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代议制机关行使立法权的“损害”均衡性审查,主要涉及宪法规定的“框架秩序”下限制“立法者的余地”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任意限制。上述行政机关与公民关系的多样化,反映于行政立法则使得其与代议制机关立法权相比,有关“增进公益大于对私人造成之损害”的均衡性考察范围一定程度上得以扩展。增进公益与公民受损利益间比例相称仍是行政立法中均衡性原则的适用重点。......
2023-08-03
(一)均衡性原则的重要性——实质考量的补充
起源于德国公法的比例原则,较长一段时间内仅以妥当性原则及必要性原则为基本内涵,且适用中特别以必要性原则为审查重点。但这种手段与目的的关联性考察(Means and Ends Test)仍难以避免较大程度上的形式主义倾向。难以判断除满足最小侵害性外是否仍对公民造成超越合理限度的过重负担,即为实现某一较低公益是否不合比例地侵害了公民权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与比例原则的诞生背景有关。在德国公法中比例原则的创制初衷是以“权利抵抗权力”。个人权利保障通过比例原则的中介作用被引入当时的专制法律系统,从而使得保护个人自由与权利免受国家公权力的任意侵害成为可能。而这种“消极防御”的比例原则适用逻辑亦与当时执行行政的启动必须基于法律明确规定,且尚未出现对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进行明确规定的权利法案之背景相符合,基本权利间冲突平衡未被充分考虑。其次,受德国形式主义传统的影响,在德国形式主义法学传统由来已久,1794 颁发的《普鲁士一般邦法》中即明确规定“禁止法律续造”,背后基于这样一种确信:历史的自然法能够创设具体正确的法规范一直到细节部分。[28]这种形式主义理性法学传统认为法律体系为独立的、完整的、逻辑化的概念及规则体系,能够为所有现实案件预先提供法律规则,法官仅为按照逻辑力学的定律运转的法律自动售货机。[29]而此种思想亦成为当时普鲁士最高行政法院(the Prussian Supreme A dministrative Court)适用比例原则的主导逻辑。[30]比例原则审查中法院并未对由规制手段造成的公民自由权利的侵害进行实质性衡量,而仅在法律已作规定的界限内形式性地审查行政机关是否采用达成目的的最小侵害性手段。整体而言,在比例原则创制之后的近一个半世纪,形式性审查占据主导。
1949 年《联邦德国基本法》颁发后,在宪法法院的推动下比例原则作为宪法层面的原则得以运用。而随着比例原则适用范围的扩宽、社会法治国背景下行政权的急剧膨胀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明确,则使得仅以“能够实现目的之最小侵害性手段为内涵”的妥当性及必要性原则,难以进一步考量经由规制手段所欲达成的目的是否亦符合比例(目的实质正当)。因此,1958 年“药房案”中德国宪法法院正式将比例原则阐释为框架性的“三阶”原则。其中均衡性原则——衡量国家权力启动所欲增进的利益与目的达成所将损害的利益是否具有相称性,作为独立的子原则补充入比例原则。至此均衡性原则成为德国比例原则适用中最重要的一项子原则,“与其认为比例原则是依据法治原则得以提出,不如认为其是为维护公民基本权利而提出,其是公民面对国家时对于自由的一般诉求的表达,而国家仅得基于为维护必要公共利益的决定所需方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及自由进行限制”。[31]
(二)行政立法均衡性原则增设基准:最大化社会公益与公平分配负担
在“三阶”比例原则的位阶结构中,妥当性、必要性及均衡性子原则构成比例原则的完整理论内涵。逻辑顺序上均衡性作为手段与目的间理性关联考察的最后一项,适用于对经过必要性考量检验——对公民自由权利的侵害最小且对规制目的实现具有相同有效性——的规制手段予以进一步审查。由此,“三阶”比例原则对于规制手段与规制目的间的关系考察重点出现转化,规制手段能否实现规制目的、规制手段能否最大化且最小侵害性地实现规制目的、规制手段能否促成目的所欲增进利益与因规制手段受损利益之比例性。正如上文所述,在此过程中目的与手段间经由比例原则的系统性考察,最终实现两者的理性关联。
然而将通过公权力行为手段增进的公共利益与该手段造成的损害是否成比例作为均衡性原则的审查核心,究竟应当划定何种范围内的“损害”及“公益”加以比较?目前存在不同的认知。有学者在对均衡性原则内涵分析时,提出将均衡性原则“公益”与“损害”的考量范围扩大化,将“负的成本”[32]及“对纳税人造成的间接损害”[33]亦纳入均衡性原则的考量范围。
探讨行政立法中均衡性原则的审查内容,将行政立法所增进的社会公共利益与行政立法之目的及规制手段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比例性探讨,则必须首先将其与代议制机关立法的均衡性审查进行比较。代议制机关基于民主正当性基础能够在其政治裁量自由内,对宪法所明确的社会公益及公民基本权利进行优先性衡量,但该种由代议制机关进行的衡量亦具有限制。以阿列克西的“权衡法则”表述,即需要满足“某一原则不被实现或被侵害的程度愈高,则另一原则实现的重要性就必须随之愈高”,[34]仅在两项重要性程度相互平衡的利益间,代议制机关能够基于“衡量余地”自由决定。显然,代议制机关行使立法权的“损害”均衡性审查,主要涉及宪法规定的“框架秩序”下限制“立法者的余地”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任意限制。而宪法作为调整“人类在治者与被治者的关系”以“使人类获得自由”为目的的法律,[35]着眼于规范“国家政治性决定权力的进路、规定此等权力的行使程序及其界限”,[36]使得立法权行使中均衡性审查的重点应集中于:通过手段所欲增进的公共利益是否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不成比例的侵害。
代议制机关从本质上而言为“人民联合意志的”反映机关,其与公民间存在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因而对于代议制机关立法权行使的均衡性考察着重强调各公民基本权利间达成均衡性。而行政机关与公民个人关系中,行政机关作为人民意志的执行机关,其权力来源于法定职权的履行及立法机关的特别授权,因而其与公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严格依法行政和对法律负责”,[37]不仅包括“侵害行政领域”内行政权力的行使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对应,亦包括“给付行政领域”的分配参与与公益增进最大化的对应。上述行政机关与公民关系的多样化,反映于行政立法则使得其与代议制机关立法权相比,有关“增进公益大于对私人造成之损害”的均衡性考察范围一定程度上得以扩展。
增进公益与公民受损利益间比例相称仍是行政立法中均衡性原则的适用重点。对于行政立法而言,作为由国家行政权力行使者所创制的授权性立法,使得其创制主体并不享有代议制机关所拥有的政治裁量自由权,显然亦不享有代议制机关在其立法中,对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冲突进行协调的政治决策自由。行政立法中须经均衡性原则考量的利益冲突:(1)当涉及创新性行政立法时,由于未能在上位法中获得明确的均衡性考量界限,使得行政机关虽拥有一定的行政决策自由,但该种决策自由仍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及行政机关法定职责范围限制;(2)当涉及执行性、解释性行政立法时,因该立法所涉的相关利益已由上位法明确规定,使得公益增进与公民基本权利侵害间均衡性考量具有较为明确的参照依据——必须严格依照上位法精神进行。可见,相较于代议制机关立法,行政立法中的均衡性考察因授权法及相关法律衡量基准的限定而较为明确。
但是,行政立法中仅以“公民受损利益”为变量基准所进行的均衡性考察,难以涵盖行政立法涉及的全部行政行为类型。与代议制机关的社会秩序形成、社会价值排序与平衡任务相比,国家行政机关以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为主要职能。早在1913 年,社会连带主义法学家莱昂·狄骥即旗帜鲜明地指出:“公共服务”正在取代“主权”成为国家理论的基础,作为国家意志代表的政府不再仅享有发布命令的权力更承担满足需求的义务,其拥有的权力并非“主观性的主权权利”,而是为“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而必需的权力”。[38]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中随着非权力行政行动的出现,行政机关参与或主导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分配的情形日益增多,使得以均衡性原则对以行政管理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立法进行审查时,行政机关能否最大化增进公共利益,能否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平分配,亦成为均衡性考察的变量基准。
可见,适用均衡性原则对行政立法的手段与目的间合理性关联进行考察,其重点在于手段是否与所追求的目的(促进个人自由与发展的价值目标)成比例。既要求防范行政立法权的行使过程中行政机关基于其优势地位对公民自由权利的不当侵犯;亦要求行政立法能够促进行政机关在其社会管理职能履行中最大化促进社会公益并对其公平分配。其中行政机关为履行规制手段所投入的行政资源亦作为社会整体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常规化纳入均衡性原则的考量范畴。
有关比例原则视角下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研究的文章
显然,代议制机关行使立法权的“损害”均衡性审查,主要涉及宪法规定的“框架秩序”下限制“立法者的余地”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任意限制。上述行政机关与公民关系的多样化,反映于行政立法则使得其与代议制机关立法权相比,有关“增进公益大于对私人造成之损害”的均衡性考察范围一定程度上得以扩展。增进公益与公民受损利益间比例相称仍是行政立法中均衡性原则的适用重点。......
2023-08-03
但对于地级行政区环境立法而言,由于环境介质的存在而呈现出权益归属过程的过度性。然而与一般行政立法不同,环境行政立法的规制手段以环境为中介发生作用。首先,必要性衡量中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规制手段的“相同有效性”,即指手段能够同样有效地增进环境公共利益。其次,与一般规制手段的侵害性判定相比,必要性衡量中地级行政区环境立法规制手段的“最小侵害性”认定,即包括对直接相对人自由与......
2023-08-03
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固守管控思维规制手段创新意识缺乏,仅将环境行政立法视为管理工具,而环境公共事务管理因环境介质本身的特殊性及环境危害不确定性,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规制手段的正当性及实效性均难以达成。但依靠政府集中控制监管仍因环境的特殊公共物品属性存在众多难题,首当其冲即环境治理对传统行政规制手段的挑战。......
2023-08-03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权中的立法规行为,是附属立法权。前者而言突出了代议制机关的最高性,表明行政机关所行使的行政立法权仅处于补充或次要地位,其所享有的行政立法权仅来源于代议制机关因社会管理所需在某一特定领域的授予。而后者则从行政立法权的行使效果入手,立法权的唯一性使得行政机关仅得基于授权法的明确规定方能在授权范围进行行政立法。......
2023-08-03
总体而言,我国关于比例原则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同时,比例原则自诞生之初即蕴含的深层次理论根源,促成众多学者围绕比例原则的正当性基础、利益衡量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比例原则的应用研究实践中比例原则主要是作为一种规范或审查标准对国家公权力的行使予以限制,而对比例原则基础理论加以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有效规范具体领域中国家权力正当行使。......
2023-08-03
将宪法直接作为行政机关行使立法权授权法的观点,忽视了宪法作为国家权力配置根本法的性质。(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宪法形式转授予立法权的逻辑悖论针对认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够以宪法形式将立法权转授予行政机关的这种观点,在此引入制宪权与宪定权这组概念。在西耶斯看来,制宪权与立法权的区分“在最大限度上具有决定的必要性”,区分制宪权与立法权的目的即为了制约立法权为首的一切国家权力。......
2023-08-03
然而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中,本身作为“规制手段”并以行政规制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行政立法则因其授权法性质,使得地级行政区政府具备相当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并能够基于行政立法权的行使直接对规制相对人的环境利益负担产生分配效力,由此目的超越手段成为地级行政区政府环境行政立法妥当性的首要考量。因此在行政立法的过程中将目的正当性考量作为行政立法权行使正当的关键表征,并在妥......
2023-08-03
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的均衡性,即通过规制手段所欲增进的环境公益能够超越因规制手段受损害的公民个人权益,而使得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具备正当性。此种环境利益与负担的分配类型中,因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效率导向,为实现环境整体利益而由少数群体集中承担利益损害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忽视被规制少数群体自由与权利而对其予以过度限制的状况。......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