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结构化原则为主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结构化原则为主

【摘要】:新课程倡导建构性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结构化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核心知识为联结点,精中求简,易学、好懂、能懂、会用,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考虑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时,“结构化”值得关注。所以,知识结构化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根据结构化原则,教学设计中应当做到:第一,教学目标明确,削枝强干,重点突出,集中精力于核心内容。

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新课程倡导建构性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认知方式的设计应遵循结构原则。由于建构性学习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等多项优良特征,使学生从“我要学”出发,树立“我能学”的自信,最终寻找到适应自己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结构化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为联结点,精中求简,易学、好懂、能懂、会用,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第二,形成概念的网络系统,联系通畅,便于记忆与检索。

第三,具有自我生长的活力,容易在新情境中引发新思想和新方法。

因此,在考虑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时,“结构化”值得关注。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重要差别在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优秀教师通过深入钻研大纲、教材,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准确,对各部分内容的地位及其内在逻辑关系了如指掌,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深层结构很敏感,习惯于按问题答案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原理对问题进行分类;他们掌握并善于运用能揭示知识本质的典型材料,能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重新组织教材,能自然地将学过的知识融入新情景,以旧引新,以新固旧。在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时也是紧紧围绕这种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障碍,使知识得到前后呼应,例如,在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呈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时问题的设置:“我们从题目中知道哪些信息?”“我们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于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通过这些问题,教师一步步地引发学生思考,逐渐深入,层次分明。总之,优秀教师能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使课堂教学呈现精当的层次序列(优秀教师的这种能力,显然是以他的学科功底、教育心理理论修养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所以,知识结构化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根据结构化原则,教学设计中应当做到: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削枝强干,重点突出,集中精力于核心内容。

第二,教学内容安排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先单一后综合。

第三,每堂课都围绕一个中心论题而展开和深化,精心组织相关的数学成分,使相应的核心概念或重要思想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相关的数学术语、定义、符号、概念、技能等因素都得到仔细的展开;课与课之间建立精当的序列关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