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父母之恩似海深,做儿女的要尽力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表明自己希望子女以立身扬名为重,不要悲伤过度而耽误前程。1919年,他在长沙任教时,得知母病,立即把老人家接到省城治疗。母亲的去世并没有让他消沉,反而促使他以更大的精力投身革命。他对母亲的孝,对母亲的报答有他自己独特的方式。......
2023-08-03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床以衣。蔬果之蓄,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爱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这两句谚语都在说明一个字——“勤”。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颜氏从人类在自然界存在之初说起,认为唯“勤”才能立足安身。《尚书》中的《无逸》篇一文中有“勤劳而穑”的说法。在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古代中国,勤于农事,当然是国家富贵,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左传·宣公十二年》也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上古时期有尧禹带领百姓勤劳耕作的传说。据韩愈在《五蠹》中载:“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鏖裘,夏日葛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歃,以为民先,股无完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他们身为一国之君,住着简陋的茅草屋,吃着粗米野菜,还亲自带领百姓劳作,勤劳不辍,给别人作榜样。以至于累得腿上没有完整的肌肉,小腿上不生汗毛。这种勤劳的精神多么让人感佩。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辞官归乡后,迫于生活的贫困,也开始了真正躬耕陇亩的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庐山脚下,陶渊明带领家人开荒种豆,灌园鬻蔬。诗《种豆南山下》,描绘了他的劳动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锄禾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刚开始从事农耕,经验不足,使豆田中长满了荒草,使人可怜又可笑。但他能“日出而作”、“日暮而归”,也颇为难能可贵。
确实,从事农作必须有“勤”的精神,敷衍了事,时耕时辍是不行的。哄骗地皮,地皮就会亏待肚皮。
《永乐实录》中又说:“‘勤’之一字,岂独农夫宜尽,士、商贾皆当尽。”也就是说,不仅农夫应竭尽精力去“勤”,其他人如学者、商人以及从事别的职业的人,也应当“勤”字当头。“业崇惟志,业精惟勤”是被各行各业证明了的真理。
19世纪中期,为了保护我国东北边疆的金矿资源不受沙俄侵占,清政府派李金镛赴黑龙江,兴办矿务。
为了筹划金矿,光绪13年5月,李金镛亲自率领一行人由墨尔根出发进山,探测“黄金之路”。从墨尔根到漠河750余公里,山高林密,荆棘丛生,他们栉风沐雨,裹粮宿露,爬高山穿密林,驱野兽,一路上艰险备尝,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到达漠河矿区。抵达漠河之后,李金镛又亲自调查各方面的情况。经过4个多月的实地勘测,对漠河金矿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9月携带金砂矿样反爱辉,经过样品化验后,清政府才决定于14年1月初正式开矿。
同年10月,在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之后,漠河矿务局正式成立。李金镛亲自督阵,指挥兵勇、员工披荆斩棘,在群山中开设了三个金厂,到光绪15年1月便正式开机生产,开工当年便产黄金18961两,次年增至23105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实属办理得法,成效昭彰”。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在19世纪末和哥哥荣宗敬一起,从法国弄回“炼石石磨四套,六十马力引擎一部,麦筛三道,粉筛二道”。用如此简陋的设备起家,奋斗几十年,终于创立庞大的荣氏面粉企业集团,直至最终形成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这番创业过程何其艰难!如果荣氏兄弟没有勤奋不辍、艰苦创业的精神,如何能有这让人望尘莫及的业绩?
所以,勤是走向成功的阶梯,人要想成就事业,就必须脚踏实地,悉心勤奋,“始终奋勉,罔顾身命”。
颜氏家族是当时齐朝的高门望族,仕宦显达,声威赫赫,而颜氏却叫孩子们务农以守业自足,也许还有更深的意味。他一生历梁、周、齐、隋四朝,三为亡国之人,经历了世事烟云,也看多了许多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一旦离乱之后,便“被褐而丧诛,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的落魄。他教后世子弟以勤务劳,也有让其自立自强,成就品质的良苦用心。
勤可以养性。晋代陶侃为广州刺史时,每天搬一百块砖到室外,晚上又搬回室内。有人问他其中的原因,他说:“我正致力恢复中原国土,生活过得优裕舒服,就不能成就这番事业。所以借搬砖来锻练身体,以适应劳动生活。”
明世宗时的宰相霍韬,在写给后世的家训中,向子弟指出参加体力劳动,能体验到“粟人艰难,不生侈心”;能培养“习恒敦厚,不生邪心”;能体验“勤苦”,“兴起善心,免于罪戾”;为官能关心百姓疾苦。不参加农业体力劳动,即使是富足,“无功食人之食”,”厉民自养”,“则有天殃”,“则致衰倾”。告诫子弟“不可不力农作”。他看到了参加农业劳动的意义和好逸恶劳的危害,并教育子弟读书力田,这是难能可贵的,颜氏叫孩子务农,其用意也在于此。
古代还有个“劳思善生”的成语,更鲜明地表达了勤可以修养品质这种观点。
春秋时,鲁国的贵族子弟公父文伯,继承了祖上的“大夫”爵位,很觉满意。他退朝回家时,看见母亲敬姜正在织麻,便说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母亲还织什么麻呢?不怕别人笑话我不能奉养老人吗?”敬姜听后很生气,说道:“咱们鲁国要亡了吗?怎么能叫你这样不懂道理的孩子作官呢?”于是,她给儿子讲了许多必须重视劳动的话,其中几句是:“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其意思是说,参加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才能产生好的思想和行为;反之,不参加劳动,就会产生坏的思想和行为。
勤,不仅可以养性,还是立身之本。在《勉学》篇中,颜氏曾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在《涉务》篇中,颜氏又说“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颜氏意在教育后世子弟,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只要勤,即使是从事最基本的务农之事或是别的职业,也可以“自资”。如果不勤,那就会“父子不能相存”;如果更不幸而身处乱世的话,那就只有“兀若朽木,泊若穷流”了。因此,只要勤,只要肯学一门技艺,不论是何种环境,都能“触地而安”。
勤,也是持家致富的必须。一家中如果人人都勤劳的话,即使家境不佳,也会随着财富的日日积累而有所改观;反之的话,再大的家业也会败光。“坐吃山空”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由于从小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到父母死后,这些人一无所长,又不思劳作,因而只有眼看着财产一天天见少,直至最后耗光,而陷人困顿落魄的尴尬境地,这些教训让人引以为戒。因而梁朝徐勉,虽身居显位,却也不营私产,有人劝他为子孙置些产业,他说:“别人把钱财留给子孙,我给子孙留下清白。他们只有一无所有,才会学会自己养活自己。”
“大富由天,小富由勤”。现代社会出现了这种那种治家发财致富的事例:张氏集团、李氏合资公司、刘氏基金会等等,其财富之多,让人眼红。这,大部分也是靠全家人艰苦奋斗的结果。
卢楚其是广东省顺德市万和企业集团的总经理。这间民营企业生产的“万和”牌燃气热水器正在市场上大行其道,1994年产值达2.3亿元。这家拥有1000多名职工的企业,是一个独具色彩的王国,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3个副总经理中,有两个是卢楚其的弟弟,另一个则是他早年带的徒弟。人们在感叹他们家族钱赚得“盆满钵满”、“唔清唔楚”(数不过来之意)时,也在探求他们致富的原因。
1987年,改革开放了。卢楚其一边在镇上的工厂当电工,一边在家里开电器维修档,两个弟弟给他当下手。渐渐地卢楚其的本事大了,他辞了职,首个儿开了间城西电器厂。
创业难哪!卢楚其带着两个弟弟,两个徒弟,还有10个工人,为一家大型打火机厂生产脉冲打火机的高压变压。脉冲打火机在当时是新技术,卢楚其虽自持有技术,但刚开始的几个月废品成百上升,工人们心痛得掉泪,两个弟弟也泄气了。
“在家人和工人面前,我强打精神。他们动摇,我不能动摇……我说,干,不准泄气,一定要成功!”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正后,他们终于闯过了难关,城西电器厂昂首起步了。同时,卢氏兄弟也成了“脉冲点火”的民间专家。全国最大的热水器生产厂家看上了他们,要他们为“万家乐”生产脉冲点火装置。这样,城西电器厂每月产值达一百八十万元,卢氏兄弟的日子十分红火富裕了。
富了的卢氏兄弟不会忘记,当初为了多赚钱,兄弟们轮流开机飞机器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为了造房子时节省开支,他们自己备料、挑土、抬石块,每天干到深夜。有一天晚上,十三岁的小弟挑土,在水沟上摔了一跤,当即感到右边胯骨钻心的痛。他竟隐忍着,照样拼命干活。直到后来,三位哥哥发现他走路有点瘸,他才如实相告。而那时,他摔裂的胯骨缝早已长死,造成终身畸形了……此类的艰辛还有很多,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卢氏兄弟发家的例子告诉我们,家里富,少不了大家的齐心协力,少不了每个人的勤苦奋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粒粮食一粒汗”,少了勤,富从何而来?
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有个女儿,在她订婚的时候,何绍基在外做官。孩子的母亲准备给女儿办喜事,便写信请他给女儿办点嫁妆。不久,何绍基寄来了一个箱子,打开一看,家人都愣了:只见里面空空如也,箱底下只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大字——勤。小夫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高高兴兴地把那个“勤”字端端正正地贴在屋中,作为他俩的座右铭。何绍基的此举也意在教育后人:治家需勤。
“疏懒人没吃,勤俭粮满仓”,“有事莫推明早,当日之事当日了”。勤,人人要切记!
有关为人处世与《颜氏家训》的文章
是啊,父母之恩似海深,做儿女的要尽力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表明自己希望子女以立身扬名为重,不要悲伤过度而耽误前程。1919年,他在长沙任教时,得知母病,立即把老人家接到省城治疗。母亲的去世并没有让他消沉,反而促使他以更大的精力投身革命。他对母亲的孝,对母亲的报答有他自己独特的方式。......
2023-08-03
——《颜氏家训·勉学第八》“业精于勤”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勉励人们勤奋治学的话,全句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说,学业的精深得之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则由于游嬉玩乐;事业的成功在于深思远虑,事业的失败在于轻佻放任。业精于勤,古今中外的许多卓有建树的学者都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真理。也许有人会说,业精于勤,这道理谁都懂,但具体付诸行动却不是易事。......
2023-08-03
首先,他以一个“勤”字概括其求学的一生。在曾国藩看来,“勤”作为“立德”之首,具体表现在“手勤、口勤、仁勤”。其实,儒者历来认为“三不朽”中“立德”要谨守一个“勤”字,而且“立功”和“立言”也离不开一个“勤”字。为了说明勤奋是人的一种德行,他进一步对“勤”作了阐发。由此可见,曾国藩把“勤”列为立德之首是有其根据的。......
2023-10-31
特委会虽于九月十五日正式在南京成立,汪亦被选为国府常委之一,但由于汪之消极引退。两个多月前,蒋初下野,犹拒见汪,汪鉴此善意,遂于十一月十五日偕李济深在广州启程,经港赴沪。在大权几乎独揽之下,四中全会任命他为中执会党务委员兼组织部长和军委主席,进而通过整理各地党务案,削减派系力量,基本上已集党、政、军实权于一身。......
2023-11-27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赫拉克利特认为,在火燃烧和熄灭的过程中,本身也要受一定原则的限制或支配。赫拉克利特指出,“逻各斯”不仅永恒存在着,而且“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生成”,“逻各斯乃是共同的”。赫拉克利特一般把逻各斯理解为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规律”,有时也指普遍理性。由于逻各斯的介入,使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具有某种二元式的结构。......
2023-12-04
为了爱情而放弃事业或者只有事业而没有爱情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缺憾的人生。爱情与事业之间是不可割裂的关系,聪明的女人总是将爱情和事业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让爱情成为事业的发展动力,成功的事业又为美丽的爱情锦上添花。海明威经历过数次婚变,尽管婚姻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海明威没有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2023-12-06
为给孩子们树立榜样,还举了一惜书之人的例子。颜氏也谈到了自己非常爱惜书,甚至对书到了一种“敬”的地步,“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书是人类前进的阶梯”,就是对书的价值的肯定。由此可见看到司马温公惜书的一片良苦之心。这个人可算得上“惜书胜命”了。古人惜书的精神令现代人感叹,“字惜纸传,纸因字贵。”颜氏认为爱惜别人的书是品德问题,并将这作为教育后代的内容之一。......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