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自主性、先行性立法中,上位法尚未规定的“环境保护”事项仅得以地级行政区环境法规的形式创制,且地级行政区人大不得转授予地级行政区政府行使。总体而言,除执行性立法中已明确、涉及减损规制对象权利或增设义务、上位法尚未规定的“环境保护”事项,其他“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事项均属地级行政区政府的立法权限范围。......
2023-08-03
2015 年《立法法》将立法权的行使主体扩充至设区的市及自治州政府,但基于全国各省份、各地市间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的实际差异,《立法法》并未统一确定各设区的市、自治州得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具体时限,而是授权各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综合考量本行政区划内各设区的市及自治州实际状况后予以明确。但在《立法法》修订案生效后极短时间内,全国大部分地级行政区政府行政立法权行使的时间已渐次获得确认。
(一)确认的数量
我国大陆地区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外,27 个省、自治区共辖334 个地级行政区,其中包括《立法法》明确设区的市与参照设区市实施授权立法的293 个地级市、不设区且未参照授权立法的1 个地级市(儋州市)、自治州30 个、地区7 个、盟3 个。截至2018 年10 月,除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西藏自治区的阿里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因作为省级行政区划的派出机构而不具备地方立法权行使资质外,大陆地区所有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地级行政区中仅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市尚未明确行使时限。[1](见表1-1)
表1-1 各省、自治区获确认地级行政区政府环境行政立法权数量对照表
(二)确认的时间
2015 年3 月《立法法》修订案公布实施后,5 月21 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即率先通过决议,授权宿州、蚌埠、阜阳、宣城、池州、安庆六市政府,即日起能够对本行政区划内有关环境保护等事项行使地方立法权,随即其他各省、自治区的地级行政区政府立法权行使时间确认工作密集性展开(见表1-2)。[2]经统计,2015 年共有177 个地级行政区经授权得以明确环境行政立法权的具体行使时间,2016 年91 个地级行政区行使时间获批,2017 年4 个地级行政区行使时间获批,2018 年1 月1 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环境行政立法权行使时间明确。至此,全国96%以上的地级行政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有关环境保护的事项制定政府规章。[3]
表1-2 各省、自治区新增地级行政区政府环境行政立法权授权时间表
(三)确认的方式
由《宪法》明确并经《立法法》系统配置的各设区的市、自治州地方立法权,具体启动步骤及时间仍须通过其所在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确认。[4]首先,从确认的宣告方式上来看,实践中大部分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采取直接宣告的方式确认其行政辖区内各地级行政区行政立法权的行使时间,但是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则采用了宣告和预设条件相结合的方式。在《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运城等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中,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规定:运城市和晋城市自决定公布之日起即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忻州、吕梁、晋中、长治、临汾五市则有待“本市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产生法制委员会之日起”方可制定;[5]阳泉市、朔州市则需其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评估确定”后可以制定。其次,从确认的批次选择上来看,大部分省、自治区采用两次以上的方式分别对其辖区内的地级行政区政府的行政立法权行使时间进行确认,但辽宁、吉林、福建、湖北、海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则一次性授予其辖区内所有(内蒙古的大兴安岭地区除外)地级行政区政府在同一时间行使其立法权(见表1-3)。
表1-3 各省、自治区地级行政区政府环境行政立法权授权批次显示表
有关比例原则视角下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研究的文章
同时,自主性、先行性立法中,上位法尚未规定的“环境保护”事项仅得以地级行政区环境法规的形式创制,且地级行政区人大不得转授予地级行政区政府行使。总体而言,除执行性立法中已明确、涉及减损规制对象权利或增设义务、上位法尚未规定的“环境保护”事项,其他“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事项均属地级行政区政府的立法权限范围。......
2023-08-03
但对于地级行政区环境立法而言,由于环境介质的存在而呈现出权益归属过程的过度性。然而与一般行政立法不同,环境行政立法的规制手段以环境为中介发生作用。首先,必要性衡量中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规制手段的“相同有效性”,即指手段能够同样有效地增进环境公共利益。其次,与一般规制手段的侵害性判定相比,必要性衡量中地级行政区环境立法规制手段的“最小侵害性”认定,即包括对直接相对人自由与......
2023-08-03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权中的立法规行为,是附属立法权。前者而言突出了代议制机关的最高性,表明行政机关所行使的行政立法权仅处于补充或次要地位,其所享有的行政立法权仅来源于代议制机关因社会管理所需在某一特定领域的授予。而后者则从行政立法权的行使效果入手,立法权的唯一性使得行政机关仅得基于授权法的明确规定方能在授权范围进行行政立法。......
2023-08-03
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固守管控思维规制手段创新意识缺乏,仅将环境行政立法视为管理工具,而环境公共事务管理因环境介质本身的特殊性及环境危害不确定性,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规制手段的正当性及实效性均难以达成。但依靠政府集中控制监管仍因环境的特殊公共物品属性存在众多难题,首当其冲即环境治理对传统行政规制手段的挑战。......
2023-08-03
然而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中,本身作为“规制手段”并以行政规制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行政立法则因其授权法性质,使得地级行政区政府具备相当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并能够基于行政立法权的行使直接对规制相对人的环境利益负担产生分配效力,由此目的超越手段成为地级行政区政府环境行政立法妥当性的首要考量。因此在行政立法的过程中将目的正当性考量作为行政立法权行使正当的关键表征,并在妥......
2023-08-03
将宪法直接作为行政机关行使立法权授权法的观点,忽视了宪法作为国家权力配置根本法的性质。(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宪法形式转授予立法权的逻辑悖论针对认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够以宪法形式将立法权转授予行政机关的这种观点,在此引入制宪权与宪定权这组概念。在西耶斯看来,制宪权与立法权的区分“在最大限度上具有决定的必要性”,区分制宪权与立法权的目的即为了制约立法权为首的一切国家权力。......
2023-08-03
作为我国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级行政区政府环境规章,在对其立法目的正当性的考量中,仅以“环境公共利益的增进”这一定性标准为依据显然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目的正当性的考量须借由其所处法律体系层级予以明确。首先,整体性视角要求地级行政区政府避免其所制定的环境行政立法规范冲突。......
2023-08-03
总体来看,包括《立法法》在内的法律法规涉及行政机关应如何选择限制性手段的相关规定过于笼统,仍使得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中享有基本上不受限制的规制手段选用自由。......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