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多问与不耻下问 - 姜仲岳与《颜氏家训》的讨论

多问与不耻下问 - 姜仲岳与《颜氏家训》的讨论

【摘要】:姜仲岳就这个问题与颜之推苦苦争辩。因此,求学应好问、多问、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尽量减少错误,并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不仅初学者应谦虚,有一定学问的人也应好学多问。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地发现疑问,发现自己的不足。老师去世后,他更专心致志地钻研王阳明的遗著,学问更加精深。一次,与读小学的小孙子聊天时,立刻被小孙子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了。在广泛地学习这一点上,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曾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

《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而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孔子曾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教育人们应虚心学习,多向人请教。

勿庸置疑,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倘若孤陋寡闻,就容易出一些错误和纰漏。如果得不到别人的批评指正,便永远错下去,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一个人勤于向别人请教,并经常与人切磋,那情况就不同了。“好问则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颜之推也认为,大凡“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的人,“谬误差失者多矣”。

他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谷梁传》记载,一次公子友和一个名叫莒如手的人打斗,公子左右的人都大声喊道:“孟劳,孟劳。”孟劳,是公子友随身佩带的宝刀的名字。这在《广雅》一书中有记载。公子左右的人是叫公子赶快拔刀。但齐朝的姜仲岳却说:“孟劳”,是公子左右的一个人,他姓孟名劳,力大勇猛,被视为国宝。因此,公子左右的人大喊“孟劳”,是情急之下,喊孟劳来护驾。姜仲岳就这个问题与颜之推苦苦争辩。直到当时的学术大家,清河郡守刑峙,支持颜之推的观点,并且据理力争,才说服了姜仲岳,使他“赧然而服”。

又《三辅决录》中记载,“灵帝殿柱题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大概引自《论语》,四字一句,意在描写京兆人田凤外貌英武,仪表不凡。有一个才士,竟然说“当时张京兆和田郎二人都相貌堂堂”。将地名误解为人名。这个才士后来听了颜之推的解释,非常吃惊,羞愧难当。

还讲了当时江南一位权贵的笑话。这位权贵读了一本有错误的书《蜀都赋》,本来应解释说“蹲鸱,芋也”,书上却把“芋”字错写成“羊”字。这样一来,就将蹲鸱解释为羊。一次别人送他一大块羊肉。他写信道谢说:“谢谢你送的蹲鸱。”当时弄得朝廷的官员都吃惊得很,不知他为何写这种书信。后来寻根究底,才知真相。

颜氏还写了几个由于对书中文字错误理解而闹出笑话的故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举以上例子只想说明一个道理:求学求知,如果一个人坐在那里苦思冥想,而不与他人交流切磋的话,就容易犯错误。因此,求学应好问、多问、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尽量减少错误,并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谦虚好问,拜人为师,是学业有进的必经之途。《礼记》说:“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意思是说,天体运行变化产生四季,大地孕育生产财富,父母生下子女,而由老师加以教导。古人认为上天、大地、父母、教师,加上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君主,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五大基本条件,所以古代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可见,老师对人的成长很重要。而从学于师更是求学的必由之路。

初学之人,应该具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如果刚学到皮毛便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话,那简直无亚于白痴。

古时有一个财主的儿子,其父为他找了一个老师。第一天,老师教他写字。老师先在纸上划了一横,说:“这是‘一’字。”画了两横,说:“这是‘二’字。”小财主有点坐不住了。当老师又在纸上写了个“三”字,说这是“三”字时,小财主再也忍不住了,大叫:“这么简单,谁学不会。不要你做老师了,你走吧。”便乐颠颠地冲出去向他的父亲报喜。老财主也高兴得眉开眼笑。刚好,老财主要过生日,就叫儿子写一份请柬,请一个姓万的朋友前来赴宴。老财主等呀等,过了大半天,也不见儿子拿出请柬来。他进书房一看,儿子正伏在地上画横杠,已画了几十张了,每张上面都画了十几道杠。见他进来,儿子怒气冲冲地抱怨道:“那人姓什么不好,偏偏姓万,我写一天也写不完他的姓啊。”

无疑,这是一则幽默,极尽夸张手法,讽刺了那些初学皮毛便洋洋自得,无视师尊的井底之蛙。

不仅初学者应谦虚,有一定学问的人也应好学多问。学问是无止境的。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地发现疑问,发现自己的不足。那就应该向知者请教,经常与人切磋,达到解决疑问、弥补不足的目的。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大意是说,不管别人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只要他知道的比我多,知道我不知道的知识,我就要向他拜师请教。这种观点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的。“万世师表”的孔子在这方面就是典范。孔子曾以郯子、长弘、师襄、老聃为师。而郯子等人,都不及孔子贤明。明代嘉靖年间有位姓董名坛的著名学者,在这一点上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董坛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以能诗闻名江湖”,但他从不满足。六十八岁那年,他听说王阳明很有学问,便赶去听王阳明讲课。一连听了几次,觉得眼界大开。于是,他诚恳地要求王阳明收他为学生。那时王阳明五十三岁,说什么也不肯收比自己年长许多的董氵云为学生,有人劝董坛:“你已经那么大年纪了,也很有名望,何必要拜一个比你年轻的人做先生呢?”董氵云回答说:“我认为对的,就去做,你们别来劝我了。”他决心跟随王阳明从头学起。两年后,他决定正式向王阳明行拜师之礼。那天下着大雪,寒风凛冽,董坛背着铺盖,沿着泥泞的小路,一步一滑地走到王阳明住处,正式拜了师。从此跟随王阳明学习。老师去世后,他更专心致志地钻研王阳明的遗著,学问更加精深。

某所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教授,教了几十年书,始终都将别墅(墅音shù)读成别野(yě),别人要么忽视了,要么淡漠了,要么心存顾忌,一直没有人给他指正。直到他老了,退休了。一次,与读小学的小孙子聊天时,立刻被小孙子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了。老教授开始根本不信,后来当小孙子自信地将字典上查到的读音摆在他面前时,他一下子惊呆了,几乎缓不过气来。对他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他觉得这完全不可能,太不可能了。缓过神后,他不禁感慨:这一辈子做学问,一个简单的字竟错得这么顽固,自己的知识中该还有多少未被人指出的缺陷。于是,已年花甲的他又拿起了书,走回他的同事和学生中去……

这个故事让人感慨颇深。顾人及己,我们由于固执偏见和其他原因,一生中自己不知道的错误又有多少呢!因此,我们要广泛的拜师求学。

在广泛地学习这一点上,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曾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文焉”。在我国还有“一字之师”的美谈,即使只为自己指出一个错字,也要以师礼相待,中国是文明礼仪大邦,由此也可窥见一斑。现代大文学家郭沫若也曾因一字拜师。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排练时,其中的一个情节是婵娟怒斥宋玉。原台词为:“宋玉,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演婵娟的女演员觉得不怎么贴切与妥当,便向郭沫若建议,将这句改为“宋玉,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这样一改,斥责的语气变得更加明显,更好地反映出了婵娟对卖师求荣的宋玉的愤怒与蔑视。郭沫若一听,拍手称妙,立刻将台词改了过来。他感慨地对这位女演员说:“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一字之师”正是人们好问的一种独特表现。一个人无论学识多么渊博,虚心讨教也是必要的。所谓,“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总体水平不及你的人,在某一方面也会有强于你的地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有求师好问之心,但不知如何做起。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从身边的人学习起。

抗战期间,刘伯承担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为了吸取外国军事经验,他在戎马倥偬之中翻译了苏联红军卫国战争的材料。刘伯承的语文修养很好,俄语也有基础,但他在翻译的过程中还是虚心地请教别人。他常对人说:“我拜了两位老师——中文请教小平同志,俄文请教左权同志。”他还说:“找老师要看真心和假心。假心找,千里难寻。真心找,眼前就是。”当时和刘伯承在一起生活、战斗的同志无不为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所感动。大家称赞说:“自古以来,都有一些人好为人师。而刘伯承司令员却正好相反,他是为人好师。”

刘伯承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真心找,眼前就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开始,虚心求教,好学多问,不耻下问,在学业上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