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设计

【摘要】: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应该反映《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地说,“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的目标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数学知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是老师指导、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而描绘的蓝图和方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那么在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就应该主题突出,目标明确,要加强实践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在数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上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确定主题,明确目标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中,确定主题是关键。选择什么主题进行活动,并没有统一标准,但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老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意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现代社会实际的素材为确定主题的基础,所选主题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主题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探索、研究的过程。主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要让所有学生都友爱参与,并且不同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展示不同的修改方式和思维方式,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经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多种思考及创造。

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应该反映《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地说,“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的目标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数学知识。

第二,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

第三,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方法。

(二)再现生活,激发学习情趣

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到处都蕴含了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教学中,如果我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切地置身于生活场景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而且有利于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教材“田园风光”一课,它的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该课为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考虑到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接触的较少,体验贫乏,所以以学生更为熟悉的校园为题材,将数学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行一次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活动。以下是其中的三个活动情景设计:

情景一:小朋友捐助了16盆黄菊花、8盆红菊花、4盆紫菊花来美化校园。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一想,该怎样解答?(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后再集体交流)

情景二:将这些菊花(共28盆)装点校园内的8棵香樟树(摆放在树的四周),每棵树周围放4盆菊花,够不够?怎么办?(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再捐助一些,减少每棵树周围的菊花盆数等)

情景三:后来,其他班的小朋友又捐了一些菊花,老师想将其中的6盆菊花放在雕塑台前,你认为应该怎样放比较美观?

上述活动设计,从教材基本知识出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从数学小课堂走入生活的大空间。

(三)老师指导操作,激活学生思维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我们来看其中两个片断设计:

围一围:老师先投影出示用一根线围成的图形(一颗心,一把钥匙,一棵松树),然后让学生也用一根线围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围自己喜欢的图形,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操作活动。通过围一围,可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认识。

拼一拼:用12个边长为1cm的正文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合作拼一拼,将有关数据记录填入下表5-2,看看可以有几种拼法。

表5-2 数据记录表

小组汇报:你们小组共拼了几种长方形?它们中哪个周长最长?哪个周长最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在“围一围”和“拼一拼”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增强了对数学的好奇心

(四)联系实际,激励学生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面对实际问题时,让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请你当参谋”缘起现代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打电话现象,打电话中产生的数学问题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电话中的费用计算问题可以利用四则运算解决,这就是电话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找到了一个生长点和切入口。经调查发现,学生对手机比较感兴趣,应该怎样选择比较合适的资费方式,恐怕连许多成年人都不甚清楚,这就需要人调查到的一些信息中分析整理数据,从而作出比较、判断、选择和决策。于是围绕“手机”的知识,可以设计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请你当参谋。

片断设计:根据学生课外调查,整理手机的两种资费标准表格,如下表5-3:

表5-3 手机的两种资费标准

可以创设这一个生活场景:老师在选购手机时,问了营业员一个问题:“每个月打电话的时间在多少分钟左右时,两种资费标准的电话费基本相等呢?”没想到,老师这一问,把营业员给难住了,对老师说:“这个问题我倒是第一次碰到,让我想一下再告诉你,好吗?”“各位参谋,你能不能帮这位营业员阿姨呢?”

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活动,活动要求:

想一想:这个时间的大概范围;

找一找:四人合作,用喜欢的方法找到这个时间;

记一记:负责记录研究单;

说一说:找到这个时间的思考过程。

在上述活动中,以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讨问题,交流想法,其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它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实践与综合应用”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并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