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处理兄弟事务与《颜氏家训》

如何处理兄弟事务与《颜氏家训》

【摘要】:现在虽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但他还是免不了会有堂兄弟、表兄弟。历史确实有因为妻子的原因而导致兄弟之间反目的事情,鲁迅与其弟周作人便是一例。兄弟二人从小关系很好,鲁迅为兄长,从小对周作人的爱就超过对自己的珍惜。但也有互相信赖的兄弟,荣德生与其兄弟荣宗敬便是。所以,兄弟间的真诚坦白、互相信赖,是家庭和睦、事业成功之必需。颜氏还告诫家人,兄弟间相处,还应处理好家中的事务和彼此的子女间的关系。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颜氏家训·兄弟第三》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回弟兄。”兄弟之情,在颜氏眼里,与夫妇、父子同等重要,为“人伦之重”,因而“不可不笃”。

古代有诗云“乃兄乃弟,如手如足”,是说兄弟之间应如手足一样相亲相爱。唯此,家庭关系才能和谐。小时候听过一个叫“十支筷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个老人有十个儿子,彼此不和,互相争斗。老人在临死前将十个儿子召示床前,给他们一人一只筷子叫他们折,十兄弟各自稍一用力,筷子全断了。老人又拿出十只筷子,将它们捆成一捆,叫十兄弟折。这一次,他们每个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怎么都不能将筷子折断。老人于是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兄弟十人就如同这十支筷子,只有彼此相亲相爱,才能不受外人欺侮,才能振兴家庭;如果彼此怨恨,不和气团结的话,就如同我第一次给你们的那支筷子一样,会被人一支支轻而易举地折断。”老人说完断了气,十兄弟也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深深自责,从此相亲相爱,相顾相惜。

中国古代讲究多子多福,一家之中,兄弟关系比较普遍。现在虽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但他还是免不了会有堂兄弟、表兄弟。更推而广之,“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学会了兄弟间正确的相处之道,也可将他用于更广泛的人际交往范围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颜氏在家训中,将兄弟关系比喻为居室,认为如果能做到“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但如果“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就会“壁焰楹沦,无可救矣”。他并且还特意强调“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即兄弟之间相处,要谨防妻子、儿女、僮仆奴婢等人的挑拨离间。这里我想,不是所有的妻子、仆妾都挑拨离间,也不是只有妻子仆妾才专司拨乱。兄弟间相处,应提防一切小人,应不信一切谗言,彼此信赖,肝胆相照

历史确实有因为妻子的原因而导致兄弟之间反目的事情,鲁迅与其弟周作人便是一例。兄弟二人从小关系很好,鲁迅为兄长,从小对周作人的爱就超过对自己的珍惜。成年后,他带周作人出国留学。回国后,自己花钱买了一幢房子,接母亲、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妻子一同居住。可时间一长,鲁迅和日本女人相处难免生罅隙,那女人便时常在周作人面前数落鲁迅的不是,再加上别的一些原因,最终导致兄弟二人关系决裂。鲁迅在《故事新编》中,给一人起名为“宴之敖者”,“宴”字从家从日从女,敖,古代有放逐之意,“宴之敖者”即意为“被家里的日本女人放逐出来的人”,鲁迅以此来自嘲自讽。身为文化名人的周氏二兄弟(鲁迅原名为周树人),就不能避免因为妻子的原因而反目成仇,其他的人也就不用说了。因而兄弟间相处,一定要谨防这样那样的引起猜疑和不和的因素。

但也有互相信赖的兄弟,荣德生与其兄弟荣宗敬便是。也正是因为信赖与真诚,所以二人才能白手起家,创建30年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

1902年,荣德生与其兄荣宗敬一起,购回简陋的机器设备,建立了保兴面粉厂(后改为茂新面粉厂),经过兄弟二人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这个面粉成发展为四个厂,年产面粉量占全国总量的1/3,荣德生兄弟也成为驰名中外的“面粉大王”。如此巨大的产业,如此纷繁的事务,如果兄弟二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是肝胆相照、互敬互信、齐心协力,而是听信一些奸言谗言,彼此猜忌防范,怎能有如此显赫的业绩。所以,兄弟间的真诚坦白、互相信赖,是家庭和睦、事业成功之必需。

颜氏还告诫家人,兄弟间相处,还应处理好家中的事务和彼此的子女间的关系。他认为,兄弟间之所以不和,有时是因为“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对此,他提出的建议是“恕己而行,换子而抚。要兄弟们推己及人,以公平的原则处理事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的孩子。

一家之中,当兄弟间的孩子发生争斗,各自的家长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指责别人的孩子不是,还是先教育自己的孩子?家人的财产分配,是都只为自己考虑,想排挤别人的呢,还是多为对方考虑,多让给别人一些……这是在任何一个大家庭中都会碰到的情况。这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自责,多谦让。想穿了都是一家人,吃亏又能亏到哪里去呢?再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对兄弟好,他也一定会心知、会感激,会在日常相处中通情达理。这不仅对兄弟本人重要,对后辈的教育、对治家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家中兄弟能如此相处,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侄,不至出现“兄弟不和,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的不幸局面。

兄弟相处,还应做到兄友弟恭。兄长对弟弟,要爱护,要教育;弟弟对兄长,要恭敬。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对弟弟极其友善。许多人都知道他的著名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未必知道他这一诗句中的“亲”字,并非指父母双亲,而是指家中的兄弟。王维在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正远在他乡。在这首诗中,诗人非但没有着力渲染自己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寂寞的感觉,反而去仔细体味兄弟们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发现“少一人”(指诗人自己)的无比惆怅的心情。这种对兄弟的思念和拳拳之情,使得他的这首诗的每个字句,犹如不息的鼓点,敲击着人们的心扉,引起了古今无数人的共鸣。

兄长爱护弟弟,不仅应从生活上关心,更应在思想品德方面,多给予指导和帮助。清朝大臣曾国藩所写《曾氏家训》,一半是教子女如何做人,另一半就是教弟弟们如何处世。

读书作文方面,他告诫弟弟们,业精之法在于专,“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己矣。”并专门提到了九弟,说他立志练书法,不可不提起精神。读书应有恒心,“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凡求强记者,尚有好名之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等等。

在修身处世方面,他要求弟弟们,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称之为“处世为人”之本。他说“总之,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饮,到处人皆敬重”。“若三者一,则不为人所与矣。”不可长傲多言,“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曰多端”。不可倚势骄人,应平和自勉,“大抵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故于两弟时时从‘平和’二字相勖,幸勿视为老生常谈。”

在谨守家风方面,他告诫弟弟居屋莫太华丽,“我家若太修造壮丽,则沅弟必为众人所指摘,且乱世而居华屋之厦,尤非所宜。”生日不可宴客称庆,“生日在即,万不可宴客称庆。”治家应以勤俭为本,“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译,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他法。”

从这些家训中,可以看出曾国藩作为兄长,对他的弟弟们的一片苦心。确实,兄长应是弟弟成长的引路人,不可以忽视自己的职责。

除了兄长应“友”之外,弟弟也应对兄长恭敬,古时有真真:“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说是“弟恭”的典型。他四岁的时候,父母让先挑,他就拿了小的,将大的留给哥哥姐姐。因而,《三字经》中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能先知”,并将它作为启蒙教育的好教材,教育后人。

历史上也有“兄不友弟不恭”的事,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谴责。《左传》中记载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庄公的弟弟郑段在母亲的怂恿下,想阴谋造反,推翻哥哥的统治。郑庄公对此早有察觉,却故意不加管教约束,阴险地一味放纵他。郑段要京这个地方,庄公给了他,背地里对人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郑段将西鄙、北鄙两个城邑也据为已有,公叔也只是说“不义不仁,厚将崩”。最后郑段野心越来越大,终于武装反叛。这时,早有准备的郑庄公才说“可矣”,并命子封率兵车二百乘以反击郑段,郑段出奔逃亡

这段历史《春秋》上著曰“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之解释道,“段不弟,故不言弟”,“称郑伯,讥失教也。”说郑段不像个弟弟,所以不称他为弟弟;称郑庄公为郑伯而不称兄,也是讽刺他没有履行教育好弟弟的职责。兄不友,弟不恭,导致兄弟二人互相残杀,这个教训值得后人牢记。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认为兄与弟其实就是一个人,形虽分,气却相连。他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故事。江陵王玄绍,有两个弟弟:王孝英、王子敏。三人特别相亲相爱,所得的珍奇的食物,一定要三人聚到一起品尝,谁都不一人先吃。等到西台陷落之后,兄弟三人逃难,王玄绍因为形体魁梧,身材高大,被敌兵围住不能逃脱。他的两个弟弟争着扯着,以求代替哥哥受死。当知道无力相救时,三人便死在了一块儿。这个故事是多么感人,人们不禁感叹:兄弟之间,确实手足情深,“血,毕竟浓于水”。而正是因为他们平时相亲相爱,有着深厚的情谊,所以在危难时候,他们才会生死与共。

在我国古代,有一首赞美兄弟友情的诗,几千年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就是《诗经·小雅》中的《棠棣》(棠棣是一种植物)。由于这首诗的影响,后人常用“棠棣”、“棠棣之花”来喻指兄弟或兄弟之情。

棠棣之花,萼不绚华。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阅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丞也无戎。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确实,兄弟之间只要相互关怀,互信互爱,就能和乐融洽,危难之中相互救助,共御外侮。所以,兄弟间相处,一定要处理好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