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涉众型经济犯罪研究:工作方针、原则和基本任务

涉众型经济犯罪研究:工作方针、原则和基本任务

【摘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要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原则的贯彻,才能使这项工作获得科学的指导而富有成效。确立法制原则,就是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律的轨道,使综合治理工作法律化、制度化,从而在法律制度上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综合治理方针是指中国治理社会治安和预防犯罪的总方针。基本内容: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消除犯罪原因和条件,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打击犯罪、改造犯罪和预防犯罪,是综合治理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打击犯罪是首要环节。

从根本上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在协调及其与预防犯罪规划的相互协调,是综合治理的最终要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

要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原则的贯彻,才能使这项工作获得科学的指导而富有成效。一是预防为主、重在治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原则,就是要在宏观上把预防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注重从抑制和消除产生危害社会治安现象的具体原因和条件入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违反法律、纪律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治本之目的。二是法制原则。确立法制原则,就是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律的轨道,使综合治理工作法律化、制度化,从而在法律制度上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三是协调原则。确立协调原则,就是要求从宏观上对社会治安综合治安工作予以统筹协调,以提高这项工作的整体功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是各种社会组织、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和治理活动的简单相加和无序堆砌,而是各个子系统和诸因素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协调运作的动态大系统。四是科学原则。确立科学原则,就是要强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科学性。具体原则还包括:“属地管理”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己门,办好自己事”原则等。

基本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韵、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