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礼仪大国:重建门风与《颜氏家训》

中国礼仪大国:重建门风与《颜氏家训》

【摘要】:一切的一切,都是经过周密而严格的规定的,是没有半点不符合待客之礼的。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大国”,以“文明讲礼”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将“礼”上升到与国家安宁相关的高度。而礼仪的核心,中国古代认为,则是“亲亲”、“尊尊”。在封建社会,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的表现原则是父慈子孝。夫妻伦理表现为和顺,我国自古以来,勉励夫妇“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和睦相处。

昔者,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以接白屋之士,一日所见者七十余人。晋文公以沐辞竖头须,致有图反之诮。门不停宾,古所贵也。失教之家,阍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江南深以为耻。

——《颜氏家训·风操第六》

中国的封建大家庭,历来重视家风

红楼梦》“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节中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情形。抬黛玉的轿子“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走上前去。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一切的一切,都是经过周密而严格的规定的,是没有半点不符合待客之礼的。从这,贾府的威严与气势,贾府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待客以礼的谨严家风,可见一斑。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大国”,以“文明讲礼”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古代《礼记》中讲:“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将“礼”上升到与国家安宁相关的高度。而家庭,就更不用说了。中国千代而下,代代都讲求“礼仪治家”。

对“礼仪治家”,各朝各代都有论述。

“一家之中,安顿得许多人口,无失所,无间言,便是大经济。然非细心体察不能。”

“闺门之中,少了一个‘礼’字,便是天翻地震。百祸千秧,身亡家破,皆从此起。”

……

而礼仪的核心,中国古代认为,则是“亲亲”、“尊尊”。即对祖先亲、对高位者尊。反映到一个家庭中,表现在人伦秩序上,就是有特定的尊卑长幼;表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夫敬妇贤、兄友弟恭、主善仆忠、主敬客礼等等。

颜氏对一些无视特定人伦秩序,侮辱尊长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当时有些人,与别人有了略微的接触之后,便命令自己的孩子拜别人为丈人,以对父亲、好友的礼仪对待。更有甚者,和别人萍水相逢,不了解对方的年龄身份,也轻易地拜为兄弟。以至出现“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与父亲辈、儿子辈的人称兄道弟。他认为这是有悖于礼,很难容忍的。

颜氏的告诫对于今天的教育意义,我想绝对不是像《红楼梦》中所描述的那样,为父的就必须摆出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式,使孩子视若畏途,如贾政对于贾宝玉;儿女中正出的就必然尊贵于庶出的,如贾宝玉和贾环(即使贾环没有那么多让人厌恶的坏德性,在人们心中他也比不上贾玉宝,因为他的妈是赵姨娘,而宝玉的妈则是王夫人);兄弟中必须由兄长掌管家事(贾府中本应由贾敬执事,只是他一心修炼仙丹,才将家长之位让于贾政);妾地位必不如妻,如赵姨娘见了王夫人总矮三分等等。这些封建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要被遗弃。但现在生活中由于家风不好而导致夫妻恶语相向、兄弟姊妹同室操戈、子女对父母师尊大为不敬的现象却发人警醒。

现在,国内很多报纸都曾对青少年道德品行发表过评论,对青少年无视尊长、粗鲁无礼的情形尤为痛心。

有些孩子对父母直呼其名,甚至还喊“绰号”。进门不打招呼,出门不作交待,冲进撞出,如人“无人之境”。由此连锁反应到对师长的态度,也粗鲁得让人惊心,无礼得让人寒心。五月份中央电台曾播出过一则令人气愤的事:北京某大学教授在校园里走路,被一骑车学生撞了一下。学生不但不关心询问,赔礼道歉,还恶声恶气,出语伤人“老不死的,这么老了出来干什么?”可以想象,为人师表、执教几十年的老教授,面对这样的青年、这样的学生,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大学生中出现这种人,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我们现在谈尊敬父母、师长并不是要青年们做到“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作为一个幼辈,对尊长起码的礼貌应当有,这是为人之初便应学到的品格,何况一个大学生?还作出如此之举,真是咄咄怪事。

“子不教,父之过”,一个人的品行表现,人们习惯于把它与家教联系在一起。由上例学生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家教的失败,家风的不严。

在封建社会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的表现原则是父慈子孝。这是好家风的重要表现。《说文》中说:“父者矩也”,“母为牧”。是说父母的责任是以法度(矩”)教育子女,以物质为手段(“牧”)抚养子女,使之长大成人,自行善道。作为儿女的应报之以孝,即曾子所谓:“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曾子是说,“孝”的最低层次是赡养父母,其次是不做让父母脸上无光的事,最高的层次是尊敬父母。当然,后人将大孝由尊敬父母又提高到通过立德立功的仕途去显扬父母这一层次。显扬父母并不一定人人做到,但尊敬父母却是为人之必须。

古人要求子女,“凡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气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然后改之。苟于事无大害者,必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意,虽所行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况未必是乎!”即要珍爱父母所给的物品;对父母的命令应听从,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应和气柔声地晓以是非利害,绝不可“直行己意”。

古人提出的这些要求,也是现在的孩子应当做到的。一个家中,唯有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尊敬父母,这才会有好的家庭关系。

夫妻伦理表现为和顺,我国自古以来,勉励夫妇“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和睦相处。夫妇和顺则家齐,争逆则家破。同时,夫妇和顺也可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后代的成长和教育。一个家中,如果父母之间“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就会使外人“闻其声不敢人其门”;就会使子女沾上不文明的习气,甚至视回家为畏途。有的孩子之所以离家出走,之所以粗鲁无礼,其主要原因还在于父母。这样的家,何来好家风。

兄弟伦理表现为友恭,恭长慈幼,它使同胞之间,情同手足,互敬互爱。颜氏说:“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说兄弟间只是形体分离,而“气”则是相连的,以此来说明兄弟之亲。可有些家庭,兄弟之间为些蝇头小利而勾心斗角,彼此怨恨,甚至加以拳脚,更有甚者,各自的妻儿都一起上阵,兵戈相向,弄得一家人鸡犬不宁、乌烟瘴气。在外人眼里,这种家也不像个家了。

一个家,做不到父慈子孝,夫敬妇贤,兄友弟恭,是不能形成好家风的。对于协调家中的人际关系,古人提出了不少原则,值得现在的人们借鉴。

长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讲礼节。北宋与司马光齐名的贤臣吕正献,在这一方面就给后人教子树立了典范。他的儿子吕希哲,“事事循规矩”。“甫十岁,祁寒暑雨,侍立,不命之坐不敢坐。见长者必冠带。天甚热,在父母长者之侧,不得去巾,缚裤衣服。唯谨行走出人,无得人茶坊酒肆。里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不正之书,非礼之色,未尝一接于耳。”他的儿子小小年纪,便时时讲礼,处处讲礼,正是他悉心教育的结果。他也曾因此对人说: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贤师友,而能成者少矣。”

古人还提到了一家人相处,应做到“忍”、“自省”、“平均、公正”、“不扬过”等等。

如《人言》:“家居久和,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

“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不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至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

“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曰:‘此其不思耳。’‘此其无知无误耳’。‘此其所见者小耳’。‘此其利害能有几何?’决不使之人而据吾心。则吾犯我者十数,可不至形于言,而征于色矣。此所谓善忍之道。”

这是叫一家人相处“应忍之有道”。家人冒犯了你,不要每次都忍着,这样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就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也”。正确的“忍法”是“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每一次发生小小的不愉快,都自己在心里将它化解。自己对自己说:“虽然他让我不高兴,但他是无意的。”“他是因为不知道才失误这么做的。”“就是他这么做了,对我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利害关系呢?”等等,决不可让这些愤懑郁结在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被家人冒犯数十次,也不形于言而征于色。

又如“一味见人不是,则兄弟、朋友、妻子以及僮仆、鸡犬,到处可憎。故云‘每事自反’,真一贴清凉剂也。”

这是教育人们,在与家人发生冲突后,应多白醒自责。如果能做到“每事自反”,那就能时时保持好心情。反之,一味见人不是,就会觉得兄弟、妻子、僮仆甚至鸡犬都可憎,那就完全是自寻烦恼了。

“人有数子,饮食衣服之爱,不可不均;长幼尊卑之分,不可不严;贤否是非之迹,不可不辨。示幼以均,则长无争财之患;幼教以分别,则长无匪类之患。”

这是叫家长对待孩子必须平均、公正。只有从小对幼辈做到饮食衣服平均,孩子们长大后才不会有争财之患;从小教孩子以明确的是非观,孩子长大后才无匪类之患。

“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语,俟来日正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这是说如果家人有了过错(当然不是作奸犯科之类的大错),正确的态度是“不暴扬、不轻弃”。当时不好说,以后再批评;对这件事不好开口,可借别的事隐讽,旁敲侧击。这样,既可解决问题,又不至于伤了和气。“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好家庭的型范。

古人讲求“以礼治家”,除了要求家人间以礼相待外,还要求对客人要讲究礼节。

颜氏提到当时一些失礼之家,主子不能做好表率,连仆人也无礼。他们或在寝食方面挑挑捡捡,对主人口出怨言,或对客人傲慢冷淡,颜氏对这种家庭是很不屑的,认为是“失教之家”。

针对此种现象,他专门提到了黄门侍郎裴之礼,用他为那些治家无道的士大夫树立榜样。裴之礼家中如果有这种无礼的僮仆,就是当着客人的面,他也要棒打鞭抽,以此来警戒家人。因而他的家中大小,就连门生僮仆,“折旋俯仰,辞色应对”,都“莫不肃敬,与主无别”。

古代的士大夫,对待客失礼之家,是最为鄙薄的。(日省录)云:“宦家仆从,遇其主翁亲识,属在寒贱者,即肆与抗礼,且轻慢之。主翁亦不亦为怪。此实名分倒置,风俗薄恶之大事。”

现代家庭,父母对待客人也应热情有礼,这并不是为了像古人那样教育家中僮仆,而是为了给儿女作出榜样。

孔子在《易·系辞传》中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就是要求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人格风度,既不要低三下四,又不要盛气凌人。西周周公,东汉蔡邕,明代刘大厦、吴延举,在礼遇他人方面就做得很好。

周公,只要家里来了客人,无论是尊贵的还是贫贱的,他都赶快主动去迎接。如果正在吃饭,他便吐出口中之食去迎客;如果正在洗头,他就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去迎客。他这种“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接白屋之士”的风节倍受后人称颂。

东汉的文学家、书法家、皇室左中郎将蔡邕,他贵为朝廷重臣,与他来往的也大都为名儒显宦。一次宴请宾客,大家饮得正欢时,忽仆人前来悄悄报告蔡邕说:“王粲来到门外。”蔡邕一听,匆匆站起,急着去迎接,情急之下竟然连鞋子也穿倒了。客人惊奇,以为王粲一定是位“新贵”,岂料蔡邕迎进来的,却是一个“年既幼弱,容状短小”,实在是其貌不扬的少年。那少年,便是后来的“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他初与蔡邕相交时,只是一个因父亲去世而落魄潦倒的书生

刘大厦,是明朝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但他“凡遇宾客,必恂恂待之有礼,未尝以贵势加人”。

吴延举,是明朝进士,他教育人们待客时,应“忧民如有病,见客似无官”。

古人的这种待客之道,值得现代人学习。现在有些家长,要么长个“势利眼”,家中来了贵客便忙个不停,来了一般的客人便冷淡待之;要么对待所有客人都是一个态度:冷冷冰冰绷着个脸,像别人是来讨债似的。这都会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个孩子,无论小时候在家中受到的是什么教育,长大后都要独立于社会。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礼无处不在。写信是最普通的事,信后总要写上“此致、敬礼”;小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见面都要主动打招呼;参加宴会,要彬彬有礼,有绅士淑女的风度……可以说人在社会中生活,事事会遇到“礼”,时时会碰到“礼”。如果孩子从小在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就受到礼的教育与熏陶,那么他在成人后与他人交往时,就自然会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进退合度、落落大方;反之,如果小时候在家中,连客人来了起身相迎、端茶倒水都做不到,那他长大后也一般是个无礼之人。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是很不受人欢迎的。

周恩来身为国家总理,但他对一切人都以礼相待。一次在招待外宾的宴会上,服务员给外宾上菜比周恩来迟了点。事后,周周恩来专门找服务员谈心,指出应先给外宾上菜,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请来的客人,应以礼相待。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周恩来去北京饭店参加小组讨论会议。当周恩来的车快到饭店门口时,恰巧,另一人大代表的车也到了饭店门口,刚要停车,保卫科的同志连忙挥手让那辆小车开过去点,给周恩来的车让路。周恩来下车批评了保卫科的同志,并站在饭店门口,等那位代表下了车,主动迎上去和他握手,并请那位代表先进饭店的门。

周恩来对于身边的服务人员也非常尊重。服务员给他端茶或送东西,他总放下手里的工作,有礼貌地站起来双手接过去,微笑着朝服务员点点头表示感谢。有时,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在门口与周恩来相遇,立即停步,让周恩来先走。周恩来却站在那儿,含笑摆摆手,坚持让工作人员先走。

周恩来无论大事小事都表现得有礼有节,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这与他小时候在家中受到的良好的熏陶与教育有关。

周恩来出生于一个大家庭。他的生母是一个大家闺秀,精明能干,颇识大体。家族中有什么事务纠纷,请她决断,她总处理得公平得体,进退合度,颇受人敬重。小恩来跟着母亲,耳濡目染。

他的第一个养母饱读诗书,知书达礼。她教恩来读了许多古书,从中他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知识。

他的另一个养母是位工人,她以自己朴实的言行教育周恩来要尊重一切人,尤其是劳动人民。

周恩来就是在这种环境、这种教育中长大的,难怪他身上有那么多的优秀品质,待人那么朴实谦逊、彬彬有礼。

任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立足,能为他人接受甚至受他人敬重。这就要父母长辈们以身作则,待人接物持之以礼,给孩子树立榜样,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因而,家,应有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