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党政统一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准确判断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严峻形势和特点规律,深入研判对社会稳定可能造成的现实和潜在危害。借助大数据分析软件等专业工具和专业侦查手段,开展碰撞对比、频率分析、深度挖掘,研判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提出有针对性处置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023-08-03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利益受损群体已经成为当前维稳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某省由非法集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倍增加,2016年有157起,占全部群体性事件的17%,其中聚众上访125起,占各类聚众上访总数的18%。同时,涉众型经济犯罪涉稳群体成员复杂、处置难度很大,许多都是征地后农民、下岗人员、居家闲散人员、离退休人员等低收入人群,一旦财产受到损失,极易聚集上访滋事。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受害人群体将逐渐成为超越涉军、民师等群体的重要利益诉求群体
涉军、民师等群体人员由于年龄逐步老化,体量逐步萎缩,因补偿安置、征地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涉稳事件也在逐渐减少。而涉众型经济犯罪受害人群体引发的涉稳问题大量增多,问题也最难解决。涉众型经济犯罪群体性事件已由原来的零散无序发展到集中统一,挑头人员相对固定,诉求更加强烈,活动更加频繁,全国全省大规模串联统一行动的趋势愈加明显。有的有专人进行幕后策划、制作横幅标语、网上煽动炒作、约喊媒体曝光,甚至制作专题片进行宣传造势,规模性、持续性不断加大,行为模式、活动能量不断升级。特别是每逢重大敏感节点,利益受损群体线上线下加紧串联,谋划组织赴省进京上访,给党和政府施压,给维稳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三)涉众型经济犯罪经济诉求可能转化为政治诉求
涉众型经济犯罪利益受损群体一旦形成,便迅速建立微信、QQ群进行联络,通过网络串联、炒作、放大,制造群体性事件,造谣生事,蛊惑民众,甚至诋毁党委和政府,社会稳定风险向政治安全领域传导的趋势日益明显。公安机关在侦办“华氏集团”非法集资案件中发现,该集团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投资人到省、市政府集访,借此向党委政府施压,“绑架政府”批准其违法建筑合法化、解冻其冻结资产,要求政府兜底买单。“e租宝”投资人攻击中央电视台为“e租宝”做广告,认为没有央视的背书就不会上当受骗,进而攻击党委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监管不力,甚至公开表示对法治公序乃至制度体制的质疑。“五行币”传销组织借“反萨德”、“反乐天”聚众示威之名,行推行传销之实,还串联聚集,集中前往香港、澳门,借参加“五行币大孝天下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演唱会进行造势。
(四)由涉众型经济犯罪导致的“次生灾害”接连不断
涉众型经济犯罪由于案情复杂、涉及人员众多、对民众心理冲击大,极易诱发各类社会治安案件和刑事犯罪。有的非法拘禁犯罪嫌疑人的亲属子女,有的自寻短见、拉人垫背,有的杀死多名组织上线。近年来舆论热炒的大学生“裸贷”举家逃跑事件、山东“辱母案”、天津大学生李文星被骗进传销组织溺亡案就是影响较大的案例。
基于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是典型的风险型犯罪的本质认识,以及其呈现出的若干特征,可以判断:涉众型经济犯罪涉稳风险日益凸显,是加剧经济社会风险、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涉众型经济犯罪受害人群体是当前党委政府安保维稳工作的重点对象,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一旦我们掉以轻心、防范不当,将会导致经济问题、法律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甚至危及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全。
有关涉众型经济犯罪研究的文章
(一)坚持党政统一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准确判断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严峻形势和特点规律,深入研判对社会稳定可能造成的现实和潜在危害。借助大数据分析软件等专业工具和专业侦查手段,开展碰撞对比、频率分析、深度挖掘,研判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提出有针对性处置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023-08-03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犯罪学研究的难点之一。社会预防理论认为犯罪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行为人的结果,强调从社会各个方面预防犯罪。广义犯罪预防概念反映了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多层次的特征。狭义的犯罪预防指在犯罪发生前主动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2023-08-03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对一类经济犯罪的统称,因其具有涉案人数众多且不特定而被归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主观方面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破坏了市场、金融管理秩序,仍执意实施相关犯罪行为。涉众型经济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向社会公众实施非法集资或者非法经营,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3-08-03
虽然公安机关在提出涉众型经济犯罪概念时,列举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四种表现形式,但并没有限定只有这四种表现形式。在理论研究中,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并非只限于这四种犯罪案件,案件中存在涉众因素,一般可视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例如,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涉及众多的受害人,特别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
2023-08-03
传销者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不断招募参加者,这些参加者需要支付入会费或购买产品并为经营者不断发展下线,从而形成A金字塔式的推销结构。无论传销的形式如何不断花样翻新、变化不断,传销行为具有欺诈性的基本形态永远是一样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谓精准地描述了传销的拉人头式的欺诈本质。传销活动中惯用的洗脑、攻心是其欺诈手段。近来发生的传销大案中,不乏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精英受到欺骗参与到传销队伍中。......
2023-08-03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认识到社区已成为预防犯罪主战场,根据国情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部署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大战略。我们认为治理集资诈骗等犯罪也应该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综合运用政治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文化手段等手段措施,全方位、立体的预防控制集资诈骗犯罪的发生,减少因集资诈骗高发而对社会稳定的冲击。......
2023-08-03
巨大的利润预期往往会催生强烈的违法犯罪冲动。从犯罪投入上看,则是低投入。如在大庆联谊案中,证监会对主承销商申银万国处以警告,没收其承销费、上市推荐费,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原申银万国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处以警告,对原申银万国负责大庆联谊上市业务的人员处以警告并罚款3万元。在沈阳蓝田案中,证监会对主承销商广发证券处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266万元并罚款50万元,对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并罚款3万元。......
2023-08-03
犯罪嫌疑人事先非法注册一注册资本巨大的空壳公司为其另一公司进行担保,利用两套牌子一套人马的把戏诱骗群众。据宁波市公安局关于集资诈骗犯罪调研组统计,至2008年全市已有担保公司230家,自2007年初净增130多家;投资公司或投资咨询公司1800余家,自2007年初净增1100多家。如某房产公司张某非法集资案,2005年以来该张以公司和个人名义向公司员工、有关单位、社会人员高息借款,再以更高息借与他人,赚取息差,涉案金额达2.5亿元。......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