踵,甚于饥渴”。颜氏认为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

由此,我想到了《战国策》中记载的燕昭王求才的故事。燕昭王即位时,面对连年战乱而变得满目疮痍的祖国,立志不惜代价,复兴燕国。而治理国家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是广招人才。为此,他昼思夜想,寝食不安,并特意向郭槐请教。

郭槐先给昭王讲了一个“重金买马骨”的故事,让其揣摩。他说:古时候有个国君,要用千金重价买一匹千里马,找了三年还没有找到。有个侍从官对他说:请让我去找一找看。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那匹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骨头,回来报告国君。国君大发脾气,说:我所要买的是活马,谁叫你拿五百金去买颗死马的头?侍从官回答说:一匹死了的马尚且用五百金买来,何况是活的马呢?天下人知道了这件事,一定认为大王能够出高价买好马。大王您等着吧,千里马就要送来了。现在大王如果真的想要招请天下贤才,那就从我郭槐开始吧;像我郭槐这样的人都能受到尊重和敬用,何况超过我的人?他们哪里会怕路远千里而来呢?果然不到一年,千里马就送来了三匹。

于是燕昭王就为郭槐建筑宫室,拜他做老师。这样,乐毅从魏国来了,邹衍从齐国来了,剧辛从赵国来了,有才能的策士争着聚集到燕国来。

郭槐的建议和颜氏的观点可谓如出一辙。选才,真的要诚心,人们说:“假意找,到处不得;真心寻,眼前便是”也有这方面的意思。现在社会,也有些孔明式的人物,在原来工作的单位或地方,并未显出什么才能,调一个单位或地方后,很快创出“草船借箭”、“火烧赤壁”那样的奇迹。缘何同一个人发挥的作用,相差竟有如此之大?其原因,也是因为某些领导不重视“身边之玉”。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既能远道“三顾茅庐”谒孔明,又能就近任用自荐的徐庶,同时起用身边的各种人才,以致他手下文官武将济济一堂。现在的一些领导,总把物色人才的眼睛向上边、外边看,对身边的孔明式人物不太重视,以致把一些本可发挥作用的人才埋没了,有些人才因此而外流,实在可惜。

根据调查分析,有些领导干部,对身边孔明式的人物并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是求全责备、不能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干部,盯住某些小缺点,轻率地摇头、否定。其实《三国演义》里的孔明也并非完人,且不说他掌权以后,因用人不慎,致使失了街亭这一战略重地,就是“三顾茅庐”故事中,人们不是也看得出孔明很有一点清高踞傲的缺点吗?难怪张飞要发牢骚。然而,刘备更多看到的是孔明的优点和长处。试想一下,假若刘备当时也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孔明恐怕未必请得出来。这样,以后蜀汉的三分天下恐怕也未必能得到。

所以,领导干部要重视使用身边的“孔明”。识人之优,尽人之才,用人之才,正是领导者的高明之处。不必拘泥于人才的小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一点,古代刘邦在用身边之人时就注意到了。

先投奔了项羽,后又投奔刘邦的陈平,通过魏无知的举荐,被刘邦任为护军都尉。大将同勃和灌婴对刘邦说:“陈平虽然仪表堂堂,却未必有真才实学。他在老家时与嫂子私通,品行不端;他因为没有得到魏王和楚王的重用,才来投奔汉王。您对他加官进爵,他却不能忠于职守,还经常利用职权之便,接受诸将的礼金。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您可要仔细考虑啊。”

刘邦找来魏无知责问,魏无知说:“我推荐的是陈平的才能,大王责备的是陈平的品行,这是两回事。如今楚汉相争,势不两立,失人者败,得人者兴,要想打败楚王,您就得重用像陈平这样的人才,以协助筹划良策。至于受金盗嫂之事,您又何必太介意呢?”

刘邦听从了魏无知的劝告,赐给陈平很多财物,并升他为护军中尉。后来,陈平果然没有辜负刘邦。他帮刘邦用反间计除掉范增,使项羽如失左右手。又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载,陈平在征伐匈奴、平定叛乱时,也曾六出奇计,六建奇功,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一些领导,仅在人才交流会上或别的场合与求职者打了一次或几次交道,回来便啧啧摇头:这些青年人(或这些大学生),真是太狂傲、太清高了。这种人被听收到单位之后,一定难以领导,也难以被他人所容,所以还是不要为好”。清高、狂傲、不近情理,成了他们拒绝别人的借口,因而他们挑回的便是一些表面顺眉顺眼,对领导尊敬有加,言听计从的人。这些领导对人才的取舍,让我想到了历史上有名的武帝刘彻关于人才的看法。他在《武帝求茂才异等诏》中写道:“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提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昕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将人比作马,认为“狂奔踢人的马,却是日行千里的马”。同样“时常被世俗所讥讽议论的人,却是建功立业的奇才。”“而可能翻车的马,以及放荡不羁的人,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世上的人多种多样,有些人谦逊有礼,能给人好印象,但有的人却或暴躁或冰冷或狂傲,让人无法接受。其实后一类型的人中有许多有才华的人,有的甚至就是领导们梦寐以求的“千里马”,领导如果是诚心找才的话,就不应只凭第一印象或表面的、肤浅的接触将他们拒之门外。

诚然,领导们都希望自己的下属顺从一点,像个刺猬沾不得、碰不得的人是不讨人喜欢,但将这作为主要的评判人的标准却是很不明智的。中国古代从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开始,便形成了注重社群关系的风尚,一个人要实现抱负,良好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更是其中的一门精深的学问。有的人确实是有才、也有好的品质,因而能得到领导的接受和肯定,但也并不排除,一些人并无真才实学,仅通过伪装得驯良顺从,或巧妙的溜须拍马来获取职位;更不能排除一些领导因为偏见或心胸狭窄,而将所需的良才排斥在外的可能。

有人也曾以猫喻人:有的猫体肥肚圆,一副安详驯服之态,“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可就是不会抓老鼠。一旦老鼠出现,那猫儿只是瞪着两只绿闪闪的眼睛,“妙呜,妙呜”个不停,却不敢上前扑食。鼠辈们照样横行无忌,如人“无猫之境”。就像乐均(耳食录)所载:“厌以腥膏,眠以毡厨。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另一种是十分凶猛的猫,平时主人不小心“冒犯”了它,也会被抓得鲜血淋淋。但正是这种猫却是抓老鼠的“猛将”,张牙咧嘴,利爪前舞,使老鼠闻风丧胆。所以,主人如果是为了养猫捕鼠而不是养猫玩耍的话,选猫时就应选“狠猫”。同理领导选才时如果目的是为了发展事业而不是找一个“奴才”、“马屁精”的话,选才时应选有真正才干的人,即使他们不好相处。“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刘彻不是说对“非常之才”,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吗?只要领导干部能用人得法,引进一个“怪才”、“狂才”,不知比吸收一个庸才要实惠多少。所以领导选才,切不可以以是否顺从、谦虚为主要标准。

以上是说领导应如何对待身边之才,发掘身边之玉。有时为了找到人才,领导还应“走”出去,多去发掘,多去寻找,用“慧眼”去“识金”。

一个文化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由于不怎么合时代潮流而游人寥落,门可罗雀。职工抱怨,领导也忧心如焚。馆长一次突然想到可以找一些民间艺人,用他们的精湛技艺来造些精美的工艺品,来挽救这个濒临闭门的文化馆。于是,他先是一个人单独到民间查访、询问,打听到了一些有名的艺人的名字。第二次,带着大车小车、各路文艺界的干部,浩浩荡荡地开到那些艺人的家门。诚恳地请求,并给以优厚的报酬,终于请回了几个高人。艺人们向馆长建议,馆中不是有个大湖吗,可以造两艘仿古画舫置于其中,设想一下:湖光岚影、楼台亭榭、晨烟暮雨,水木清华,秀丽的湖面上点缀着两艘精美的仿古画舫,该是一番多么美丽的情致?另外,馆中还有一些废置的角落,也可以用工艺品来装饰。”馆长依计而行。果然,人们听说有这等奇观,纷纷涌来观赏,且名声越造越大,甚至见诸报端。这样,一个行将关闭的文化馆又有了新的活力,风生水起,门庭若市。

所以,领导如果有慕贤之心,还应多出去走一走,找一找,不要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一杯茶一张报,期望天上掉下个“孔明”来。在平常的人群中,其实有着最广泛深厚的人才群。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你深入细察百姓,就能发现真理。砂砾任人践踏,没有多大价值,你如果把它搁在炉里让它熔化,让它沸腾,它们就会变成灿烂的夺目的水晶。”只要领导们善于寻找,善于发现,就能培育出人间珍珠,炉中水晶,为我所用,为事业建设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