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涉众型经济犯罪发展简史(1980-2000)

涉众型经济犯罪发展简史(1980-2000)

【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犯罪形式逐步出现在我国。以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行为的涉嫌非法传销为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家日本公司随着中国招商引资大潮登陆我国,假借销售产品的名目进行诈骗,至此,传销正式出现在中国大陆。到目前为止,传销在中国传播仅短短40年,然而却以令人惊异的速度迅速侵蚀着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

从20世纪80年代起,聚众型经济犯罪有长毛兔、鹌鹑、鸽子、蚂蚁、竹狸、牛奶、虫草、开发“脱毒马铃薯”、造林、房产开发(包括“筹建养老院”)、墓穴、标会等,其所危害的地域遍布大江南北,也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所谓的“东骗西渐”的演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犯罪形式逐步出现在我国。以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行为的涉嫌非法传销为例。十九世纪40年代末,二战过后的美国面临着经济上的萧条局面,生产商为了节省销售过程中间环节所耗费的成本,一种无店铺销售模式逐渐兴起,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直销。随着直销的发展,此种经营模式中存在的漏洞也逐渐显露,六十年代中期,有人以直销的模式进行诈骗,几年时间里非法获利上亿元,受害者多达十几万。很快,此种诈骗模式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被形象地称为“金字塔销售”“老鼠会”“滚雪球”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家日本公司随着中国招商引资大潮登陆我国,假借销售产品的名目进行诈骗,至此,传销正式出现在中国大陆。到目前为止,传销在中国传播仅短短40年,然而却以令人惊异的速度迅速侵蚀着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理财投资意识增强,成为传销这一社会毒瘤滋生蔓延的土壤,尽管我国政府一直以强硬态度严厉打击传销活动,不断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但是仍不断有令人震惊的传销案件接连曝出,例如山东“天狮美丽佳人”化妆品特大传销案、北京亿霖传销案、山东“蝶贝蕾”传销案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直销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销售模式进入我国,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各项经济立法尚不完善,传销假借直销名义悄然登陆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迅速蔓延,给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遏制传销活动的负面影响,积极打击非法传销活动,我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制定颁布了多部法律法规加以规制,但由于传销活动具有隐蔽性强、扩散速度快等特性,传销一直难以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