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节起卧”,即指生活要有规律,一般要定时作息。不仅要注意起卧有规律,而且还要注意睡眠卫生。多数皇帝起居无常,使人体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紊乱和衰退,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早死。“禁忌食饮”是指饮食要合理,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多吃荤菜就是加强营养了。郭沫若享年八十有六,这与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分不开的。......
2023-08-03
(代 序)
巧妙地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多、快、好、省地做好每一桩要事,从而促进自己事业的蓬勃发展,这是一个历来就广为世人所重视的话题。
对于这个极具现实意义和具有极强实际性的“命题”,古今中外的不少学者和名人,都曾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探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然而,由于这个领域实在是太博大、太宽广,它既是一门人人都要涉及、个个皆可探求的通俗的为人学问,也是一门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不断向前发展的处世艺术,故其还有待于我们去永不停息的求索,以期获得更多现实工作与生活中所急需的为人技巧与处世方法。
为人处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前程和事业的成败、兴衰。
深刻地反思一下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意识与行为,你将会发现:我们在这一方面懂得的尚不是很多,尤其是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所以,有时饭后茶余,一想到自己的人际关系近来处理欠佳、夫妻之间也不是那么和谐、子女总是给自己找事……可又拿不准问题出在哪里时,不免十分心烦意乱。
由此可见,迅速寻找一门乃至几门相关书籍,深入探究一番做人处世的道理,正确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方式、方法,并恰到好处而及时地将其运用到日常人际关系之中,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名著。作者为南北朝至隋初的门阀士族颜之推。
颜之推的个人经历十分坎坷,一生历经梁、周、齐、隋四朝,三为亡国之人。他最初担任梁湘东王国左常侍,后任镇西墨曹参军。侯景之乱时,被囚送建邺(今南京市),又当过萧绎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北周攻破江陵,他的全家被掳。后趁机携全家逃奔北齐,在北齐历任奉朝请、中书舍人等职。隋朝开皇年间,被太子召为学士,并终于此职。
颜之推所生活的时代,正是门阀士族势力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皇权振兴,南北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门阀士族虽然在社会上仍有较强的影响,但昔日的辉煌已经失去,只能凭藉门第、婚姻等来标榜于世。门阀士族不但不可能再跟皇帝分享最高统治权,而且往往因小事而惹来杀身之祸。同时,佛、道二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也成为士族精神依托的一个重要工具。这些因素,对颜之推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所以在为人处世方面,他竭立推崇“少欲知足”、“谦虚自损”。并因此而演绎了一系列至今仍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主张。
如在施政方面,他从儒家的立场出发,主张“为政要仁义与刑罚并施”等。单纯的“仁义”,约束不了刁民;一味的“刑罚”必将导致“官逼民反”。
在做官问题上,他认为“仕官不可过二千石”,不可“有朝一日当宰相,又想面南做皇帝”。贪心不足,必然身心不畅,易招损寿、失败!
在任用贤能的问题上,他反对仅靠门第,要讲究真才实学。这对贫家子弟不能说没有激励作用。
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他认为不仅要重“德”,还要重“艺”。读书不能死守章句,还要“施之世务”。教育应及时进行,注意父母的看齐效应,注重家教环境等。
在男女婚姻方面,他主张“莫拿婚姻作攀附”、“婚姻勿贪势家”等等。提倡志同道合,一切均平。这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在日常的言行方面,他提倡“少言省事”,认为“多言必败”,还认为“多事多患”。
…………
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事情繁茂芜杂,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去钻研空洞而抽象的理论。鉴此,根据《颜氏家训》一书中颜氏的观点和主张,结合古今中外工作与生活中典型而有趣的实例,深刻揭示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意在与你一道,深入地探讨有益于你现实处境的做人、处世的实用技术和要领。书中所选定的每一个主题,均为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事所急需。
衷心地希望读者在精读本书以后,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能够聪明为人、巧妙处世,尽快成为一个“为人处世”的里手行家,顺利营造起有利于你自己工作与生活的融洽关系和宽松环境!
秦浩夫
有关为人处世与《颜氏家训》的文章
“慎节起卧”,即指生活要有规律,一般要定时作息。不仅要注意起卧有规律,而且还要注意睡眠卫生。多数皇帝起居无常,使人体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紊乱和衰退,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早死。“禁忌食饮”是指饮食要合理,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多吃荤菜就是加强营养了。郭沫若享年八十有六,这与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分不开的。......
2023-08-03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颜氏家训·治家第五》“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他认为,“俭则寡欲”。这是从个人命运的角度阐释“奢”的危害。由古至今,一例例“因贪取祸”的劣迹令人触目惊心。不仅只是“大人物”,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奢,也会致祸。清朝大臣曾国藩曾教育家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2023-08-03
“清谈激党锢之祸”,是指东汉时有名的两次“党锢之祸”。延熹9年,有人勾结宦官诬告他们“诽谤朝廷”,李膺等二百多名“党人”被逮捕,后来虽然被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这是第一次“党锢之祸”。熹平5年,灵帝在宦官挟制下,又命令凡“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并连及五族,称为第二次“党锢之祸”。史称“白马之祸。”......
2023-08-03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颜氏家训·兄弟第三》颜之推在《兄弟篇》中首先指出,在一个家庭中,无外乎有三种关系,即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这三种关系的主体,分别构成不同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古人非常重视兄弟之间的关系。......
2023-08-03
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明王世贞编的《调谑编》说苏东坡曾经问王荆公(安石)“坡”字是什么意思。“中宴”指宴会当中,那人却不留意“中”的用法,误把“李端”和“中”连读为“李端中”,当作诗人名。再有对“犹豫”一词的理解。......
2023-08-03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建国后,当时的苏联要出版《百科全书》其中有一个辞条写刘伯承,刘伯承在审查稿子时,把称呼他为“革命军事家”的说法改为“革命军人”。颜氏认为忘名的“上士”是因为“体道合德,而享鬼神之福佑”。颜氏说,只有“容色姝丽”,才会“影必美焉”,正是提醒世人注意这一点。这些人中自封为“家”的有,众人捧“家”的也有。......
2023-08-03
以贤父御孝子,合得终于天性,而后妻问之,伯奇放逐。——《颜氏家训·后娶第四》生活有时是残酷的,人生四大不幸中的一大不幸是“中年丧偶”。丧偶后,是否再娶?这也是为人处世中不幸的人们所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按理,贤父与孝子是能很好相处的,但因为后母的挑拨,吉甫终将伯奇放逐。显然,颜氏潜意识是主张人们不要续弦。但陈忠实不赞同颜氏的主张。......
2023-08-03
也就是说,有生就必死,这是理之常情。姚崇以历史上许多名土从俭办丧的实际事例指出了薄葬被后世的赞誉,是值得并且应该广为提倡的。同时,他还指出了厚葬对后世危害极大,进而告诫后人丧事应从俭。大意是说,那些厚葬之家,都不明智,或者沉湎于流俗而不察是非,都以奢侈厚葬为忠孝,以节俭薄葬为吝惜,以致后来坟墓被人盗窃,而尸骨暴露于外,使死者受到摧残,而生者也因此陷于不忠不孝。......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